閱讀屋>電影> 電影《告白》觀後感

電影《告白》觀後感

電影《告白》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告白》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告白》觀後感1

  這部電影我只看了一遍,並不是很仔細地看。是因為我個人比較牴觸這種血腥的劇情。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還是一部很值得人深思的電影。

  本來我並不知道這部電影,是在看了《堂吉訶德》之後,跟親愛的聊到一個自閉症男孩兒,才知道原來他還演過這部電影。在看電影之前我百度百科了一下,知道了這部電影入圍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初選名單,也知道它榮獲過“20xx年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起初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愛情片,後來我發現我錯的離譜。“告白”這個詞現在通常指向心儀物件表白,可是它的本意裡也有“說明”的意思。這只是一部解剖人們內心世界的片子。只是,它所表現的手法太過於殘酷了。

  其實如果真的用心去看的話,就會看懂。這是一個心與心交流的世界。我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的作家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解剖人的內心。像是《地獄少女》、《死亡筆記》,還有我們不得不承認,一直陪伴我們長大的《名偵探柯南》。

  以前我認為這個世界很單純,只是大家太過於自以為是了。說不定別人根本沒有想要害你的意思,說不定別人根本沒有把你放在眼裡。直到最近我才發現自己錯了,並且錯得太離譜了。人與人並不是一定會互相幫助的。朋友什麼的也有可能是你的一廂情願。直到現在我才完全否定當初“友情第一、愛情第二、親情第三”的說法。

  雖然在《告白》這部片子裡,直樹將他的媽媽殺害了。可是不得不承認,至少家人對自己的傷害是最小的。因為,真正的家人不會輕易地去傷害自己的家人不是麼?大家可以互相抱怨互相發脾氣,可能會欺騙會隱瞞,可是至少沒有把對方推向無底深淵。至少大家還有血緣不會被阻隔,這是想斷也斷不了的。所以現在我的重新排序是“親情第一、友情第二、愛情第三”。跟大部分人一樣是因為經歷了。經歷過朋友的拋棄和傷害,經歷過家人的保護,也經歷過愛情的不切實際。回覆到平淡,或許平淡才是最適合的。

  這部片子雖然裡面的人物性格很扭曲,這就是人心啊。修哉因為太在乎媽媽,所以才會殺人。直樹因為太在乎朋友,太在乎修哉的那句“失敗品”才會殺人。而森口老師,則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女兒才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復仇。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得失心”吧。

  過去我也因為太在乎某些事情而變得很反常,知道後來,我選擇放棄,選擇努力讓自己無視。雖然很難完全做到,可是至少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日子也可以過得安穩一些。

  人的劣根就是所謂“得失”。修哉想得到媽媽的關注,直樹想得到別人的認可。這兩個滿手是血的孩子,只是因為太在乎。只是他們忘了,雖然《未成年人保護法》可以保護他們,他們的良心也不會吧。每日每夜遭受良心的譴責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直樹瘋了不是麼?至於修哉,我只能說,這個孩子已經被打擊到體無完膚。

  最後的最後,他的媽媽有沒有死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你還相信人性,那麼森口老師就沒有真的把炸彈給他媽媽,只是嚇唬他,讓他體會到她當初痛失愛女的感受。如果你已不再相信人性,那麼森口老師真的把炸彈給了修哉的媽媽,並且,修哉因為自己的“得失心”親手害死了自己的母親。請憑自己的第一直覺判斷。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當我看到廢墟一般的辦公室再度拼接回原樣的時候,我相信森口老師並沒有真的將炸彈給修哉的媽媽。而在聽到美月所說的修哉的感受的時候,森口老師在街上流下的淚水是為了這些無辜的孩子而流的,當然裡面包括修哉。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我太傻,明明自己也經歷過朋友的背叛,為什麼還回相信人性的善良。我也想知道為什麼,只是當時我真的有這樣的想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相對的,可恨之人也必定有他的不得已。這是我一直堅信的。《告白》的內心解剖所要說的,不正是這樣一個道理嗎?只是,它用了比較極端的方法。

