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範文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範文1

  由布魯貝克著,王承緒先生等翻譯的《高等教育哲學》一書,早在2002年4月就已經在中國第三版第四此印刷了。從1987年第一版至今,該書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教育學界也不乏有人對其作了多角度的解讀。從中國期刊網中搜索的論中發現,我國高等教育學界對《高等教育哲學》的解讀多是一種讀後感的形式,寫出了作者看完此書後的反思。透過對這些讀後感的分析,我們發現在對於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的理解中存在著一個基本的分歧,就是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否是一本系統的高等教育哲學著作?王承緒先生在譯者前言中指出:“這(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學為書名的專著,是作者從事高等教育工作五十餘年的經驗總結,也是作者對高等教育的許多問題進行哲學思考的結晶。” “作者從高等教育的實際問題出發,

  旁徵博引各家學說,提出了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學體系。”有的研究者指出:“總體上說,

  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始終固守著從哲學高度對高等教育問題進行理論探討的陣地,而這種哲學高度的理論探討,對於我們正確看待高等教育問題,進行高等教育實踐可謂意義重大。”還有的研究者認為:“他(布魯貝克)放棄了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高等教育,倒是對高等教育的一般規律和一般原理,如高等教育的性質、人物、功能、目的、方法、制度等問題研究得比較深入。但是,即使如此,並不能由此判斷該書不是教育哲學。”

  但也有的研究者認為,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並不是“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學體系”式的著作。4並從作為教育學科的教育哲學與作為教育思想的教育哲學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認為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高等教育哲學》作為教育哲學的存在都不是一個真命題。在這個論斷的基礎上,研究者還從兩個方面分析了我國讀書界為什麼會認為《高等教育哲學》是一部教育哲學著作。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英文版的書名為《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研究者認為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為了便於翻譯,在標題上直接採用了‘高等教育哲學’這一概念,但是這種翻譯沒有凸顯原書標題介詞‘on’的內涵,因而給讀者造成一種誤導,以為這就是所謂的高等教育哲學。”5在筆者看來,不論是翻譯成《高等教育哲學》,還是翻譯成《關於高等教育的哲學》,我們都可以看出,布魯貝克在寫此書的時候是要寫一部“哲學式”的著作,最起碼從其寫作動機來看是如此。此外,研究者認為,目前教育哲學的合法性還沒有一個定論,高等教育哲學體系框架的建立也就更沒有一個標準可尋。但在筆者看來,這個理由很牽強。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分歧,筆者認為,這與人們對哲學的認識有著很大的關係。有人認1楊黎明(1980— ),男,山西河津人,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2005級博士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為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不是“教育哲學”,是以一種體系或學科式的標準來看的,屬於典型的中國教育學者的“學科情結”。而之前我國很多學者之所以認為《高等教育哲學》一書是一本系統的高等教育哲學著作,則多是簡單地從書名望文生義,並沒有進行必要的分析,因此也就顯得沒有說服力。

  筆者認為,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學著作。說其是西方式的,是因為從全書的結構框架以及思維習慣上看,不符合中國式的學科標準。此外,筆者認為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一部教育哲學著作,也並不是像有的學者所說的那樣,是布魯貝克在論述中達到了一種“哲學高度”。哲學和教育一樣,都是一門學科,談不上誰比誰更有高度。有人認為,教育學脫胎於哲學,因此哲學是教育學更上一級的“母學科”。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說“母”或“父”就比“子”更有高度。另一方面,不管是“哲學高度”還是“哲學意義”,都是模糊不清的語言,很難具有說服力。因此,筆者試圖從對哲學的理解上來分析為什麼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一部教育哲學著作。

  學科體系也同樣有中外差異和多樣化的問題。筆者之所以認為《高等教育哲學》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學著作,而不說是典型的教育哲學著作,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必要仿效布魯貝克來構建我國的高等教育哲學體系。學科建設也同樣存在一個適應國情的問題。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人用西方哲學的標準來分析中國的文化,認為中國自古就沒有哲學,曾在哲學界引起過很大的爭論。同樣,如果我們以中國教育哲學的標準來看待《高等教育哲學》的話,那麼它也不是教育哲學了。

