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質監局在農業工作中主導作用心得體會

質監局在農業工作中主導作用心得體會

質監局在農業工作中主導作用心得體會範文

  總書記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指出,沒有農業標準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農業標準化既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又是規範農業生產、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質監部門服務發展的重要職能。農業標準化工作任務重、難度大、要求高,必須依靠縣委、縣政府,各鎮、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把大家動員起來,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才能確保工作順利完成。自以來,瀘縣質監局農業標準化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方針,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全面發揮質監部門在農業標準化工作中的組織、管理、協調、溝通作用,為瀘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一、瀘縣農業發展概況

  瀘縣地處川南,是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農業大縣。“十一五”期間,瀘縣按照“工業強縣,勞畜富民”的發展方針,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為抓手,以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為目標,大力實施以生豬為主體的“一體兩翼”戰略和以水稻、再生稻為主導的糧食高產建立工作。“十一五”期間,瀘縣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52%,生豬出欄32萬頭,仔豬外銷3萬頭,銷量保持全省第一。同時,水稻高產建立活動卓有成效,水稻單產總產、再生稻產量保持全省第一,糧食總產達54.28萬噸。

  二、理順關係,借力地方政府主動介入

  結合瀘縣的實際,我局把農業標準化作為服務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圍繞縣委、縣政府“工業強縣,勞畜富民”的發展方針和“兩個加快建設,兩個積極推進”的發展戰略,將工作進行了合理定位,進一步理順了關係,實現了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三個上升”。即:將農業標準化從部門行為上升為了政府重要工作,將質監從被動實施單位上升為組織牽頭部門,將農業標準化從單兵作戰上升為整體推進。形成了以政府主導、質監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確保了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結構性調整。

  (一)轉變角色,主動介入

  長期以來,農業標準化工作都是由農業局等部門牽頭完成,因技術、人才等方面的缺失,導致質監部門在整個工作的實施過程當中,只扮演了一個“檔案管理員”的角色,無法真正介入和主導農業標準化工作。針對這一情況,我局在充分調研、詳細論證的基礎上,透過積極向縣政府彙報工作,爭取政策、資金的支援,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自以來,我局透過強力推進青花椒、龍眼、生豬、再生稻等成功申報國家和省級標準化示範區專案,進一步建立健全了農業標準化體系,修訂了相關標準。同時,我局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著力建立“政府塔臺、部門唱戲、企業受益”的新模式,先後與畜牧局、農業局、供銷社等部門在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立工作中開展協調,牽頭組織召開專案建設工作會5次,並多次深入相關單位和企業指導,幫促企業制訂標準、健全標準體系。

  (二)政府主導,質監牽頭

  隨著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不斷深入,,瀘縣政府出臺了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獎勵政策,對省級專案和國家級專案給予3萬至5萬的獎勵。政府的重視,政策的支撐,為質監部門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xx年,瀘縣政府出臺《瀘縣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質量興縣的工作意見》,將農業標準化工作納入“十二五”期間的重要工作,之後出臺的《瀘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則進一步明確了“十二五”期間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目標和重點。並形成了以政府主導,質監牽頭,農業、林業、畜牧、水務、工商等相關部門和全縣9個鎮的“大農業標準化工作格局”,從而在全縣上下掀起了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熱潮。

  三、緊密合作,借勢地方黨委強力推進

  質監作為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組織牽頭部門,要真正介入農業標準化工作,就不僅要向地方政府借力,同時也要向地方黨委借勢,透過與地方黨委的合作,將農業標準化工作納入全縣農村經濟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與農村經濟工作一同安排、一同檢查、一同考核、一同獎懲兌現,共同推進全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此,xx年,我局協助瀘縣縣委農工辦出臺了《瀘縣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考核獎勵辦法》(下稱《辦法》)。根據《辦法》規定,瀘縣政府將透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企業業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建立。既對當年成功建立農業標準化、特色產品品牌、商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認證的承擔單位、申報單位予以萬元至8萬元不等的獎勵。同時,《辦法》還對獲得農業產業化示範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表彰的給予獎勵。

  透過《瀘縣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考核獎勵辦法》的出臺,健全和完善了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獎勵考核機制,為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了依據,有力確保了農業標準化工作成為地方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結構性調整的關鍵。

  四、抓住重點,實施“以點帶面”戰略

  總書記同志曾指出,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是增強中國農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條件。在工作中,我局深刻地認識到農業標準化在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和地方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實現以農業標準化為重點的農業產業發展,必須立足於地方實際,選擇優勢專案,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從而增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性。

  (一)立足“三大優先”,選擇兩大專案

  我局在選擇農業標準化專案中做到了“三個優先”:一是縣委、縣政府重點發展的專案優先選擇;二是有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的專案優先選擇;三是能迅速帶動農民致富的專案優先選擇。為此,我局根據瀘縣實際,重點建設生豬標準化示範區和再生稻標準化示範區,力求透過兩個示範區的輻射效應,逐步形成集中連片成規模、重點突出顯主導、特色鮮明上檔次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二)強化協作配合,打造標杆示範區

  一是我局透過會同畜牧部門制定基礎標準、環境條件標準、豬種標準、養殖標準、質量安全標準等3個地方標準,積極推廣“6+”合作的運作模式(即種豬場、飼料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專業合作社、養豬業主、肉食加工企業加上保險公司)和“八統一”的管理模式(即統一管理、品種、防疫、飼料、技術、銷售、資金、保險),大力推進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確保出欄生豬及仔豬外銷實現“雙百萬”。

  二是聯合農業局等部門對再生稻專案發展實施“六統”的管理模式(即良種統供、旱秧統育、三角形統栽、施肥統配、病蟲統防、促芽肥統施),強化對再生稻標準化示範區的監管和服務,大力推進再生稻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著力打造再生稻生產標準化“百里示範長廊”。目前,全縣已建成以瀘縣福集鎮等7個鄉鎮為重點的再生稻標準化示範基地。xx年,瀘縣再生稻成功列入了第八批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專案,該專案的建設,將進一步規範瀘縣再生稻生產,提高再生稻產品質量,提升瀘縣再生稻的市場競爭力。

  五、深入推進,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目前,瀘縣已有生豬、再生稻、優質水果、青花椒、小花吳茱萸等國家和省級標準化示範區。全縣基本形成了以生豬、再水稻為主導的農業標準化發展格局。目前,透過創新生豬養殖“6”、“0”模式,瀘縣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了52%;再生稻標準化示範區達0萬畝,輻射帶動35萬畝再生稻種植面積,再生稻產量保持全省第一,有力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逐步達到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示範目的。

  透過農業標準化專案的開展,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加強了與縣委、縣政府的溝通,搭建了質監部門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平臺,一條用農業標準化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路子逐漸清晰。

【質監局在農業工作中主導作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