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軟毛筆的製作工藝與發展歷史

軟毛筆的製作工藝與發展歷史

軟毛筆的製作工藝與發展歷史

  軟毛筆的製作及分類

  軟毫筆是柔性筆,一般只選用一種彈性比較低的獸毛來製作。最常見的軟毫筆是羊毫筆,是用山羊的毛扎制,羊毫含墨效能好,且富彈性,最適合做成中楷以上長鋒筆。

  另外,青羊毛、黃羊毛、雞毛、嬰兒胎髮、植物茅草也常來製作軟毫筆,不過在效能上會有所不同。如雞毫筆,是選用雞頸下部毛製成,性最軟,含墨好,用於寫書法,往往會得到意外的趣味。胎毛筆,用新生兒剃下胎髮所制,筆性奇軟,用作書法,點畫柔潤多變化。

  軟毫筆的筆穎靈活,富有變化,多用來書寫篆字、隸字、行草或狂草。軟毫大筆則宜於書寫榜書匾額,根據用途不同,有楂筆、鬥筆。提筆、聯筆、屏筆、大楷等幾個品種。

  楂筆:指寫榜書時所用的最大的筆,又稱“抓筆”。楂筆的筆管短兒肥,便於掛執,專為書寫大字而制。

  鬥筆:大筆的一種,用於書寫比大楷還大些的字,多用長羊毫、羊須做成。

  提筆:指用豬鬃做成的專供寫匾額用的毛筆。

  屏筆:寫屏條的用筆,比提筆稍小的一點,多用長毫做成,屬於大楷筆類。

  聯筆:指專寫對聯用的毛筆。

  大楷筆:指書寫大楷字的用筆,其種類有大楷羊毫、大楷紫狼毫、“大白雲”等。

  硯基本知識——製作工藝

  1採石

  採石是制硯極其重要的一環。開坑採石自古以來勞動強度大,採石技術要求高。採硯石以手工為主,不能用機械化操作,因硯石大多不抗震,如看不清石壁,跟不準石脈,就要把好硯材打成廢石。即使開採出來,好的也很少。所以採石工作很艱鉅而且要付出很多時間。

  2維料

  維料又稱“選料”。硯石採出後必須認真挑選,去掉“石皮”,保留“石肉”,然後按質分級。按不同形狀加工成硯璞。

  3雕刻

  雕刻是石硯製作過程中極其重要和關鍵性的工序。雕刻要對硯坯因材施藝。去粗存精,確定題材。雕刻方法是,定稿之後,“打大體”,然後鏟滑和細刻。“打大體”即是對硯坯該去的去,該留的留。鏟滑是將“鑿口”刮平,讓其起伏分明,線條清楚。細刻則屬“工精藝巧”之“工精”部分。

  4配盒

  硯石雕刻完工,即送到木盒車間配上名貴的紅木盒。硯盒起著防塵及保護硯臺的作用。

  5磨光

  硯盒配好後,硯臺與硯盒即進入磨光工序,先是磨去“刀路”、“鑿口”,使硯臺光滑,然後“浸墨潤石”;退墨處理等等。

  端硯的製作

  硯石開採回來之後,需經過多道工序,才能成為一方硯臺,好的硯石經良工處理後,猶如錦上添花,價值倍增,而每道工序都得講究慢工出細活,馬虎不得。

  一、圍料:就是選取適合制硯的石料,避開瑕疵與不可制硯的部分,開採出來的硯石的表面十分粗糙,經驗豐富的石工有“一眼穿石”的功力,從石材表面就能分辨石質優劣,並能知道石料裡面大概有些什麼石品花紋,再決定取捨,例如:硯石側面有翡翠點,或翡翠帶,那麼鑿下去很可能會有石眼,兩側若呈微白色,周邊又有胭脂暈包圍著,那麼裡面可能有魚腦凍或蕉葉白,有的則有榔頭,經過一陣旁敲側擊,由石聲判斷石質枯潤、檢查石材是否有斷裂。經過選取後的石料,摘取可制硯部分,決定大概的硯形,圈選為記,進行下一步驟的開料裁切。

  二、裁切:石料經圈選之後,按初步的厚度、硯形進行裁切。裁切又分為“鋸料”與“整料”。所謂的鋸料,又稱開料,就是將一塊大的硯石,裁切開來,去除不能用的部分;“整料”是理出所需的形狀、厚度,製成初胚。鋸料又分機械、半機械兩種方法,一般小石料用手持電鋸,屬於板岩石或體積較大的'石材,則用大型電鋸操作。老坑石一般都以人工半機械方法開料。老坑石因為不抗擊、不抗震,機械的震動力過大,容易將石料震裂。半機械的方法開料,在工作進行中,較能掌握突發狀況,尤其是體積較大的老坑 石料,都採用這種傳統的方法開料。這種開料方法,是靠一種特殊設計的鋸片,由鋸齒夾帶著金剛砂將石料“磨斷”,就像古時候用“解玉砂”開玉料一樣。這種方法非常耗時,我曾經參與一塊老坑石的開料工作,五十公分大的石料,整整耗了十八個小時才完成。