  哲學開始於驚疑(驚奇和疑惑),是靈魂對於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問。6哲學最大的意義在於揭示事物的本質,作用或目的則在於指導或引導實踐。從我們對哲學的這一認識出發來看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布魯貝克為什麼以“哲學”來命名此書。

  一、追問

  在《高等教育哲學》一開始,布魯貝克在論述“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學”時,就指出“在20世紀,大學確立它的地位主要途徑有兩種,即存在著兩種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學,一種哲學主要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另一種哲學則以政治論為基礎。”(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下同)p.13)布魯貝克所總結出的這兩種高等教育哲學對我國高等教育研究影響非常大,引用率非常高,可以說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布魯貝克為什麼認為只有這兩種高等教育哲學呢?這兩種哲學觀的劃分標準又是什麼呢?他在書中並沒有指出。這也是筆者在多次閱讀此書過程中的最大困惑。有的學者認為,布魯貝克的劃分是以他在書中的標題“高深學問”為標準的,認為這兩種高等教育哲學都是建立在對高深學問的追求上,只是在具體取向上有所不同,認識論所強調的是“價值自由”,而政治論則主張人們在追求高深學問內時的“價值判斷”。7筆者認為,這樣的分析實際上也只是說明了布魯貝克早已在書中就明確指出的這兩種高等教育哲學觀的內容,而並沒有指出這兩種哲學觀的劃分標準。而知道布魯貝克為什麼對高等教育哲學作這樣的劃分,才是理解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的根本和關鍵。

  實際上,認識論與政治論這兩種高等教育哲學觀是布魯貝克對西方高等教育歷史發展進行反思和追問的結果。任何哲學都源於反思和追問,只是布魯貝克並不是簡單地在邏輯上進行反思,而是對高等教育實踐發展的歷史進行追問。布魯貝克在書中引用了美國律師、實用主義哲學家霍姆斯的話,“經驗而不是邏輯才是法律的生命”。在引用這段話之後,布魯貝克緊接著指出,“像以後的部分還會講到的那樣,這種觀點對高等教育像對法律一樣千真萬確。”(p.20)在論述學術自治的時候,布魯貝克又指出,“我們必須記住,有時是經驗而不是邏輯制約著學術傳統。”(P.32)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布魯貝克認為,是經驗(歷史實際)而不是邏輯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這種觀點貫穿著《高等教育哲學》全書。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布魯貝克會得出高等教育有認識論和政治論這兩種哲學觀。

  布魯貝克在書中仔細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歷史發展,認為在歷史中存在著截然分明的兩條高等教育發展路線,也就是他所認為的認識論與政治論。布魯貝克的這種劃分並不是他人為地對高等教育的現狀進行的分類,而是對高等教育發展歷史進行反思和追問中得出的結論,並在現實中找到了各自存在的事實。布魯貝克的這種劃分之所以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同,其原因也在於這一點。即這並不是他個人的主觀意願,而是真實的高等教育歷史與現實。

  二、本質

  在關於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的研究中,我國學者普遍認為布魯貝克在書中揭示的高等教育哲學的本質就是“高深學問”。有的研究者認為,“該書自始至終地堅持著一條哲學線索,以為‘關鍵的哲學問題並不是尋求各種答案的共同基點,而是尋求各種問題的共同基點’,這個各種問題的共同基點便是‘高深學問’。它貫穿全文,將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問題串在一起,前後連貫,逐層推進,展現了作者清晰的邏輯思維。”8更有的學者用高深學問的視角對《高等教育哲學》全書逐章進行了分析,指出“兩種哲學論——高深學問的生存之本”、“學術自治——高深學問的組織保障”、“學術自由——高深學問的內在要求”、“高等教育為誰服務——高深學問的傳播物件”、“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高深學問的必然選擇”。9從這些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布魯貝克在書中的確揭示出高深學問是高等教育的本質,並從這一本質出發闡明瞭自己對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問題的觀點。

