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報告範文> 參觀學習報告

參觀學習報告

參觀學習報告

  參觀學習報告1

  20xx年10月18日,新安縣教育系統後備幹部一行二百餘人在新安縣教師進修學校王峰科長及李主任的帶領下,慕名前往新安教育同仁心目的教育聖地――新安二高參觀學習。先是聆聽了林保健校長語論式的教育教學的報告,然後如飢似渴地欣賞了新安二高的比建築到人文的方方面面。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對新安二高連續九年來所創造的高考神話有了全新的感悟,並由衷地嘆為觀之。

  一、校容校貌乾淨整潔,學生學習全神貫注猶如鳳凰涅盤

  新安二高佔地面積僅有27000多平方米,卻擁有38個教學班,學生2800餘人,教職工175人,堪稱新安人口密度最大的袖珍式花園學校。站在學校大門口,舉目四望一覽無餘。

  校園乾淨整潔一塵不染,所有建築窗明几淨,讓人賞心悅目之感。無論是走進教學樓,還是走進班級;無論是走進宿舍樓,還是走進學生寢室;無論是走進辦公樓,還是走進教師辦公室,所到之處,無不潔淨一片,地面幾乎能映出你的臉,牆壁潔白勝似雪。

  正應了一位教育家的話,對於一所學校無需聽他的校長怎麼說,只需用眼看一看地面就會見微知著,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當我們聽完報告後,百十號人腳步雜踏地在教學樓參觀調研時,過了一會,我們參觀者的腳步及談笑之聲慢慢消失了,原來被教室中學子們全神貫注地學習靜謐所感化。

  當我透過教室玻璃窗用熱辣的目光掃視他們,企圖尋覓我舊時的弟子時,竟無一學生向外張望。接著我很不好意思地收斂了我的看客行為。隨後,百十號人都落地無聲地從六樓躡手躡腳地“逃出”了二高孩子們的學習聖地――教學樓。出來之後,我才開始大口大口地喘氣。

  原來他們和我有同感,也大氣兒不敢出,生怕“沾汙”了孩子靜謐的學習氛圍!二高孩子們這鳳凰涅盤入定式的學習境界給了我終生難忘的印象。這樣的境界,二高不創造高考神話,誰來創造呢?!

  二、學校文化:瑰麗多彩,力透牆壁,懾人魂魄

  (一)外顯文化:如影隨形,如沐春風

  1、在新安二高門口設定如此的標語:“圖安逸請到別處,怕吃苦莫進此門”告誡學生求學上進不能貪圖輕鬆,為了加深師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還用馬克思和孟子的名言作為註解。

  2、學校走廊所有牆壁不僅寫著名言及名人傳記,而且還有學生和教師的凡人俗語。看來真切,感人至深。

  3、在校園左右牆上,更有一幅“對父母感恩,對自己負責”的標語,使每一個學生學會感恩,練就強烈的責任心。

  4、正應著學校大門的教學樓上矗立“立志成才,榮家報國”八個鮮紅大字。使每一個學生立志高遠,以圖興家立業報效祖國!

  (二)內隱文化:滿院春色,使人如醉如痴,進而“走火入魔”

  1、用“不講條件,不論生源,自加壓力,深入挖潛,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的二主精神,激勵大家奮發向上,推動學校健康發展。

  2、堅持透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堅持“提升地位,降低起點,創新形式,注重實效。”的德育工作策略。

  4、堅持營造良好校風,發揮熔爐效應的工作思路。

  5、堅持開展以寢室競爭為載體,以建設寢室文化為核心的寢室創優爭先活動,引導學生自主管理。

  三、學以致用,點亮管理心燈。

  從二高的發展之路,我們不難悟出學校文化建設就是成就新安二高輝煌的根本原因。那麼作為未來的校長就要從一下四個方面來打造學校文化,建立精品學校。

  (一)領導大力提倡,並身體力行,率先垂範

  (二)引導老師積極認同,逐漸成為全體教職員工的共識,並努力踐行。

  (三)長期堅持,不斷強化。

  (四)吸收借鑑,豐富發展。

  雖然距參觀新安二高的日子越來越遠,但是我向新安二高學習的決心猶如決堤之洪水,洶湧澎湃,不可遏抑。

  參觀學習報告2

  教育提質是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重之中,教育提質的第一要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月,教育局組織我縣各校校長,帶著學習取經的目的對山東聊城市茌平縣杜朗口、昌樂二中、湖南嶽陽市君山區許市中學、隆回縣幾所學校進行了為期7天的參觀學習。

  這些學校的校容校貌,校園文化建設;教學改革的成就,課堂教學模式、課改給他們學校帶來的生命活力使我充分認識到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縱觀幾所學校的先進管理、新課改理念、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和鮮活的校園文化建設,無一例外都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教育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服務質量。是實現課堂轉型、打造優質課堂的課改典型。

  我的幾點感受:

  一、課堂模式的改變

  他們幾所學校的共同特點就是由傳統的課堂說教模式成功的轉變為全開放式課堂。尤以杜郎口中學為典型,首先是學生學習態度轉變。每一堂課教師充分發揮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的自主地位,學生要能在課堂中發疑、發問、發思、發悟、發明、發現最終才能發展。在他們幾所學校。教師裡沒有整整齊齊的課桌,沒有講臺,學生分割成幾塊,黑板多了,教師不在講臺上滔滔不絕了,問題交給了學生。學生討論、探究,教師質疑、推進。這一轉變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的習慣。而養成了主動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方式的改變

  課堂內容由“純知識型”向“能力、情感、價值觀”轉變。杜朗口中學的學生處於一種主動的、自由的狀態,教師是導而不牽,牽而不禁。因此,凸顯了最大亮點課堂亮點:解放學生。學生也由此獲得了三個權利:A.張揚個性的權利(說、唱、笑、演出);B.展示能力的權力(師生不干涉);C.展現成果的權利。這種教學方式是把實踐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空間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快樂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事。

  三、課堂教學結構的改變

  杜郎口中學在幾年的不斷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課堂模式:“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三三六”教學模式指的是:

  (1)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立體式:目標任務三維立體式,任務落實到人、組,學生主體作用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參與體驗;

  快節奏:單位時間內,緊扣目標任務,周密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2)三大模組: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

  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模組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全心全意說、談、演、寫,體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3)課堂展示的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明確目標的環節:透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分組合作、展現提升:教師口述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

  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

  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習對任務的掌握情況。

  四、校園文化建設

  我們參觀的己所學校,都體現了環境育人。他們校園的甬道、樓房的各處都有醒目的標語牌,除了關於素質教育的詮釋、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的解讀、前瞻的教育理念的濃縮。還有建文化長廊,上面有師生的課外創作、教師的教育反思、學生的剪紙繪畫作品,還有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感悟。

  在教學樓道的牆壁上和教室的空白處都有學生在各科學習中的感悟和點滴的體會,以手抄報的方式展示出來。有些非常精彩,有些還很稚嫩,但都凝聚了師生的心血,給校園增色不少,在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樓的樓道中張貼了許多的“名人名言”噴繪掛圖。漫步其中,彷彿走進了知識的海洋,自覺不自覺的受到了薰陶和感染。讓你真正會感到“每一面牆壁會說話,每一棵樹木能育人”。

  我的反思:

  不管是杜郎口中學自主創新的“三三六”模式,昌樂二中“271高效課堂”的打造、學生自主管理的探索、大德育社會實踐活動。還是湖南許市中學的校園文化及高效課堂,我們都要學習,要在領悟這些先進學校成功經驗的內涵和實質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有選擇的、有整合的、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借鑑,絕不可以東施效顰、亦步亦趨。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現課堂轉型。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建立我們自己的課改理念,構建我們自己的課堂模式。

  參觀學習報告3

  xx中學之行,本人感觸良多,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要打造高效課堂,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堂是我們教師掌控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原有的陳舊教學模式、落後教學方法,嚴重阻礙學生思維的開發,嚴重阻礙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有鑑於此,本人xx中學之行,感覺課堂急需改革,感覺教師需要轉變思想。

  轉變三種思想。一是信任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行很棒,改變以往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思想,不給學生任何機會。二是主體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是主體的作用,教師圍繞學生轉,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一節課下來學生的一切權力被剝奪了。三是開放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交流,發表不同意見,改變以往教師一味求標準答案,唯一答案,從而限制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從xx的課堂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學生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思維活躍,表達流暢。

  改革三種模式。一是座位編排模式。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都喜歡按橫縱的一定順序排座,xx中學學生的座位是分組坐,沒有固定格式,大大方便了學生的交流機會,大大擴充套件了學生的討論空間。二是講課模式。今天大多數老師都採用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節課只聽見老師的聲音,學生都啞口無聲。從xx中學課堂中,不難可看出老師不易找到,即使看見老師在講,也只不過講基本概念、定義,時間不超過十分鐘。三是評價模式。真正使教師及學生從“應試教育’中擺脫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質教育上來,一改以往的”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樹立三種理念。一是樹立把時間讓給學生的理念。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擺正自己的位置。45分鐘的課堂只有不到十分鐘屬於你,不要全堂包辦,目中無生。二是樹立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樹立學生是上帝的觀念,讓各個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只在課堂中適時點撥,指點迷津。從xx教學中,不難看出整節課基本上學生自己在講臺上講,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及看法。三是樹立把自由還給學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學生一個步調、一個版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輕鬆的翱翔。

  培養一種習慣。提前預習,抓緊時間,完成教師的導學案,敢疑好問的習慣。教師上課一天前,要丟擲導學案,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做到“兩個本子”,“兩種筆”,成果展示有韻味,評價體系挺嚴厲,扣分一杆就到底。

  解決一個難題,達到一個目標。全體教師振奮精神,要有一個高昂的精神風貌,立足講壇。這是一個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必須吃得苦中苦,必須有得力的獎懲措施…否則…達到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總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學習,以轉變思想為首位;培養習慣須毅力,打破常規要時間;提高質量是目標,上下一致過難關;循序漸進課改路,冰凍三尺幾日寒。

  參觀學習報告4

  為學習借鑑外地先進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促進我區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穩步、持續、快速發展,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區教育局派出了教研員及中小學業務校長、教務主任共40餘人,於5月13日至18日赴揚州、泰州、南通、常州、南京等市的部分學校,就教育教學情況進行了專題學習考察,現將考察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 考察學習的基本情況

  這次教育教學工作考察學習的重點是瞭解江蘇省先進學校在學校園文化建設、德育及教學改革的開展情況,特別是在備課、上課、作業布批、考試、教研科研等方面的經驗與做法,從而反思總結自身在教學常規方面的問題與不足,科學制訂今後學校教學工作的思路與措施。

  這次共考察學習了揚州梅嶺中學和翠崗中學、泰州洋思中學、南通市崇海中學和馬塘小學、常州溧陽市後六中學、南京溧水東廬中學等八所學校。所考察的學校均為江蘇省市特色學校,在教學改革上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教學質量在其所屬區域內遙遙領先。考察過程當中分別聽取了學校領導的經驗介紹、骨幹教師的示範課、進行了現場參觀,並根據各校的特色與學校進行了專題研討、交流。這次考察學習,使我們對先進地區學校的辦學思路與教學教研工作經驗,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我們下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學過程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二、 外地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全校上下一心,領導率先垂範,教師甘願奉獻,共同打造勤奮向上的校園文化和精神。

  縱觀梅嶺中學、洋思中學、後六中學、東廬中學等均是從面臨撤併的農村中學起步,絕處逢生,發展成為今天全國知名的學校,他們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勤奮向上的校園文化。首先是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想老百姓所想,急師生之所急,為學校存亡和師生健康成長服務,這種理念深植教幹教師的心中,持之以恆的堅持下來,不管多大的坎都過來了。其次,精神引領和高尚人格魅力的感召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王力耕校長的“三力、三家”思想,蔡林森校長的“吃苦就是享福”的口頭禪,胡建軍校長的“教育是良心工作,辦好一方教育,服務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精神引領。校長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教幹教師中去,領導志同道合,幹群互相信任、關係融洽,學校對教師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遵循管理規律的情況下實行人文管理,教師的敬業精神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團結協作,實現了持續發展。

  (二)教學與育人、培養習慣與提升質量,齊頭並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作、總體工作,不是一節課、一個功夫或者一個絕招就能怎樣的(胡建軍語)。考察學校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均與他們避免了大而化之、籠而統之的德育教育,紮實開展習慣培養密切相關。梅嶺中學在“低起點、小坡度”育人原則指導下的“碰碰車”系列體驗式德育活動,行為習慣教育養成了“梅中氣質”,形成了令學生神往的“梅中情結”。

  洋思中學“因為實在,所以有效”的生活課程,從起床、吃飯、洗澡、管理錢物等細節抓起,培養了學生思想品德和良好習慣這兩個人類最重要的素質。後六中學在“常規+細節+過程=奇蹟”的指導思想下,每日由一位教師組織學生對各個班級進行常規檢查,全面到位、及時公佈,日復一日的身體力行,自我規範,由低層次循序漸進。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班風、校風好了,學風當然也就好了,質量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立足課堂,勇於創新,探索了一條低耗高效的教學改革之路。

  梅嶺中學在早期奠定的“分數領先”的辦學基礎上,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來臨之際,確立了“課堂教學四變三結合”的教學指導觀,從備課的角度強調“用學生的眼光看教材”,從教師的教法突出“教給方法”,從學生聽課方式強調“師生互動”,從作業佈置形式強調“精選佈置、分層要求”,真正實現了教師不僅為分數而教學、學生不僅為考試而學習,形成了“高質量、輕負擔”的學習特色。洋思中學從“當堂完成作業”到形成“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歷時十餘年。即在課堂上,教師先展示學習目標,師生認真揣讀,指導學生自學時,明確內容,交代清楚方法,限定時間,教師不斷巡視全班,重點關注中差生,嚴厲督促行為與精力不集中的學生,暴露問題後,引導學生研討解決,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最終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經過嚴格訓練形成能力。東廬中學認為課堂的質量來自師生課前的精心準備,因此,實行“教學合一”的講學稿。“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最佳化學案、師生共用”。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儘可能的完成講學稿,第二天早上上交,組長檢查彙總記錄,教師抽查,隨機切入課堂。其實質是學習前移,老師帶著教學總是的預判進入教室,學生帶著問題與老師們交流。後六中學要求教師從課堂到作業都要科學的放棄,在作業的實效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嚴格控制學生教輔用書,學生一本,但教師每人3-5本,精心選擇作業,用剪刀和膠水為學生自制“練習冊”。實行雙休後,後六中學單雙週文理科分別出“試卷”的方式,讓學生度過週末,當然試卷的內容就是本週所學的重點、難點、易錯知識點。為避免不完成作業和到校後抄襲等不良現象,學生都建立了專用的作業記錄本,每天記錄作業,班主任老師簽字,回家家長簽字,第二天,作業記錄本交班主任老師,學科作業交任課教師。班主任老師負責調控各科作業的量與難易程度,對完成不好的學生,要請家長到校或電話家訪。對於週末試卷作業,週一時,班主任老師在班級門口統一收試卷,交教務處統一裝訂,當天晚上學校提供免費晚餐,老師們留下來批改、打分之後張榜公佈。後六中學的早讀課由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到食堂就餐,不需到班裡監管。年級將晨讀劃為兩塊,教師明確晨讀任務,前一天告訴課代表,第二天早晨板書在黑板上,目標明確,教師有佈置,有落實,有檢查,減輕了負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習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抓實抓好教學常規,抓嚴抓細教學過程