  三大名坑硯在製作過程中,每道環節都得謹慎,特別是老坑有金、銀線、冰紋者,得更加留心,這些石品花紋常隱藏著細微的間隙,裁切或製作過程中,得戰戰兢兢,不敢怠忽,一發現石料有間隙或龜裂,得馬上用膠水施行補強工作,防止繼續龜裂。老坑的製作過程是比較費心的,石工們常開玩笑的說:“漂亮的美女難伺候!”。

  三、雕刻設計:雕刻是制硯過程中,極重要的一環,它能使一塊樸實天然的硯石,透過雕刻處理,成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雕刻設計除了要具備精練的雕刻技術外,還要具備藝術素養,即所謂的“硯外工夫”。凡藝術都有其共通性,若能從繪畫或書法、文學方面多加涉獵,吸取養份融入硯的雕刻中,必能提高硯的藝術價值。

  端硯的雕刻,完全是以手工進行的,端石的摩斯硬度約為2至3級左右,不抗擊、不抗震,不能用電動工具來雕刻。硯也因為靠手工的精雕細琢,更能表現人文精神及個人風格。

  四、配盒:硯經過雕刻完成後,為了避免碰撞而遭損傷,先要配盒,硯盒除了有防塵及保護硯的作用外,還能增加美觀,提高硯的附加價值,也方便於收藏。硯盒用料自古以來都很講究,名貴的甚至用紫檀、酸枝、楠木、雞翅木、紅木等等。硯盒要從實用與美觀的角度著眼,硯與硯盒必需吻合,四腳必須平整,硯盒上漆的色調宜沉不宜浮,沉則雅,浮則俗,硯盒色調如果太浮豔,會與端硯的色調格格不入,易造成喧賓奪主之病,破壞了端硯的古相素靜。

  五、打磨:硯的打磨在於配盒之後,打磨品質的好壞,關係硯的品質及實用效果,打磨工作先以油石或砂紙,將刀路、鑿口磨平,再用細砂紙精工打磨,直到硯堂、硯背、四邊,用手觸控細膩光滑手感良好為止。硯須四腳平穩,不能有傾料,硯堂要平整,凹凸不平則有礙研墨,不管實用或觀賞,平整寬闊的硯堂,予人一種安定舒朗的感覺。

  六、漿墨:以墨汁加適量的米酒,均勻的塗於硯上,使硯的色調統一,避免刀路、鑿口的痕跡,並可增加硯的古樸效果。漿墨有遮醜的功用,能掩飾硯的瑕疵,使硯看起來較美觀。漿墨的墨色要適中,不可太深,墨色太深看起來很死板。除了仿古硯的作舊以外,一般硯堂是不漿墨的,硯背若是質地純淨的,石品花紋精彩者,一般也是不漿墨的。

  七、上臘:上臘的目的,是保持石質的滋潤與增加美觀,上臘可以去除雕刻的刀痕,讓硯的色調更統一,對比更明顯,使石品花紋更清晰。硯的上臘,是為了保持石質的滋潤與美

  觀,就像皮鞋刷鞋油一樣。上臘都上得很厚,讓人看不出破綻。買硯之前,最好要求退

  臘,檢視一下硯的真正面目。

  上臘的步驟在漿墨之後,方法是:先用碳火將硯烤熱再塗上臘,臘遇熱瞬間融化滲進硯石裡,再用布拭擦均勻即告完成。另有一種熱水加溫上臘法,是將硯放入水中加熱,再取出上臘,這種方法,容易造成水分滯留石中而生黴。還有一種簡單的“吹風機加溫上臘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大硯,因為大硯又大又重,操作不易,容易發生意外,用吹風機上臘法方便又安全,以吹風機將硯吹熱後,再上臘,如此反覆進行。端硯中有金、銀線、冰紋石品花紋的老坑,石中偶而隱藏著細微間隙,若用碳火加溫法,溫度控制不當,容易造成更嚴重的龜裂,所以一般都採用吹風機上臘法。上臘的重點在於“勻而不膩”,如阿兵哥們擦槍的要求標準,那就是:“看起來有油,摸起來沒油”。

  八、退臘:大家都知道硯要上臘,但多數人不知有“退臘”這道工序。上臘的作用是保護石質的滋潤,退臘是將“硯堂”表面的臘退去,硯堂退臘才能使用。退臘方法,是用棕束沾衫木碳粉,就像洗鍋的一樣將臘去除。衫木炭是鹼性的,可去油臘,這令人想起小時候阿嬤用灶裡的“火灰”洗鍋去油汙,非常有效。衫木碳粉質地細軟無雜質,不傷硯面。簡便的退臘方法可用肥皂代替,最近我又發現一種更簡便的方法,用棉布沾“去漬油”,來回兩下就清洗乾淨,方便極了。硯經過退臘之後會露出真面目,石色層次更豐富,石品花紋更清晰,手感更細嫩,有一種鬆軟的觸感。有瑕疵及硯面粗糙的硯,最好別退臘,以免一退破功,瑕疵無所遁形,硯經退臘後才算完成。