  布魯貝克在“導論 高等教育哲學的發展”中便提出了自己對高深學問的認識,以及高深學問對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高等教育與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別在於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學問。在某種意義上,所謂‘高深’只是程度不同。但在另一種意義上,這種程度在教育體系的上層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為一種不同的性質。”(p.2)布魯貝克在這裡實際上認為高深學問是大學的根本特點和存在的依據。縱觀全書,我們可以發現布魯貝克在論述中往往將“大學”與“高等教育”等同使用,而且在書中對大學的論述甚至要多於高等教育,這與我們今天的認識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近千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大學長期是高等教育唯一形式,因此在西方高等教育學者的論述中,常常將大學與高等教育這兩個概念等同使用。而從20世紀90年代而始,我國高等教育學者就對“大學”和“高等教育”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嚴格的區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經把它們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這與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形式的多樣化以及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是相關的。現在“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一個比“大學”要寬泛得多的概念,因此如果按照我國目前對這兩個概念的解釋,那麼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實際上是一部“大學哲學”。也就是說,布魯貝克所揭示的“高深學問”實際上是大學的核心和本質,而非我國現在意義上的“高等教育”的本質。認識到這一點在我國目前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就不會使那些非大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都擠到“高深學問”這根獨木橋上來。

  三、引導

  一種哲學理論不但要解釋現實,而且要引導現實。布魯貝克在《高等教育哲學》的最後一章論述了“作為教會的大學”,以此作為全書的落腳點。筆者認為,這便是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所要追求的對現實大學的引導。這一章的英文名叫“university as church”,按照塗又光先生的解釋,在很多情況下,如果兩者的關係有as來連線,其意思就是說這兩者是一個東西。“university as church”翻譯為“作為教會的大學”,其意思是,要把大學當作教會來辦,也就是說,大學教育要起宗教的作用。這一章說明,布魯貝克感覺到,現在的西方大學只是搞知識的,人的靈魂問題、道德問題等是宗教在管。總的來看,宗教是衰落了。儘管如此,宗教在社會上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對人的靈魂問題、道德問題等還在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布魯貝克覺得大學還要發揮教會那樣的作用。因此,“作為教會的大學”這一章主要是探討大學怎樣才能起到教會的作用。

  現代大學發軔於中世紀大學。作為“千年黑暗時代”誕生的最璀璨奪目的文明花朵的`中世紀大學在萌芽之初及隨後幾個世紀一直和宗教與教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大學原本“發端於中世紀對神學的闡釋,即使科學勃興,也很難消除神的影子”。10布魯貝克在書中也指出,“早先,學院和大學基本上都是教會的侍女和附庸。”(p.138)後來,由於高深學問從社會活動邊緣移到了社會生活的中心,高等教育也越來越世俗化了。但今日的大學雖早已不是教會,但卻“繼承和保留了許多教會的職責”,(p.139)甚至有人認為大學就“是一種世俗化的教會”(p.139)。布魯貝克認為“在政府和實業界的道德標準都降低到從未有過的水平的時候,大學必須發揮新領導的作用。學院和大學有道德影響,這是理所當然的。”(p.144)從這個認識出發,布魯貝克認為“大學應該成為世俗的教會,那裡的一切活動都適合於學生的個人成長。”(p.144)實際上,布魯貝克所論述的“作為教會的大學”意思就是大學要承當“社會的良心”,要承擔“造就公眾心靈”的職能。在全書的最後,他引用康馬傑的話作為結語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在我們的全部歷史中,大學和教會一直是為全人類的利益和真理服務的,或者試圖為人類的利益和真理服務的機構。沒有什麼機構能擔當起大學的職能,沒有什麼機構能夠佔據這個大學已長久地注入瞭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響的位置。”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範文2

  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從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經驗總結,是對高等教育的許多問題進行哲學思考的結晶,我覺得就像是一篇寫得十分出色的綜述,他總結了美國眾多學者對高等教育的哲學問題的思索,其中也有互相矛盾對立的觀點,直接還原了當時美國社會上關於這些問題熱火朝天地討論。

  布魯貝克寫這本書是在20世紀60、70年代,經歷了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時代”後,進入了“艱難時期”,是學術界“大為不滿”的“冬天”,由此引發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機”和“象牙塔的衰落”,美國的高等教育內外部陷入了危機之中,經費緊缺,公眾對高校的信任度下降,社會上充斥著一個問題“高等教育為何而存在?”這些都需要從本質上根源上探討高等教育的存在價值的哲學依據。這本書也應運而生。

  坦白的說,讀本書之前我從來沒想到高等教育有這麼多哲學的問題需要回答,在開頭的導言裡,作者羅列了他認為自己將在本書裡論述的問題,閱讀完本書後,我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其中的幾個問題:

  “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高深的學問在何時是可靠的?”