  常規決定管理水平,細節決定教學成敗。後六中學透過實行“月考核制”加強過程管理。根據學期初聘任,逐級負責的制度設計,將每級責任人作為考核責任人,把教學常規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納入月考核範圍。期末,分層級將每月考核情況彙總,作為學期考核的重要內容。不搞平時不管理,秋後算總帳。洋思中學以常規管理基本要求為準則,以教學為中心,制定了備、講、改、輔、考的過程管理目標,都有硬槓槓。以作業佈置和批改為例,實行“三統一”“三及時”即統一作業佈置要求,統一批改要求,統一建立學生錯題檔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矯正。東廬中學的集體備課,由主備教師提前一週備草稿,其他查閱課標、考綱、教輔資料,以備集體備課時研討。為避免個別教師有所隱瞞,備後,教師互相聽課,看是否按集體研討上的課,內容多了還是少了,進行相應的處罰。在階段性學習效果反饋方面,洋思中學實行“三清”,清不了的內容,由任課教師利用學生統一活動時間和雙休日幫助落實,再驗收。後六中學由學科自行組織單元考試,但年級內統一時間、統一閱卷、統一質量分析。東廬中學組織週考,週考題65%-85%出自講學稿,考試不理想的學生,週六由任課教師輔導提高。上述學校在提高面向全體的學習效果上,均採取了強制性措施和插紅旗、發喜報、電話家訪等激發學生內驅力相結合的手段。持之以恆地抓嚴抓細各項管理措施,始終如一地落到實處,達到常規管理工作實效性和長效性的有機統一。

  三、啟示與思考

  學校的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想上一個臺階,需要在文化精神和制度引領、辦學規劃、師資隊伍培養、常規工作的目標細化、常態教學管理、學生習慣培養、團隊執行力等諸多宏觀、微觀因素下大功夫。在執行機制上協調一致,全校一個步伐、一種聲音,全體成員講拼搏、講奉獻、講團結、比態度、比實績、比能力,團隊精神直接影響著師生的人生信念和團隊目標的實現。

  1、重視輿論文化建設,營造師生持續發展的精神家園

  一位優秀的校長就會誕生一所優秀的學校!江蘇之行再次印證了這句話。作為學校的的引路人要有自己管理學校的理念,應有人格魅力、管理水平和躬身實踐的能力,能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全體教職工中去,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沒有良好的文化作前提,再好的激勵制度也會有疲軟的一天。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從建設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入手,因為它能靠自身營造出來,健康的輿論氛圍也能有力的推動教師在工作上自發的趕、比、超,能促進學校制度的生成和執行,更能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沉澱。

  2、沒有辦不好的學校,沒有管不好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一點精神是不行的。領導班子首先要形成合力,統一思想認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學校要透過一系列科學管理機制、考評機制、獎懲機制、用人機制和人文關懷機制的建立,促進教幹教師形成團隊,促進教師加強合作,促進教師比學趕幫。其次,充分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的潛能,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貢獻,為學校的發展作貢獻。第三,全體教幹教師用心鑽研每一個育人和教學的環節!真抓實幹,真心為學生服務。

  3、把每一件小事做的更精彩

  梅嶺中學的德育教育,洋思中學的生活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後六中學的作業布批,東廬中學的超前備課和集體研討……,他們無一不是在看似習以為常的慣性面前找到突破口,在管理上集思廣益,工作上深挖細抓,凡事皆成教育,處處都可成為亮點。不做機械重複的事,做出靈氣;不做不動腦筋的事,做出思想;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大道至簡,實用的都是簡單的、樸素的。如果每個管理者都用眼睛觀察有洞察力、用腦思考有深度、用心做事不拖拉,馬上行動,波瀾不驚的按教學規律做事,避免粗枝大葉、得過且過、流於形式,把每一件小事做精彩,自有一種憾人心魄的力量!

  4、重視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和規則意識的培養

  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曾這樣論述:“一棵樹在最初幾年中,就從自己的樹幹中發出了它以後需要長有的一切主要枝芽,而以後它們僅僅是繁茂起來而已。同樣我們想賦予一個人一生所有的哪些東西;也應當在這個學校,我們的教育中賦予他們!”在走馬觀花的聽課、考察中發現:先進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行為、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和規則意識的培養。作為初中學段,學生入學後,我們是一年比一年差,而洋思中學、後六中學等卻是一年比一年強!原因何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是什麼?應是學生身上和學校教育最為缺乏的對學生持續發展,終生有益的`。個人認為無論從現實的缺失,還是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階段特點看,初中學段應重點強化習慣養成和規則培養。洋思中學的就寢就餐,先後次序明確,井然有序;梅嶺中學學生進入會議室從第一個座位開始做起;崇海中學的學生課桌上方左、中、右三個方位學習用品放置合理,坐姿端正,舉手規範,體現了“整齊就是美”;後六中學全體學生的腳踏車均不需上鎖;所有學校的學生們,無論城市的還是農村的,均非常有禮貌的向老師問好,讓我們這些考察者來不及回應……“先用了一學期的時間抓常規工作,然後,再搞教學改革!”杜郎口中學的崔校長在介紹教改經驗的開頭時如是說。習慣養成和規則意識的培養不是束縛學生手腳的鐐銬,而是引導其進入文明世界的途徑;不是為了塑造聽話的動物,而是培養個性和集體屬性一起飛揚的未來公民。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過程。我們經常講“以教學為中心”,我沒有勇氣改,但我始終認為以“教學和育人為中心”,它也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撇開人生最基礎的東西,我們可能與我們最想獲得的教學質量漸行漸遠!當習慣內化為品質,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教學上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鍛造一支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態度決定一切”,在幾個農村中學體現的尤為明顯,兩地教師工資水平基本一致,考察學校的教師少有閒談,多見埋頭批改作業;少有怨天尤人,多見面含微笑、平靜中帶著一絲愉悅……反觀我們,工資上漲的速度遠沒有責任心下滑的速度快,面對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社會現狀,面對無法大動的人事局面,如何鍛造一支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是擺在所有管理者面前最為迫切的任務!

  其實,學什麼,怎麼學,是次要的!況且走馬觀花式的江蘇之行,我們也無法深入的去探討、交流他們在具體環節上的操作,重要的是學習他們身處逆境而不頹廢,發展起來而不自滿,抓住某一環節做出經驗、做出成果的精神!學習他們抓住一點,不偏不廢不動搖,持之以恆的不斷探索、完善的毅力!我相信:成事者思索,並且明達!