電影《告白》觀後感2

  第一次看《告白》是在大一上學期,經同學推薦。開始看到名字以為是那種青春校園戀愛故事,得知還是日本的片子的時,便失去了興趣。因為不怎麼喜歡日本的文化,可能是由於無知和缺乏瞭解所帶來的偏見,我覺得他們的潮流和審美十分奇怪。

  但是在同學的強力推薦下,並且告知“告白”並不都是“表白”的含義,就和室友下載來看看。看到大概一半的時候忘記由於什麼事就把它放下了。對電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沒有進一步的猜想,只有對電影中所表現的班級,所表現的的老師感到陣陣涼意與厭惡。之後某天突然看到電腦中沒看完的電影,本著看完的態度繼續看了下去,這個學期在課上又再看了一遍,對比之前看故事情節而言,看到了許多以前沒看到的,有了更深,但是又說不出的感覺。

  最反感的鏡頭是當維特老師剛來到這個班級的時候,他想和同學們打成一片,想和同學們交朋友,之後有個短頭髮的女生便開始笑起來,十分誇張,並不是那種可以傳遞歡樂氣氛的笑,但維特老師卻十分開心,覺得自己贏得了大家的好感與尊重,他說什麼同學們的一切他都會照單全收,其實他什麼也不懂,根本就是一個被排擠在外的人。

  最不解的是森口老師告白之後的慢動作鏡頭,孩子們在雨天中跳躍,腳踏進渾濁的雨水,激起的水花並不像我想象中的像簇簇箭頭四散快速射出,而是像優雅的奶茶廣告中一滴奶茶滴入香甜柔滑的巧克力奶中,汙水像一個花苞將少女的腳包裹。汙水慢慢升高,飛進少女的裙子裡,然後再慢慢跌落,中間有鏡頭的轉換,讓我一時有一種錯覺:那汙水本身就來自少女的身上,它們只是自然的流露與脫落。這讓我在腦海中閃出了一個畫面:森口老師和美月在餐廳見面的時候,當森口說出她的目的本是想讓自己原來班上殘暴的學生逼死俢哉。森口知道只是初中生的孩子可以有多殘忍。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殘忍的,並不只有那幾個主角,每個人都是汙水中的一部分,甚至每個人都是汙水的源泉,人性本惡,這是我的理解。

  第二個不解的是美月的死。俢哉一直渴望著被媽媽關注,被媽媽愛,這一切只有美月知道並瞭解他,可他最後卻將美月的陪伴與關心看做垃圾,之前看到的他們帶有暖意的相處成為俢哉打發時間的作秀。俢哉用最原始粗暴的方法殺了美月,比他所鄙視的露娜希殺害家人的手法還要原始。並沒有用他自己所研製的處刑工具,最後用一把如鐮刀的大刀將美月肢解。鮮血還是噴濺出來,隨著刀的揮動帶到空中,變成了他沒有溫情的.兒時媽媽殘忍的將他的玩具肢解的零件。俢哉的媽媽毀了他的玩具,他的童年,給他之後的暴力埋下了種子,而俢哉自己則毀了最瞭解自己的人,毀了自己的以後。

  最震撼的是天空的鏡頭。直樹和俢哉殺害愛美那天是個大晴天,下午的陽光讓直樹和俢哉的影子在地上投射出長長的陰影。陽光越過天空中的多多白雲照著出尖銳的線條,白雲的邊緣也被啃食掉的感覺,當然,影片中的色調並不是清新的藍天白雲,雲朵不是白色,天空也不是藍的,而是罩上了一層群青,墨綠,熟褐與紫色混合後的灰。短焦距鏡頭將一大片很有質量的雲壓下來,讓我有種壓抑喘不過氣的感覺。陣雨將下前與雨過天晴後的天空十分相似,雲層上方,受到陽光照射的地方顯出白色,而下面則積壓了大量鉛灰的陰影。如我在豆瓣上看到的第一個影評上所說的“漸漸的,我們不再只看到表面光明的世界,而是真正處於陰暗之境,看見光影交織的世界,善與惡如影隨形的真貌。”

  這也是我覺得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單純地講述師生情誼,老師有多麼偉大的電影,不是單純抨擊現今教師職業道德操守的片子,而是將校園問題帶出校園,不以學生和教師或是教育體系的矛盾,簡單粗暴地下判斷,而是直面複雜的個人處境。

【電影《告白》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