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格調》讀後感

《格調》讀後感

《格調》讀後感範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格調》讀後感範文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格調》這本書充分說明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現象,從等級問題到解析問題,再到現在社會上最明顯主要的以貌取人、住房、消費、娛樂、擺設、智力生活、言談舉止、社會中的貧民化趨勢的問題。《格調》 讀完後人完全可以感受到社會的現實,感受到早現在社會中,社會等級、地位依舊是個很敏感的話題,哪怕只是稍微提及都會刺激到別人,激怒了別人。

  然而,實際上,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人們恰恰暴露了對社會等級的敏感:越是感到煩惱和憤怒,越說明等級存在的真實和嚴酷。如果誰容易變得非常焦慮,這種傾向暗示你是一名中產階級,你非常擔心自己會下滑一個或兩個等級梯級。另一方面,上層階級熱衷於談論這個話題,因為他們在這種事上投入的關注愈多,就愈顯得地位優越。貧民階層通常並不介意討論這個話題,因為他們清楚,自己幾乎無力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所以,對他們而言,整個的等級問題幾乎就是一個笑話——上層階級空洞的貴族式的自命不凡不過是一種愚頑和妄自尊大;而中產階級的焦慮不安和附庸風雅則令人生厭。而事實上呢,對社會等級高度敏感的恰恰是中產階級,有時候他們甚至會被這個問題嚇得要命。正像你在等級問題上的憤慨恰恰暴露了你的階級身份一樣, 解釋這件令你生氣的事物的方式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底層的人們樂於相信,等級是由一個人擁有的財富多少來作為標準的。生活在中層的人們承認金錢與等級差別有關,但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和從事的工作型別同樣重要。接近上層的人們認為品味、價值觀、生活格調和行為方式是判斷等級身份不可或缺的標準,而對金錢、職業或受教育程度則未加考慮。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有等級差別的國家裡。可,職業標準來了,也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在美國,等級差別是如此複雜和微妙,以至於國外的訪客常常會忽略那些細微的差異,或者有時甚至意識不到等級結構的存在。所以,國外訪客稍不留意就會忽視等級體系在這個國家的運轉方式。

  平等就像神話般存在在美國的社會中,這本書《格調》,作者的理解又是主要針對社會等級問題中那些可視的和可見的符號,但作者又主要集中在反映了一個人的行為選擇的符號上,這意味著作者不會考慮種族因素,甚至,除非偶爾論及,也不會考慮宗教或政治因素。種族的區別顯而易見,卻由不得自己選擇。宗教和政治觀點通常由人選擇,但人們的`表現除了偶爾限於前院的聖龕或汽車保險桿上的小標貼,一般並不外露。 面對一個人,你通常看不出他是”羅馬天主教徒”還是”自由派"。你看到的是"手繪的領帶”或者“蹩腳的滌綸襯衫”,你聽到的是“起限定作用的因素",或者“就..而論"。為了弄清楚諸如此類五花八門的訊號,作者一直依靠感覺和直觀判斷,而非任何可以稱為“合乎科學標準的"方法。等級尤其應該成為一個嚴肅的美國話題。因為在這裡,我們並沒有一個世襲的頭銜,地位和榮譽的體制可以從容展開分析,每一代人都不得不重新界定等級體系。這個社會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社會都要變化得更快。並且,幾乎是獨一無二地,美國人會因為在這個社會立足何處的問題而困惑不安。在美國,由於社會等級間的流動是如此順暢,似乎每-位幸運兒都可以得到獎賞。而伴隨這一情況而來的特殊危險則是:失望,以及接踵而來的妒忌。這個神話給人的印象是,你隨時能用"掙”的方式向上爬。然而,一旦一個人發現自己陷身於一個等級差別體制,並對這個體制的必要性表示懷疑,此時的幻滅感和內心痛苦就格外強烈。有一些人在早期的中產階級生活中發現,在他們為社會等級的攀升而奮發努力時,一些明顯不相關的因素,例如遺傳特徵,早年背景,父輩或更長一輩的社會地位,或多或少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他們因此變得有些絕望,這種絕望並非沒有破壞性,儘管他們一般說來對這一破壞性秘而不宣。

  而讀完《格調》這本書,不禁為美國乃至當今社會的等級地位等一些現實問題而更為感觸,人們為了貧富感到煩惱和憤怒,就越說明等級存在的真實和嚴酷。

【《格調》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