  參觀學習報告5

  1.實習的性質和目的

  1.1實習性質

  認識實習是我們在完成兩年公共課程學習之後,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進行的一次認識性、實踐性的活動,是實現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和內容,是我們學習的重要環節。

  1.2實習目的

  1)瞭解本專業的主要內容,加深對本專業的瞭解,提高我們的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建立有關工藝過程、系統原理和裝置的感性認識,初步瞭解有關係統和裝置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為後續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初步瞭解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工程意識和工程觀點。

  4)培養我們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我們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5) 初步瞭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和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的方向。

  2.實習的基本內容

  透過去熱電廠參觀,以及老師和工人師傅的講解,瞭解水處理車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瞭解各個處理過程的作用和目的;瞭解鍋爐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鍋爐制氣的流程、裝置裝置以及對煙氣處理的方法和灰渣,灰粉的灰回收利用;換熱站的組成裝置及各自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流程,遙控室中自動控制壓力、溫度的控制器等;

  2.1專題實習

  1)透過參觀熱電廠和校供暖系統瞭解供熱系統的組成及相關裝置。供熱系統有熱源、熱網和熱使用者三部分構成。瞭解熱源的種類,工作流程,主要裝置及其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方式;熱網形式,各種形式的優缺點;熱使用者的種類,用熱裝置及其工作原理,熱計量方式和計量裝置及原理等。

  2)透過對泰能集團人工制氣廠的參觀及工人師傅的講解了解燃氣製造及輸配的有關知識。瞭解燃氣的種類、主要成分及其特點;天然氣成氣機理及輸配的有關知識;人工制氣的工藝流程及裝置組成及制氣、輸氣和用氣的相關的安全的知識。

  3)透過參觀校園教師公寓和貢供水系統以及徐老師的講解了解城市給排水系統和建築給排水系統。城市給水系統的組成,水處理方式及相關裝置;城市排水系統的組成,常用汙水處理裝置;建築給排水系統的組成及相應裝置和附件。

  4)透過參觀陽光大廈的地下室空調製冷系統瞭解空調系統的有關知識。空調系統的組成,系統形式,主要空氣處理裝置及其工作原理;冷凍站、熱力站的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措施等。瞭解系統的執行情況。瞭解工業通風系統的有關知識。

  5)透過參觀陽光大廈地下室通風系統瞭解工業通風系統的常見形式,系統特點,主要裝置形式,空間氣流組織形式及控制方式等。

  參觀學習報告6

  今年剛放寒假,我跟大學的幾位同學聯絡到在方太集團工作的一個學長,在1月12-16日一起去方太集團參觀學習。

  初到方太,對方太的一切感到新鮮和好奇,同時也感到緊張和壓力。接待我們的校友張昭,在我們剛到宿舍後就跟我們聊實習計劃,面對他的提問,感覺到我們還是沒有準備充分。因為我們對企業幾乎一無所知。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在昭哥的安排下,第一天,我們首先與人資部總監潘九安先生進行了一個座談,他給我們講了他選人的標準、對於自信的理解以及一些很好的觀念。

  對於選人標準,他說他會選有想法、求上進、善於學習、有很好的信念價值觀、高潛質、能夠承受壓力和麵對挑戰,總之是能夠去預測他的將來會成功的人。面試的時候要多準備自己的故事,他曾經說“一個最好的面試是一個講故事的面試”。面試的過程就是證實自己的過程,讓面試官有很多可以欣賞的東西,在某一些方面非常出色,有自己的特質。

  關於自信,我印象非常地深刻。他說,他認為自信不需要任何前提條件,不是說我做了什麼,成功了,我就自信了。而是一個人他她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瞭解自己的不足和優勢,做到內心踏實,準備充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要去發現自己的不同,他希望看到有風格、有個性的人,能夠展現出個人的智慧和風範。

  在座談會上他讓我們要記住:第一,一個優秀的人總會是與眾不同的;第二,優秀是看得到的。再一點是他講的“我是一切的根源”。檢視我當天的日記,我寫到“潘總強調的‘我是一切的根源’給我的印象很深,有一種很想做事的感覺。”他說,年輕人剛接觸這個觀念的時候可能不是很相信,但是他越來越覺得這個很對,他很相信。

  接下來,我們到了整合廚房事業部,與整合廚房事業部部長兼潘總助理鄭湘洲做了一個座談,陪同鄭部長的是整合廚房事業部的人力資源部主管培訓的方春豔。座談會上,鄭部長向我們介紹了整合廚房事業部的發展歷程、目前的狀況、今年的目標、評估考核等。事業部的架構跟總公司的基本上一樣。有產品部、銷售部、市場部、技術部、人資部、企管部、財務部等。目前整合廚房事業部的生產方式正開始著手從訂單式轉向批次生產。鄭部長認為,目前的生產方式集中度低,但是前景好。XX年有四專案標:①上半年扭虧為盈,目標盈利一千萬;②一次交付成功率達到95%;③提升敬業度;④領導力的提升與開發。評估首先是計劃,然後是月評估,再有半年和全年考核。考核的內容分為三個方面:業績、能力和價值觀態度。

  與鄭部長交流結束後,我們在方太去年的一個陽光學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合廚房事業部的生產車間。進入廠區之前發給我們每人一對泡沫耳塞讓我們戴上。方太只有慈溪方太外環和我們所在的工業園區兩個生產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可是進入車間參觀,覺得車間不是特別大,員工也少。包括下午參觀方太廚電車間,也是這個感覺。看來方太的生產自動化程度還是蠻高的。車間比較乾淨、工人的穿著符合要求。瞭解到一點是方太在搬到工業園這邊的時候原本打算從產品生產到運送庫房全都自動化的,但是因為廠房的設計還是什麼原因,現在運貨物是靠人力用小車推。

  下午參觀完方太的展廳和廚電車間後,每個人就去各自申請的部門了。由於銷售部經理下午有事,我下午就呆在人資部與李佳、魏邦鵬一起做方太員工體檢情況表格錄入,晚上還加班到9點左右才做完。

  晚上回去,團隊開完會後。我自己整理這一天的安排、寫總結、做第二天的計劃。緊張、新鮮、忙碌的第一天!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是自己安排每天的實習內容。考慮到我們只有五天的實習時間,所以在內容安排上都很緊湊、內容很多,所以接收到的資訊量是很龐大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以人物訪談的形式來獲取的這些資訊。有個人成長方面的,也有不同崗位不同部門的工作範圍和工作內容方面的,還有文化價值觀方面的。對於我個人來講,我覺得所有的這些方面都很重要,都能夠為我在以後選擇工作、選擇企業時提供參考和新的思考的角度。成長方面,董事長茅理翔先生給我們的指導是:人生定位、選擇企業、畢業前研究這個企業融入它的文化、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從小事做起。每一點都是耐人尋味的。比如人生定位,在我採訪工程銷售主管岑琴姐的時候,她工作的經歷是比較複雜一些的,她就說到如果是能夠找準方向,然後堅持幹兩三年會更好。比如選擇企業,在採訪海外研發部江毅副總裁時,她提到“第一份工作、第一個上司對你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畢業前研究這個企業融入它的文化,我們學校石處長也有他的一些很好的看法。關於自身能力素質的提升以及從小事做起,就是人資部潘總一直強調的要實踐。知道了不同崗位的工作範圍,能夠為我自己在考慮選擇工作崗位時提供參考,我自己是否喜歡做那一份工作、我的能力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我喜歡的工作它需要哪些能力等等。瞭解了這些之後,我就能夠有方向地去為我今後制定學習計劃。比如,我這次選擇的是銷售,不僅在總部的銷售部實習了三天,回來之後的五一也到方太蘭州南關的賣場去幫著賣貨,但是到目前為止,我發現自己還是不太適合做銷售這個工作。我還要再去發現去找自己適合的喜歡的工作崗位。

