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初一生物上冊:蕨類植物

初一生物上冊:蕨類植物

初一生物上冊:蕨類植物

  初一生物上冊:蕨類植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

  2、能夠舉例說出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3、知道蕨類植物在人類經濟生活中的價值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透過使用放大鏡或肉眼觀察蕨類植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2、透過對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習蕨類植物的知識及其經濟意義,使學生進一步關注生物科學知識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瞭解蕨類植物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等特點,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體與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2、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

  難點:對蕨類植物的.觀察結果的分析

  設計思想:

  本節課是透過對具體幾種常見蕨類植物的觀察,讓學生分析總結出蕨類植物的特徵。由於學生對蕨類植物不是非常地瞭解,所以可以利用實物、錄影、投影等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建立直觀的感受,以鍛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並透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掌握一定的觀察方法。

  手段:採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匯入:

  出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孢子植物(包括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組織學生觀察。

  提問:請分析所給植物與前一章所學的被子植物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學生進行分析、總結。

  (4)認真填寫觀察記錄表(見附錄)。

  (5)這些植物具有哪些共同之處?

  3、組織學生彙報觀察結果。

  4、組織學生透過觀察結果的彙總、分析,得出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如果學生分析的不全面,教師可進行補充。

  重點強調:

  (1)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複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2)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二)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

  1、出示蕨類植物經濟意義的錄影、投影或由學生介紹本小組收集的有關資料(這項活動應在課前佈置學生完成)。

  2、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出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

  3、教師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補充。

  二、講授新課:

  (一)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1、出示錄影或投影:

  向學生演示常見的蕨類植物,如:鐵線蕨、卷柏、腎蕨等,向同學們簡要的介紹這些植物的名稱及生活環境。

  2、組織學生按照實驗四的方法步驟進行實驗觀察:

  觀察重點:

  (1)識別實驗中所給的蕨類植物是錄影或投影中介紹的哪一種蕨類植物?

  (2)觀察所給蕨類植物的外形、顏色,並對植株的高度進行測量。

  (3)觀察所給蕨類植物的根、莖、葉的特點。

  三、總結;

  提出問題:

  蕨類植物的哪些結構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哪些特點說明它沒有種子植物進化的高等?

  組織學生回答並及時進行糾正。

  教師補充講解:所出示的植物與被子植物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不是靠種子來繁殖的,而是在一定的生長時期產生另一種生殖細胞-孢子來完成繁殖後代的。我們把這類植物統稱為孢子植物。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學習孢子植物中的三大類群:蕨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

【初一生物上冊:蕨類植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