  古墨製作的原料

  古代墨的顏料分為基本原料和新增原料。基本原料包括色素原料和新增原料。色素原料是將有機物經不完全的燃燒,從煙塵中提取無定型炭粉末。油煙墨所用色素原料叫“油煙”,是用桐油和少量不同比例的植物油、生漆、燭紅等燒煙而得到。松煙墨所用色素原料叫“松煙”,是用松樹枝幹和根燒煙而得。漆煙磨所用的色素原料,是燃燒漆料而得到的。

  連線料是制墨黏合成形的主要材料,是用動物的皮、骨熬煮而成的動物膠,早期制墨用鹿膠、麋膠,後代用牛皮膠。優質膠的特點是質地輕,色澤純淨透明,能夠 長期的存放。

  墨的新增原料有:

  1、香料,如麝香、病變等,可增添墨的幽香氣息,增強墨色落紙後的參透效能,防腐、防蛀。延長作品壽命;

  2、金箔、珍珠、玉屑等,使墨液光澤鮮豔,具有厚度,使書畫作品有立體感;

  3、熊膽及其他動物膽類,能增添墨色濃度,凝聚墨膠,避免膠質水解而產生筆墨層次,不會混亂不清楚;

  4、梣皮、紫草、丹參、皂角、綠礬、硃砂、雞子清。牛角胎等中草藥,都有增色、添香、堅墨、發彩、防腐的作用。

  商代到明清 探索毛筆製作的歷史軌跡

  毛筆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1980年陝西臨潼寨村發掘出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硯、研杵、染色物和陶製水杯等。從彩陶的紋飾花紋可辨認出毛筆描繪的痕跡,證實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筆或類似毛筆的筆。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筆的象形文字,形似手握筆的樣子。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陽長臺關兩處戰國楚墓裡分別出土了竹管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毛筆實物。

  漢代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紙的發明,更促進了毛筆的進一步改進。筆頭不僅用兔、羊毛,還採用了鹿毛、狸毛、狼毛等原料混合製成。其制筆之法,有的以兔毫為筆柱,羊毛為筆衣,或用人髮梢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毫,裁令齊平,以麻紙裹柱根(見王羲之《筆經》)。因此,漢之制筆硬、軟毫並用,亦可謂早期的“兼毫”。此時對於筆管的質地、裝飾也漸漸地重視起來,有的還以金銀為飾。

  先秦文獻中用筆的記載屢見不鮮。秦筆較之戰國筆在技術上有一定的改良,即筆頭鏤成腔狀納人筆毫。它的優點是筆頭可以保持渾圓的狀態,更利於吸墨和書寫,且更具穩定性。這種模式至今仍在沿用,可以說是制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

  唐代的筆,以兔毫為主,大多出自宣州。選料精審,質量高超,它們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視,並且成了每年都要向皇帝進貢的“貢品”。現日本奈良正倉院所藏中國之唐筆,有斑竹管、有斑竹管鑲象牙,也有全管象牙、撥鏤碧色之管的。這說明唐代筆的豐富多彩,工料精緻。

  宋代的制筆工藝,一改晉以前的舊風,逐漸趨向虛鋒、散毫。當時的制筆名匠眾多。諸葛高,安徽宣城人。書法家蘇軾曾稱,“惟諸葛高能之,他人學者皆得其形似而無其法,反不如常筆,如人學杜甫詩,得其粗俗而已”。

  到了元代,宣州筆聲名煊赫的地位逐漸由湖筆(即浙江湖州、嘉興一帶所制筆)代替。這是由於南宋小朝廷偏安杭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造成的。再說湖州早就有制筆業,尤以善璉鎮為最。相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禪師(隋朝有名的書法家)遊善鏈鎮,住在鎮上蒙恬祠側的永欣寺,與當地制筆工匠經常切磋制筆技術。

  入元以後,浙江吳興一帶先後出現了一批制筆名家,他們精雕華飾,不惜成本,以博取統治者的歡心,因而包攬了所有的“御用筆”,以致湖筆聲譽日隆。

  到了明清,制筆在工藝上不但講究實用,而且更注意裝飾。作為工具的毛筆製作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

  金星硯臺的製作工藝

  金星硯產於江西省星子縣橫塘駝嶺,因硯中散嵌金色雲母閃閃發光而得名,為我國四大名硯之一。金星硯的製作技藝,迄今已有六百餘年曆史,共有開採、選料、製坯、雕刻、打磨拋光五道程式,道道工序精益求精。二〇〇六年六月,經國務院批准,金星硯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前不久,江西省文化廳實施的“文化產業翻番工程”將星子縣金星硯列入省重點文化產業傾力打造。圖為江西省星子縣金星硯臺傳承人姚宗保正在打磨一方龍騰盛世硯。

【軟毛筆的製作工藝與發展歷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