  記得在參加方太新員工培訓之方太價值觀培訓的時候,裡面講到“企業文化,就是一家企業及其員工的思維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家企業的思維習慣決定一家企業的命運。”所以文化價值觀不管對於個人還是對於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在選擇企業時,個人的價值觀應該與企業的價值觀相符,至少個人要能夠認同企業的價值觀,才去選擇這家企業,融入它的文化。如果,企業的價值觀與自己的相違背,或者是自己很不認同一家企業的價值觀,那我覺得待遇再好,也應該離開這家公司。

  現在再來回想在方太的實習,採訪過的人一個一個在腦子裡跳出來。我覺得他們各有特點,都很優秀,對於自己做的工作很熟悉、有把握。但是,不同的人對於在追求自身的晉升和發展方面可能是很不一樣的。有的比較安於現狀,有的很有上進心。但有一點共同的是,他們都很認同方太的文化價值觀,覺得方太是一家不錯的企業,覺得方太的工作氛圍很好。沒有官僚,做事就做事,比較簡單。而且方太的文化做得很好,有很多文藝的體育的活動。有兩個人講的兩句話,我覺得應該記住,我是以她們倆或者這兩句話來作為自己的標杆的。江毅副總裁說:“因為我而讓這個職位與眾不同”,市場部公關營銷團隊主管孔姐說:“把每一份工作當成一個作品”。正如潘總所說的,任何一件事把它做到很好,也是成就自我的一個過程。

  再有一點感觸深的就是方太員工的真誠、友善和關愛。在方太的幾天真的是非常地累,剛去那裡有一點點水土不服,而且按照方太的作息時間中午是沒有午休的,下午總感覺沒什麼精神。每天的實習內容多,團隊晚上開會、回來自己總結和做第二天的安排,有時又加班什麼的,每晚都12點以後才睡。而且有時又是臨時去跟某某交流,所以很多時候自己準備得並不充分。可是,比如像岑琴姐,我在採訪她的時候就大概20分鐘,問了兩個問題。然後第二天她要出差,寫了一封信讓汪經理轉交給我,裡面講了她覺得她要告訴我的一些東西,可能我當時沒有問到,但是她說她覺得在採訪中她應該講到的。比如,週四晚上團隊在宿舍裡做總結ppt,娟姐給我們買了牛奶帶過來。還有汪經理,因為我實習是做他的助理,基本上沒幫上他什麼忙,但是他在聽了我的實習需求之後,老是為我和我們團隊想一些內容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我們的實習目標,可能也沒用上;最後他還送我們《21世紀商業評論》雜誌;包括五一我想去方太蘭州這邊的賣場實習,也是他的幫忙;包括我在賣場實習完寫了總結髮給他,他給了我一些建議,很謝謝他!還有教我做表格的柯姐、靜嫻姐、市場部的方姐都是很為我去考慮,站在我的立場去給我一些建議。讓我覺得很溫暖。

  週五上午我們做了總結報告,總體上來講,潘總還是很滿意的。他說他覺得這個專案還可以繼續下去,說我們的下一屆可能更有壓力了,而且這個專案還要擴大範圍,與杭州地區的一些高校合作。

  離開的時候,情緒很複雜。坐上去上海的長途汽車,在車上睡了一陣之後,感覺才清醒了些。發了一條長長地簡訊給昭哥,看到昭哥回的鼓勵我的簡訊,終於忍不住哭了……在方太的五天,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感受到了很多,雖然每天很累很累,壓力也很大,但是突然離開的時候還是會捨不得。不管表現得怎麼樣,去方太的五天讓我學到很多。

  我覺得對我來講影響最大的一點可能是懂得了堅持自己的信仰。對於學校和周圍的人和事我其實是覺得挺失望的。小到班級大到學校的一些部門,都是有暗箱操作之類的。久而久之,自己就變得迷茫了,不知所措。所以在“方太模式”就業實習第一期推廣的時候,去面試組長,聽到石處長在反問或者追問面試者的時候,瞭解到這個專案是一個公平、公正,要學生靠自己能力去做的一個專案的時候,真的是非常興奮,那晚就興奮得一夜未眠。這次去方太,更證實了一家優秀的企業它的文化價值觀是優秀的,是受人尊敬的。所以不管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怎麼樣,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應該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我應該堅持自己的信仰。不僅堅持,我還可以去做一些事情,來改變社會,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回來後我覺得我改變最大的一點是開始有意識地去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去思考自己的發展。每一天都會反思這一天我幹了些什麼、去計劃我明天要幹什麼。

  最後,我想把潘總在我們最後做的總結報告會上給我們提出的建議再提一遍。希望對看到它的同學有幫助,我們共勉:

  始終去主導自己的一切,自己的命運。就算被擊倒,也可以爬起來;

  思考自己怎樣去改變;

  修煉自己的價值觀,內心有信念、有準則;

  怎麼去完成剩下的學業;

  瞭解社會、親近社會,在自己的行動中去感悟;

  找到標杆,找到顧客對自己的期望(每一個接受你工作結果的人都是你的顧客)。

  參觀學習報告7

  3月17、18號環縣五中全體教師前往齊家樓初中、慶陽四中進行了參觀考察學習活動。本人深感此行增長了見識,受到了啟發,讓我這個井底之蛙覺得剛出井口就收穫了一片美麗的風景。也讓本人對自己的傳統教學方法有了理性的思考,增強了搞好教學的信心和熱愛生活的願望。現將自己的感觸彙報如下,不當之處,敬請領導同仁批評指正。

  一、充滿期待、收穫希望

  考察之前已聽過領導對這兩所學校的介紹,平時也對他們的先進做法有所耳聞,心中早有一探究竟的願望,因此非常重視和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早起的寒風,行程的緊張,都擋不住我們外出考察的熱望。同時,學校要求教師把在本次學習考察活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受到的啟發、得到的收穫都記錄下來,回學校後彙報交流。這就更增強了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所以在整個考察學習過程中,我都非常積極地獲取各種資訊。雖然自己付出了勞累,但學到了經驗,開闊了眼界,感覺是充實的,付出是值得的。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書香學院般的齊家樓初中

  “酒香不怕巷子深”,齊家樓初中的地理位置並不好,校園也很小,但以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明顯的辦學優勢而享譽市內外。震撼我的是其濃厚的文化氛圍,中華文化濃縮於校園之中,“雅言傳承文明,經典侵潤人生",古今中外的大師名人共同引領學生求知,求學,感悟真諦。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的校本課程的展示,悅耳的笛音,悠揚的葫蘆絲,置身其中,心靈得以洗滌,精神接受洗禮,受到陶冶的學子們又怎能心有邪念、行有偏狹呢?所以在校園裡的一個強烈感受,就是課間不像大多數學校那樣的喧譁,而是寧靜——內在的寧靜。大課間,說唱《弟子規》、《論語》的聲音響徹校園,曾幾何時,被國人丟棄的國學,在這裡又被重新拾起。行走在這樣一個書香校園,讓我有種恍若隔世般的感覺。

