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設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設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優秀教學設計篇1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篇幅比較長,除了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現象外,學生理解其內容也有一定難度,尤其是第一段的繪畫理論。鑑於繪畫理論並非語文課探究的主體,所以從簡處理。這節課採用了以小組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旨在充分激發學生積極性,發揮其各自的知識特長,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啟迪智慧,以便使學生在掌握文言知識的基礎上,探究人物個性,把握文章情感,體會文章散而不亂、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掌握“躡、遺、妄、實、少、斫、與”等重點實詞和“諸、然、所以”等虛詞以及特殊句式。

  2.瞭解文與可的為人以及他與蘇軾之間深厚情感。

  3.感受文章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二、師生合作,研讀文章第三段

  1.學生齊讀第三段。

  2.師生共同疏通句意。

  強調“沒、曝、廢、載、疇昔、見”等重點實詞的釋義。

  3.品味蘇軾和文與可的情感。

  蘇軾與文與可感情如何?(親厚)

  三、小組合作,研讀文章第二段

  1.請學生讀第二段。

  2.小組合作,研讀第二段。

  (1)疏通字詞,解釋重點字詞和句式。

  特殊句式:①初不自貴重。②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

  重點字詞:躡、諸、以為、口實、遺、擬、妄、實、尋、許、辯、發。

  (2)合作探究本段寫了蘇軾與文與可交往的幾件事,每件事所反映的文與可的特點及其與蘇軾關係。

  三件事。

  第一件:文與可“淡泊”“率性”“狂放”“灑脫”,兩人是關係很好的朋友。

  第二件:文與可“溫和”“厚道”“風趣”,兩人不是一般朋友,而是親密的摯友。

  第三件:文與可是個清廉的太守,兩人是心有靈犀的知己。

  (3)探究第二段與第三段的關係。

  明確:歡樂之事和蘇軾最後的失聲痛哭進行對比,以樂襯哀,倍增其哀。

  3.小結本段內容。

  四、研讀第一段

  1.學生齊讀。

  2.小組合作,疏通句意。

  特殊句式:庖丁,解牛者也。

  重點字詞:蜩腹蛇蚹、乃、熟、振、少、所以、然、平居、斫、與、斯。

  3.師生合作,研讀第一段。

  (1)朗讀第一層,探討蘇軾和文與可之間的關係,理解“胸有成竹”的繪畫技法。

  (2)朗讀第二層,探討蘇軾對此繪畫技法的認識和體悟。

  (3)朗讀第三層,探討蘇子由對文與可的評價。

  4.小結本段內容。

  五、課堂小結

  歸納情感線索,引領學生體會蘇軾對文與可的深厚情感,感受蘇軾文章“信筆揮灑,姿態橫生”和散文“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特點。

  六、隨堂小測

  七、佈置作業

  課下誦讀文章兩遍,鞏固文言知識,體會蘇軾對文與可的深厚情感。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優秀教學設計篇2

  一、匯入

  古人頗得竹的靈氣,“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幾千年來朝夕相處,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圍,中華民族的竹文化堪稱源遠流長。竹與松、梅並稱為“歲寒三友”,與梅、蘭、菊成為“花中四君子”。植竹、賞竹、寫竹、畫竹,竹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蘇軾一起領略文與可畫竹的高超技藝吧。

  二、題解

  文與可(1018~1079),是蘇軾的表兄,比蘇軾大18歲。文與可以善畫竹聞名於世,是當時墨竹畫派的代表人物。據有關史料說,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圍種了許多竹子,無論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細觀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節、不同天氣裡的變化和姿態。時間久了,他墨繪的竹子,幅幅動人,富有生氣。他的一個好友曾題詩讚嘆:“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這就是說,與可在落筆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無獨有偶,據說我國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內建一器,養蝦其中,時時觀其姿,體其態,以致齊老先生筆下之蝦,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兩則故事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必須對客觀事物反覆觀察,仔細研究,最終才能創作出完整而有生氣的藝術形象。

  元豐二年三月,蘇軾任湖州知州,這時文與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蘇軾在晾曬書畫時,發現亡故的文與可送給自己的一幅《篔簹谷偃竹圖》,見物生情,就寫了這篇雜記。本文莊諧相襯,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體現蘇軾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的特點的優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結構