  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當高深的學問來自學術自治的學術團體時它是可靠的。但是,這就引出新的問題,誰來監督或者評價這些高深的學問。首先,這些高深的學問是“超出一般的、複雜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識”,這就排除了社會上大多數人能夠理解的可能性,但是作為唯一能夠真正理解這些知識的複雜性的專家和學者,一方面是作為高深學問的發現者和創造者,另一方面要求他們自己為自己的成果作出評價,顯然是自相矛盾的。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誰能勝任了,政府和宗教如果完全控制這些學問,那對真理的探求來說是致命傷,學生作為高深學問的接受者是不能作為指導和評價的一方的。在現實生活中,完完全全的學術自治也是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經費上做不到完全獨立的,當然這也是一個主要的方面;政府和社會上各界團體包括宗教團體是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的;學生對於自己要接受的知識是有一定的知情權的,特別是在現在,學生的意願和需求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

  “高深的學問是否因為要躲避市場和政治競爭場所的曲解,而只好被關在密封 的象牙塔中,或者應該在具有這些成分和事件的熔爐中得到錘鍊?”

  歷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而且在真正的象牙塔中也不會追求到真理的,更何況現在的社會還沒發達到可以完全發展不用改善現有人類的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的知識,那麼就不能不在社會中“摸打滾爬”,但是“躲避市場和政治競爭場所的曲解”對於高深學問來時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關鍵是要躲避的是“曲解”,而不是積極的影響,一定要在各種因素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是肯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只是影響,不能讓它們“鳩佔鵲巢”。

  “顯然,並不是被個人都具有掌握高深學問的才能的,那麼學院和大學之門應該向誰開放,選擇的標準應該是門第主義、功利主義還是平等主義?”

  我覺得,學院和大學之門應該向那些願意接受並有能力完成對高深學問追求的所有人開放。這其中,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我覺得,應該把高等教育建立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系統,能夠適應從低到高不同能力的人關於高等教育的需求。

  以上是我對本書的一點看法,不足之處,請老師指正。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範文3

  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發現自己的可發展性,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教於有聲,育於無聲,教育有聲無聲之間完成使命。所有這些命題應然:教育應當成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發展性,然而,具體到個人,並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發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導人去看,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並且,可發展性本身也還是個流動性概念,它本身亦能發展,故而,教育要輔佐人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發展,而發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發展性。人有可發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為有心靈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這些特性,這些特性使資訊像陽光、雨露一樣被吸納。人的語言也因為人可以吸納各種不同型別的明示或暗示而變得豐富起來,豐富起來的語言本身又大大增強人的吸納能力。然而,這也正是人的可發展性強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語言豐富起來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強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長了的自己。

  人有無限的潛能。為了激發這無限的潛能,我們必須要進行教育。

  在《高等教育哲學》這本書中,要求我們要進行人的全面發展:即換個角度說,全面發展是人的內在要求,社會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一種外在要求;人的要求與社會的要求,這兩個不同的要求,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礎上才是合理的,並且,只有當後者自覺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時,社會的要求才變成社會本身的內在要求,社會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邊呼喊的。

  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時常提到。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等的口號的提出等,但當我們真正上課,在學校學習時可並非如此。所謂的“主課”可以隨時搶佔“副課”的時間,每當做作業也可以忽略美術等課程的作業。在這些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眼中,成績被排在了首位。所謂“教書育人”,在這本書中,我們能夠看到“人是什麼”,這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瞭解“教育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學習。

  果然,作為未來的教育者,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高等教育哲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