  2、理念新穎的慶陽四中

  慶陽四中位於鬧市當中,校園卻並不喧鬧,學生站文明崗,見老師問好。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他們新穎的辦學理念。四中校長的一堂培訓課,質樸的語言,道出的卻是現實教育的艱辛與無奈。有三句話記憶猶新:“最不好的現象是教師的懈怠”;“最可笑的是現在的教研會議”;“最難以忍受的是對教師的例行檢查”。漫步校園,感受課堂,開會座談,時時處處都能體會到“學生因自主而發展,課堂因互助而高效”的新鮮空氣。

  3、遍地開花的小組合作學習

  可以說本次考察活動收穫最大的,就是看到了兩所學校共有的學生小組自主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他們的課堂改革,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更有碩果累累的成功。,課堂上,學生語言表達之流暢,回答問題之深刻無不讓我驚歎,對課本人物的揣摩,文章之研讀讓我自愧不如。在變色龍一顆的課堂上,有一位學生甚至說出了“變色龍”的俄語原意,更是讓我刮目相看。“無限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學生無限的能力”原來是可以做到的。我們教師再不要用“讀書苦、苦讀書”來要求學生。而應潛心鑽研教材,透過恰當的目標設定,讓學生在每節課中體會一個個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學習的自信。

  三、靜心反思、不斷進取

  1、課改從我做起

  齊家樓初中的一面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是否能夠講述知識,而在於是否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回想自己八年的執教生涯,相行比較,真是感慨,突然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忠於職守的小丑,力求自己表演的精緻,卻忽視了自己並不是演員,學生並不是觀眾這樣一個事實。“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所以,我該從現在開始,學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學生養成了某種學習習慣之後,他就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就能自然而然並輕鬆自如地去進行該項學習活動,完成該項學習任務。我們應該深入研究、領悟、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動力和發展力打好基礎。

  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本次考察有一個現象讓我在難堪之後有種深思,齊家樓初中的一節課堂上,我問了一名學生一個問題,該生如此說:“對不起,老師,我正在上課。”真是牛氣,瞬間我的臉紅了,似乎自己是特別的不懂禮貌。是什麼支撐了這些孩子,見怪不怪,寵辱不驚,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是學校真正以老師學生為本的理念。當時我就下決心,回來之後一定要培養我的學生的這種自信,這片教室,這45分鐘,就是我的天地,任何人無權打擾。其實,只有自信了,才能做到積極,主動地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並且保持心情寧靜,從容的享受生活的樂趣。

  3、還學生幸福的生活

  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明天,學生的今天卻大多是沒有夢想、充滿失敗的,許多學生已經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衝動,失去了淳樸的情懷和感恩之心……甚至幼兒園孩子對學校充滿了恐懼,寧願去輸液也不願踏學校半步。哦,什麼時候能給予學生完整的教育,能讓學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教育該是培養人良好的習慣,教人熱愛生活,學會感恩,學會愛,學會做一個完整的人。什麼時候能讓學校成為孩子的精神聖地,一個幸福的棲息地。讓每一名學生享受更適合的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從事更適合的教育,讓學校成為教師學生的精神家園,在這裡工作著、學習著、享受著、快樂著……這是我自己的烏托邦,但願,行動承載著我的夢想,理想中孕育出合理的現實!

  四、幾點建議

  1、重視德育教育

  什麼是德育——讓人感到幸福快樂的教育,就是德育。曾今這個任務似乎只是班主任的專利,其他老師只管教會學生知識就行。加之傳統的道德教育缺失,現在的孩子滿嘴的汙言穢語,行為習慣也差,尊老尊師成為笑談。所以我覺得德育教育應該貫穿在每個老師的教學之中。比如,以本人拙見,教學之中的匯入就可以育人。一則寓言,一個故事、一首小詩……或聆聽經典,或陶冶情操,或啟迪智慧……潤育人於細節之中。有人說:"教育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我們的舉止,語言可能都會影響到學生,一句鼓勵,一聲表揚,一個愛撫的動作,學生可能都會永世難忘。同時,學校應該透過每月一事、建立學生的成長檔案等方式形成較完善的學生德育評價機制。

  2、營造舒心的校園

  我以為幸福教育應該有一個人文的、優雅的、舒適的、舒心的校園環境。是一個人師生嚮往的,留戀的,甚至歡呼雀躍的地方。我校正在建設之中,正留給我們一個無限發揮的空間。齊家樓的牆繪是電腦製作出來的,我們可以想學習他們的文化韻味。所以我有一想法,應該集我們全體老師學生的力量共同裝扮我們的校園。留給有才能的老師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提升自信,樹立成就感。

  3、關於評課

  我校已經決定堅定不移的走課改之路。課改,其實就是改課。每個人都是嘗試者,初期的課堂上肯定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可當局者謎,並不能很好的發現自己,進而改進自己。甚至缺少一個方向的引領。所以,建議學校改進評課機制。勇於糾錯,指出缺點,其實是對授課者本人的最大幫助。也可以製作課堂實錄,供授課者本人回放,觀看,尋找問題,提升自我。

  參觀學習報告8

  為祝賀“義烏**商會”成立,我到義烏小住了兩天。我很想了解義烏崛起的奧秘,所以特別注意收集有關情況。湖北老鄉引導我們參觀了義烏小商品市場,談了很多感受。XX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在祝賀義烏**商會成立的講話中,介紹了一些簡要的情況。我趁機同**攀談了較長時間,並向他索要了一些資料,使我對義烏髮展的情況有了一些瞭解。

  我原來只是知道義烏有規模較大的小商品市場,誰知義烏已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譽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成為有名的“世界超市”!

  目前XX市場經營總面積達400餘萬平方米,商位6.2萬個,經營170多萬種商品。義烏的同志告訴我:如果你在每個商位前停留3分鐘,那麼逛完XX市場得佔用你一整年的時間。巨大的市場,不但吸引了130萬外來建設者(其中湖北人在義烏有12萬人,義烏戶籍人口只有68萬人),而且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進行國際採購。有80多個國家的2500多境外企業在義烏設立代表處。市場商品出口到215個國家和地區,xx年義烏海關出口標準箱80萬個,平均每天有xx多個標準箱。

  義烏還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佔世界生產總量40%的電子鐘錶、佔世界銷量60%的聖誕禮品、佔全國70%的飾品、50%的拉鍊、35%的襪子等等。

  **自豪地說:我們義烏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之路,被省委授予了地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我經過消化、思考和梳理認為義烏崛起的奧秘是:

  一、義烏奇蹟源於發展戰略的正確抉擇

  義烏在改革開放初期(上世紀80年代末)就提出了“興商建市”的戰略目標。xx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時說:“義烏的發展經驗充分說明,對於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要一以貫之、一任接一任、一屆接一屆,接好‘接力棒’、打好‘接力賽’,絕不能‘城頭變幻大王旗’。同時,打好‘接力賽’也必須有所創新,有新思路、新舉措、新作為”。可貴的是,30年來,義烏的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但“興商建市”戰略始終沒有動搖。歷屆黨委政府還不斷賦予“興商建市”戰略以新的內涵,先後提出了“以商促工、貿工聯動”、“以商強農”、“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等一系列發展策略,始終把市場作為區域“發展極”來培育,“工作圍著市場轉,城市繞著市場建,產業跟著市場育”,充分發揮市場效應,以市場得持續發展作為推進整個區域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和國際化的基礎和動力。