  第一段:闡述文與可的繪畫理論,談自我藝術實踐的體會。

  第1層:由竹說起,提出畫竹應當有成竹在胸。

  (第一層,作者先從竹子本身說起:竹子的節和葉是與生俱來的,從只有一寸長的筍芽到數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認為畫竹應當有成竹在胸,意在筆先,即先在頭腦中形成竹子的整體形象,當構思成熟後,就奮筆疾書,一氣呵成。要善於抓住創作的靈感,而不可讓它輕易逝去。這種畫論是主張尊重生活,師法自然,重視創作靈感的捕捉和整體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蘇軾批評了在繪畫創作中那種脫離現實,背離自然規律的現象,“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並且表明了自己的主張,蘇軾贊成“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的做法。)

  第2層:寫作者自己學習文與可畫論的心得。

  (第二層,寫自己學習文與可畫論的心得。蘇軾認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與可所講的道理,卻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裡所想和手裡所做的達不到真正的統一,“乃不學之過也”。這裡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對錶兄的欽敬之情。作者又把繪畫的體驗加以引申、擴充套件,聯絡到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說:“平居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在社會生活中也要重視實踐,不斷積累經驗。這裡說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經歷,是對人生的一種自省與領悟。)

  第3層:評價蘇轍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領悟文與可的畫論。

  (第三層,記弟蘇轍所作《墨竹賦》裡的話,蘇轍說:表兄文與可畫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輪扁斫輪一樣,是依託繪畫技藝傳達出一種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來弟弟不會畫畫,所以只是領會了文與可的繪畫意義而已。至於自己,則是不單領會了他畫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繪畫理論,同時也學到了他畫墨竹的藝術技巧。這一部分所觸及的是生活積累與繪畫創作、藝術的構思與靈感的'把握、神似與形似等美學問題,這可以說是文與可同蘇軾共同總結出的北宋“墨竹畫派”的理論與經驗,是一份可貴的繪畫史料。)

  第二段:追憶二人在交往過程中與畫竹相關的幾件趣事。

  第1件:投求畫者的絹於地,並言當襪穿,傳為笑話。

  (第一件事,寫文與可並不想倚仗繪畫傳世,以博得聲名。所以他很厭煩人們拿著絲綢前來求畫,他把縑素扔到地上,還說要拿它做襪子。這在士大夫間被當作話柄,廣為流傳。這件事突出地體現了文與可漠視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點。)

  第2件文與可與蘇軾二人便圍繞著二百五十匹絹和萬尺長之竹開起了玩笑,並回憶“篔簹谷偃竹圖”的由來。

  (第二件事,記熙寧十年(1077)文與可離開了洋州,回到京師,而蘇軾則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與可寫信給蘇軾,在信尾附詩中有“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之句,於是二人便圍繞著二百五十匹絹和萬尺長之竹開起了玩笑。作者回憶說“篔簹谷偃竹圖”就是那裡贈給他的,並且文與可還說自己畫的竹雖只數尺,卻有萬尺之勢。在這裡又明確地提出了藝術創作中神似重於形似的美學觀點。)

  第3件:追述自己一首“篔簹谷”詩令文夫婦為之噴飯。

  (第三件事,文與可夫婦在谷中“燒筍晚食”時收到了蘇軾的來信,當看到蘇軾稱他為“清貧饞太守”,並誇張地說他能吃掉千畝竹子時,信中假想之情景與現實情景的絕妙巧合,竟使得文與可夫婦“失笑噴飯滿案”。失笑、噴飯兩個動作,既說明了蘇軾的幽默詼諧的藝術效果,也證實了文與可與蘇軾之間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第三段:交代此文的緣由。

  (作者在湖州晾曬書畫,這時距文與可去世已將近半年。他見到“偃竹圖”,不禁失聲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間與畫竹相關的許多往事,寫成了這篇文章。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評此作“戲笑成文”。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確實頗多詼諧之語,寫得妙趣橫生,作者為什麼偏偏要記敘一些趣事呢?蘇軾引經據典地解釋說: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車過”“腹痛”的詼諧之語,自己也記載下往日的幽默、戲笑之談,正是為了說明與表兄情感的深厚、關係的親密無間。唯其如此,才可見作者和文與可的“親厚無間”,而文與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襯悲,也益見其悲,較好地體現了藝術的辯證法。)

  總結:這篇文章寫法上縱橫恣肆,卻文理自然。作者的敘述並不拘泥於時間的順序,全文所涉及的內容都像是任意信筆寫出的,實則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從闡述繪畫主張,到追憶兩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後說明寫作的緣由,全文以畫竹及二人情誼為中心點,緊緊圍繞中心展開,所以脈絡清楚,真正達到了“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境界。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