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金融/投資/銀行/保險/財會> 投資者要提防的幾種可疑的經濟分析

投資者要提防的幾種可疑的經濟分析

投資者要提防的幾種可疑的經濟分析

  投資者要提防哪幾種可疑的經濟分析?

  年底到了,想必大部分投資者會算一算自己的收穫。由於今年股市是“小年”,走的是一個“V”字形,而且前高後低,因此大部分人也許逃不出虧損的命運。一年忙進忙出,非但沒賺錢,還要賠錢,真有點喪氣。這時候,如果投資人能冷靜下來,總結一下自己的投資情況,反省反省,是有必要的。

  除了對自己的操作行為要有反思外,還有一個方面,也值得注意。這就是如何看待充斥在市場內外的各種聲音,各種所謂的經濟分析與市場分析,以及這些聲音與分析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這也有必要。因為,股市投資實際上與“三信”有關,也就“信用、資訊、信心”。把握不好“三信”,多半要賠錢。而且可能在以後的操作中,還會賠更多。

  這裡,先說一下“三信”對於股市的意義。一是信用,在股市裡也就是資金和籌碼。這是投資人爭取財產性收入的基本條件,是物質性東西。二是信心,也就是投資人的心態與信念。這是影響市場走向和投資者行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非物質性東西。三是資訊,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因素,既對資金和籌碼的流動有影響,又對投資者信心有影響,是很容易被人誤導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說“三信”中的資訊,是很容易被誤導的關鍵因素呢?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資訊披露的問題,二是資訊分析解讀與再次傳播的問題。關於股市中的資訊披露,其實有很嚴格的法律要求。其核心就是強調完整、準確、及時,另外還要加上一條,就是資訊在向各利益相關方傳輸的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對稱性問題。資訊的對稱性傳播,其實是資訊披露的靈魂。

  公允來看,在資訊披露問題上,現在雖然還有不少瑕疵,比如,股市中的老鼠倉現象,就是和資訊的不對稱傳播有關,但比較起資訊再次傳播環節,也就是資訊的分析與解讀環節出現的問題,則要小許多。在資訊再次傳播環節,有三種肆無忌憚的可疑行為,往往會擾亂市場秩序,增加市場波動,給投資者造成無妄之災,帶來本可以避免的損失。

  哪三種行為呢?一種是出於直接的商業利益的行為。比如,一些券商、投行釋出研究報告、甚至私底下放話的行為;一種是出於傳媒效果考慮的行為。比如,各種傳播媒介現在熱衷的吸引眼球的手法;還有一種是出於個人私利的行為。比如,現在到處遊走的所謂“名人”,為了拉抬身價,趕場子,賺紅包,不惜枉顧事實,荒言誕語,給投資市場平添了許多噪音。

  在這三種亟待規範的行為中,券商投行以及其他投資服務機構的行為,看上去很專業、中規中矩,但由於他們披著專業的外衣,所以很容易讓投資者吃套。比如,他們有一批專業研究人員,專門研究從宏觀到微觀的各種與投資有關的問題,服務於自己的客戶。這本來是一種商業服務,無可厚非。但實際上,他們往往要透過各種場合,把自己的“成果”推向社會,影響市場。

  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些機構熱衷於向社會推介“成果”,是離不開商業計算的`。這其中,最大的疑點在於,他們釋出成果的時間點很值得研究。要麼是為了吸籌,不惜放話打壓市場;要麼為了拉抬市場、賺取更多收益,不惜溢美之詞。這其中,一些外資投行的做法最為可疑。他們打著價值投資的幌子,呼風喚雨,牟取暴利,屢屢干擾了股市的執行。

  第二種是一些媒體和非商業研究機構出於吸引眼球的考慮,在有關經濟資訊的分析與解讀中,不是尊重專業,儘可能地收集完整的資訊資料,進行客觀解讀,而是執於一端,用少數極端資料來做解釋。這樣的操作雖然能夠產生轟動效應,但是離真相卻很遠。發展到今天,甚至出現了財經媒體娛樂化的傾向,完全失去了冷靜客觀的起碼要求,對公眾有很大的誤導性。

  另外,還有一些所謂的“名人”遊走於各種場合釋出“高”論。如果這是私人聚會無關公眾利益也就罷了。但實際情況是,他們的言論往往經媒體炒作,會對市場產生干擾。這其中又分兩類,一類是少數專家學者甚至官員不惜危言聳聽,甚至涉及政策資訊披露的不規範問題。還有一類江湖“名人”往往鬧出常識性笑話,照樣敢鐵口直斷。至於有些東抄西抄的“小混混”就不用提了。

  這樣一種財經資訊傳播生態,對於投資者決策是不利的。而中國股市之所以會出現“七賠、二平、一小賺”的投資人分佈結構,也跟這種資訊傳播不規範有關。因此,明年投資者要多長眼睛,對可疑的經濟分析,要問個為什麼,尤其要回過頭來驗證這些“高論”。這樣才能長見識,避免被不良者所忽悠。

【投資者要提防的幾種可疑的經濟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