  請看義烏產業呈幾何擴張的經濟奇觀:1個市場和2.5萬家工業企業共生共榮;1個市場衍生出10多萬家服務企業;1個市場帶動周邊3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真是“市場興、百業興”!現在,義烏髮展的脈絡在我的頭腦中十分清晰了:市場帶動工業、工業支撐市場、市場與產業聯動。市場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反應堆,引發了資本、人力、資訊等生產要素的連續裂變,變出了一個以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三產佔義烏gdp比重的50.9%)的現代產業結構,變出了一個能引領國內外消費潮流的現代小商品製造業,變出了一個輻射江浙、接軌國際的“義烏經濟圈”。

  二、義烏經驗的核心是創新

  區域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待於一套具有區域特色、充滿活力的發展體制和發展機制的形成。而體制機制的形成則依賴於創新,是創新成就了義烏的成功。

  1、關於市場創新

  把商貿業作為義烏的主導產業,這種選擇本身就是創新。

  十分巧妙地處理好繁榮市場與規範市場的關係,既不採取約束過多的行政干預,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他們透過攤位的有序合法流轉和交易區“划行歸市”(將同類商品安排在同一地段經營),可以開展充分的競爭,提高商品價格的透明度,防止假冒偽劣,也便於廠家及時瞭解市場行情。認真實行明碼標價和質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場管理制度,使XX市場獲得了“全國重質量、守信用市場”榮譽稱號。

  參觀學習報告9

  實踐時間:20xx年8月20日

  實踐地點:xxxx選礦廠

  實踐人:王 月 明

  事件:去xxxx選礦廠參觀學習

  提起我的家鄉xxxx,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地方氣候乾旱,很少有人知道其實xx還是一個儲有豐富鐵礦資源的地方。記得我十多歲的時候,我們這出現了一場“採礦熱”,很多人都放棄在外幹活,而是到山上挖起了鐵礦石,一些聰明的人紛紛投資辦起了工廠,將鐵礦石加工成鐵粉,所以伴隨著這場“採礦熱”,很多工廠都興建起來了,今天我參觀學習的這家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國家禁止個人開採,一些小型工廠因為生意不景氣都紛紛破產,但xx選礦廠卻憑藉著嚴明的管理制度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撐了下來。這是一個坐落在道路旁邊,遠離村莊的小型工廠,交通很方便,而且也可以避免噪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早上,我坐公共汽車來到xx選礦廠。因為大姑在這裡的食堂做飯,事先已經和老闆打了招呼,隨意我一點也不緊張,反而倒是特別興奮,也對今天之旅充滿了好奇。雖說我們這鐵礦不少,但我還從來沒走進去過呢。對這個過程真是充滿了好奇,這次總算有機會了解一下,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一進大門就看見幾間房子,一間是門衛室的,還有一間是會計的辦公室,再往裡走是化驗室,再往裡走才是車間,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看見院內堆放著很多鐵礦石,我走近一看,還真看不出它和普通石頭有什麼不同,只好拿出磁鐵來辨認真偽,果然,磁鐵一靠近,它們就被吸上來了。一輛剷車將鐵礦石運輸到傳送帶旁,幾名工人又將礦石送到傳送帶上,鐵礦石就被送進工廠了。它的第一站即是破碎機 ,聽工作人員介紹,我國選礦廠一般採用粗破、中破和細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鐵礦石。

  粗破多用1.2m或1.5m旋迴式破碎機,中破使用2.1m或2.2m標準型圓錐式破碎機,細破採用2.1m或2.2m短頭型圓錐式破碎機。透過粗破的礦石,其塊度不大於1m,然後經過中、細破碎,篩分成礦石粒度小於12mm的最終產品送磨礦槽。 經過破碎機的破碎,大塊的礦石都變成礦石粒了。接下來礦石粒就被送入了球磨機,球磨機將礦石粒磨成粉末。 然後這些粉末經磁選機把鐵粉篩選出來。最後,加工好的鐵粉就被傳送帶傳送出來了,這就是整個過程了。瞭解了鐵粉的加工過程後,我又來到了化驗室一進門就看見桌上擺放著很多藥品。工作人員一邊做一邊給我講解,先準確稱取鐵礦石粉1~1.5g於250ml燒杯中,用少量水潤溼後,加20ml濃hcl,蓋上表面皿,在通風櫃中低溫分解試樣,滴加100g·l-1 sncl2溶液20~30滴助溶,待試樣分解完全,剩餘殘渣為白色(sio2),然後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燒杯內壁。

  冷卻後將溶液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移取樣品溶液25.00ml於250ml錐形瓶中,加8ml濃hcl,加熱至接近沸騰,加入6滴甲基橙,趁熱邊搖動錐形瓶邊慢慢滴加100g·l-1 sncl2溶液還原fe3+,溶液由橙紅色變為紅色,再慢慢滴加50g·l-1 sncl2至溶液變為淡粉色,若搖動後粉色褪去,說明 sncl2已過量,可補加1滴甲基橙,以除去稍微過量的sncl2,此時溶液如呈淺粉色最好,不影響滴定終點,sncl2切不可過量。然後,迅速用流水冷卻,加蒸餾水50ml,硫磷混酸20ml,二苯胺磺酸鈉4滴,並立即用 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至出現穩定的紫紅色為終點。透過所用k2cr2o7的體積,查表便可知鐵礦石粉的品位。工作人員很認真的給我講著,我也很認真的聽著,原來工廠裡實際用的方法和我們在學校裡學的差不多,只有細微的差別,原理都是一樣的。

  一天的參觀學習結束了,我不僅瞭解了鐵礦石粉的生產流程,還進一步瞭解了鐵礦石粉中鐵含量的測定方法,真是受益匪淺啊! 以前認為在學校裡學的理論沒什麼用,到工作崗位上也不一定能用上,今天才知道我錯了,必須把基礎知識學好,為以後工作打下基礎。而且要靈活的掌握書本上的知識,要結合實際,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參觀學習報告10

  大美,自然。這是我在南京南火車站的廣告牌上看到的宣傳語,介紹的是河南雲臺山美輪美奐、雄渾大氣的自然風光。

  原生態的自然景色是美的,對我們來說,原生態的課堂更是美麗的。一直致力於追尋一種理想的原生態的課堂,原生態課堂應該是怎樣的呢?雖然這幾年聽到太多的關於課堂建設的概念和詞語,我卻一直沒有一個明晰的認識。

  到百度上查了一下,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何為原生態課堂,沒有查閱到有關部門的權威註解。

  記得著名特級教師週一貫在《新課程語文課堂的詩情追尋》一文中強調:“原生態的課堂是綠色的課堂,和諧平衡是其根本特徵。”

  美國學者、教育家德利在《自主課堂》一書中,也大力提倡創造原生態的課堂環境,即和諧、民主、平等、活躍、自然的教學環境。

  大家的經驗告訴我,我理想中的原生態課堂不是“高效課堂”、“優質課堂”的對立面,而是對新課程理念的發展理解和具體體現,它應該是一群自由的思想者展示自我的舞臺,是生命成長的原野。

  帶著對原生態課堂的追問,在名師辦老師的組織下,我們一行10人來到了南京。為期5天的學習之旅很短,卻讓我著實體驗了一番大美、自然的原生態風光,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點:

  一、教育智慧伴隨學生成長

  南京的學習中,吳正憲老師的一個具體的例子開啟了我的靈光。我意識到原生態課堂需要以教育智慧伴隨學生成長。

  吳老師以《乘法分配率》為例,講了A、B兩位教師不同的處理方式。前兩個環節,兩位教師的處理是一樣的,都是先從生活中引入,創設了2—3個生活情境。然後教師提出問題:“透過剛才這一組組算式,你發現了什麼?”A教師和B教師在這裡分道揚鑣。

  A教師在學生說出“兩個數的和乘以第三個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乘以第三個數,再加起來”後,如獲至寶,馬上引出乘法分配律。

  而B老師是這樣處理的。他說 “每個同學獨立思考,把你發現的記錄下來”,給了每個人思考的空間。學生1說:“我發現,買衣服時,一套一套的買,和把所有的上衣、褲子加起來,結果是一樣。”學生2說:“不管買衣服,還是什麼情景,都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學生3說:“可以用字母表示,(a+b)=ac+bc,還可以用符號來表示。”

  怎樣讓學生真正會學習,學會真知識?從吳老師的講座中,我頓悟到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記得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B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聯絡生活思考,讓多數同學經歷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歸納過程,他們學會的就不僅僅是一個空空的理論。這就是我一直在探尋的原生態的課堂吧。

  有幸聽了牛獻禮老師《認識周長》一課,更是讓我明晰了這一認識。牛老師先讓學生描長方形的邊線,再將周長從面上剝離出來,從而在學生腦中建立了清晰的“周長”表象;透過進一步的測量,使學生領悟到周長是可測的,它等於圖形一週所有邊的長度之和,這是建立周長概念必不可少的一步;再讓學生應用周長的意義進行判斷和推理,解決數學問題。看學生們興致盎然,在動手動腦、在探索中學習了知識,我看到了牛老師的教育智慧。

  記得吳正憲老師以《面積的估算》一課為例,總結了這樣兩句話:具體情境選單位(一學段),問題解決選方法(二學段)。她認為“數方格”的設計沒能充分體現出估算的學習價值,只是把估算當成一個操作技能來教了。透過“尋找區間”,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這個上限、下限的確定,使學生充分體驗了估算的意義。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將方格等分成更小的方格,使學生體會到了“極限”的數學思想,獲得了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她的做法向我解讀了新課標的精神:“要引導學生體會和運用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吳老師和牛老師的講座中,我感到迎面吹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初諳原生態課堂的清香。我看到了在教師教育智慧的點撥下,學生自然的成長。課堂像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原野,我彷彿聽到了小麥拔節的聲音。

  二、我的課堂我做主

  令我震撼的是在石鼓路小學宋菲老師執教的《徐悲鴻勵志學馬》一課中,孩子們的表現。“我的課堂我做主”——這是他們留給我的印象。

  整節課,宋菲老師始終站在白板的後面,孩子始終站在講臺的前面。孩子落落大方,侃侃而談,談體會,談理解……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話語模式,孩子們會說:“我講完了,誰來補充?”他們勾勾畫畫,指指點點。在孩子們思維的交流碰撞中,一篇課文的解讀慢慢完成了。看著眼前這群生機勃勃的孩子,我感受到了“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這是作秀做不出來的。換句話說,宋老師這節課在其它學校上不下去,因為石鼓路小學長期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正如劉虹老師點評的那樣,學生們自己提問,自己回答,自己質疑,自己補充,自己評價,老師微笑著點撥、傾聽。這僅僅是四年級的孩子啊!原生態的課堂,不就是在這種和諧的自主發展中生成的的嗎?

  遙想兩千年前,綠草如茵的河畔,孔子的弟子們圍坐在孔子身邊,有的蹲著,有的坐著。老師撥動琴絃,弟子們跟著唱起歌來,歌聲融進溫暖的春天裡。在這歌聲中,弟子們開始談論著自己的志向,孔子時而投去讚許的眼光,時而微微點點頭,時而側耳傾聽,時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多麼令人神往的“原生態”課堂,在這湧動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現在石鼓路小學的學生讓我感受到了置身於這樣美妙的“原生態”課堂的暢快!課堂上學生如沐春風而樂此不疲,學習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幸福的體驗。

  讓我一直思而不得的“原生態”課堂,就是這樣意外的呈現在我的眼前的。此行的收穫,是這麼沉甸甸的。

  南師大,被譽為“東方最美的校園”。我漫步其中,不僅感受了這所具有110年曆史的學校的厚重和底蘊,更感受到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孫精辰(20xx年碩士研究生)的薩克斯管獨奏演唱會,奚江(20xx年碩士研究生)手風琴獨奏音樂會,某某學生的個人畫展,某某人的書法作品展……這個東方最美的校園,完全成了學生展示個人風採的大課堂。同一個城市裡的南大校園裡,在同樣具有百年曆史的學校禮堂裡,學生社團正在演出話劇《蔣公的面子》。學生自導,自排,自演,將昔日的歷史酣暢淋漓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從他們的成果中,我又一次感受了原生態課堂的魅力!

  五天的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衝擊是很大的。反思自己的工作,雖然做了不少事情,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借這次學習所激發的激情,我想今後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一、系統地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經典著作。

  近年來,接觸了不少流行的名詞,如高效課堂、小組合作、先學後教、學本課堂、問題導學等,也看了不少報刊雜誌,但總的來說是比較零碎的,不成體系的,正所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高效課堂的操作策略,如何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等等,對這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也僅限於聽說過而已,沒有深入地學習。所以,今後打算系統地、深入地學習相關的理論著作,開啟自己的教育智慧。

  二、將學到的理論落實到實踐之中。

  學習理論的目的,終究要用在實踐上,否則,不管什麼理論,都沒有用武之地。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讓我們在實踐的層面裹足不前,比如不管怎麼教,只要能把學生教會就行;比如,先學後教,學生能學會嗎,學生學不會,教師再教豈不更麻煩;比如,小組合作,學生紀律差怎麼辦……所以,要想把課堂改革進行下去,首先得改革自己,要敢於把過去的自己摔得粉碎,重新再來,在堅持不懈的實踐中塑造一個新的自我。

  希望自己的努力,最終能夠構建自己理想的課堂,以自己的智慧帶領學生一起實現生命的成長。

  最後,我想說的是,感謝教體局的領導,感謝名師辦的老師們,是你們創造了這麼多的機會,讓孤陋寡聞的我們見識到了仰望中的大家:魏書生、張志勇、李志剛、王文英……我們仰之彌高的大家,帶著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鮮活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也產生了“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的境界;感謝你們,是你們創造了這麼多機會,讓我們走出萊陽,來到了廣闊的中國教育大地上,汲取著豐富的營養,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擁有了“萊陽教育,我的責任”的豪邁壯志。

  在南京大學的校園裡,我看到了下面這段話:

  有一個未來的目標/總讓我們歡欣鼓舞/就像飛向火光的飛蛾/甘願做烈火的俘虜/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裡/誰能說得清什麼是甜什麼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

  教育的理想,時常令我歡欣鼓舞,一次次的外出學習,寧靜的夜晚翻開一部部的經典,我在路上,我義無反顧,建設理想的原生態的課堂,我的旅行沒有終點。

【參觀學習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