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

關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

  如何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這是廣大歷史教師孜孜以求的問題,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關於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大討論,真可謂見仁見智,這裡我所要提醒的是切莫闖入誤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誤區之一:拋開課本,一味追求高、深、難

  一談到能力的培養,一些歷史教師對課本不以為然,甚至有人提出“拋開教材上歷史課”的口號,認為只要精選幾本習題集,要學生埋頭於題海進行習題大戰就會見成效,還一味挖掘一些理論要求過高且與政治課過於靠近、答案隨意性較大的內容進行訓練;材料解析題訓練的重點放在那些生澀難懂的古文上。結果,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因使考生缺乏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而事倍功半。這種片面的做法,也違背了歷史科的多功能性和歷史科的規律,即使像1996、1997年那樣難易適中的考題,考生也難取得理想的成績。須知,課本是知識的載體,而能力的培養,又是從基礎抓起的。沒有全面準確的歷史基礎知識,無法談能力的培養,況且,歷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隱性知識,要挖掘出這些知識,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諦。隱性知識的挖掘,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將起重要的作用。要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不僅不能冷落課本,而且對課本一要讀懂,二要讀精,三要讀深。讀懂,就是對課本中段與段、節與節、章與章、圖與文之中一些內在聯絡要讓學生讀明白,要挖掘歷史概念的外延與內涵,尋找歷史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與具體原因、外因與內因、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對一些註釋內容也要領會。讀精,就是要善於歸納總結。讀深,就是要讀深課本,這實際上是要挖掘課本里的一些隱性知識、實現知識遷移。隱性問題的答案語言往往不是課文中的原話,因此,要根據課文內容精選一些題目讓學生練習,把訓練貫穿於教材與課堂之中,一方面讓課本知識延伸,另一方面讓學生歷史思維向深層發展。

  誤區之二:忽視非智力因素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在歷史教學中,人們往往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忽略非智力因素,這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又一大誤區。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愛好、信心、人際關係等等,它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前提。

  興趣是喚起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在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下,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才能積極思維,沒有興趣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苦役。教學活動是一種雙邊活動,師生間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在課堂上就會教學相長。因此,歷史教師不應把自己簡單看成教材與學生間的媒介,而要做學生的知己,以自己的才華、熱情及治學的嚴格嚴謹態度去吸引學生。因此在向學生推銷自己的同時,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以此促進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誤區之三:把學生變成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

  有些教師上新課讓學生單向靜聽,不允許學生對教材質疑;習題講評課也是填鴨式,不允許學生對“標準”答案質疑。這些做法都是把學生視為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的表現,不利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歷史教學中,只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上新課時:

  1.要注意讓學生課前預習,要求學生自己列出提綱,找出每課的重點、難點、疑點。

  2.要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講課之中,變原來陳述式教學為論證式教學,從傳授知識的“是什麼”的教學轉變為“為什麼”的教學。課堂上注意一題多問,培養多角度思維能力;反向分析問題,培養逆向思維。

  如何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一、明確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目標

  根據新課標規定,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初中歷史教學在訓練學生的思維方面應該關注以下三個要點:歷史思維、質疑能力和創新能力。歷史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判斷和綜合的能力。初中歷史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形成注重史實,養成涉獵和學習史料的習慣,增強解析歷史事件的.技能,從而培養一定的歷史思維。質疑能力主要是指敢於對已有的歷史事實和結論提出質疑。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善於引導學生以陌生化的視角慎重地對待史實,敢於對史實和已成定論的結論說出自己的疑問,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的過程中養成一定的懷疑精神。創新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能夠對歷史事件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世界是發展的,歷史學科也處在不斷更新的狀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認真探索的基礎上善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二、開拓思路,強化概念,解決問題

  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物現象到本質特徵全面而準確的認識。它體現歷史事物的核心內容,揭示歷史事物的性質和意義,並作概括的評論。引導學生把握歷史概念體系,形成有機聯絡的歷史知識結構,掌握歷史發展過程中階段特徵與內在規律,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主要矛盾方面與次要矛盾方面,還要分析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三、引導學生把握教材,重視導言和結論,把握重點難點知識

  教材的序言或導言,一般都把章節的時代背景、重點內容,歷史發展的大體程序和結果,主要規律提示出來。教師指導學生預習,閱讀,深刻領會和把握。教材的結尾,一般都有小結,如“太平天國的失敗”,對太平天國的性質,失敗原因,歷史功勳作了概括而扼要的總結。教師應幫助學生就以上幾個問題聯絡前面所學知識,一一仔細領會其結論:如分析失敗原因應首先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一次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革命鬥爭的目的地不明確,大多是為了生活,希望提高自己的現狀,革命成功之後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就不去奮鬥,隨之而來是滋生了貪圖享受、腐化墮落,農民階級革命不徹底。這種所謂新的生產關係也不可能代替原來的封建生產關係,這就決定了農民起義不可能最終勝利。第二步引導學生分析它的性質,這次農民起義是幾千年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讓學生回憶對比,認識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比過去的農民起義口號有哪些發展提高。第三,啟發學生總結學過此章後應吸取總結哪些經驗教訓?得到了哪些啟示?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概括教材的結論部分要前後聯絡,首尾照應,條分縷析,才能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習慣和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課堂教學中設疑啟智,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教師設計高水平的啟發性思考問題頗費心力。它要體現教學目的,結合教師重點難點,並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深度。還要在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歸納教材上下功夫。例如:講授東歐劇變的實質,它主要是指東歐國家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以前的社會制度變為今天的資本主義制度。政治上表現實行多元製為基礎的議會民主。在經濟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導地位,開始實行混合所有制成和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從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具體表現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劇變的原因作深層次分析,東歐各國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蘇聯實質上沒有獨立自主的地位。受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影響,經濟發展緩慢,缺乏民主和法制。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建設“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和對外政策的“新思維”推動了東歐各國取的“和平演變”宏觀把握,能使學生的思路清晰,知識掌握更加體系化。

  五、揭示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絡和本質,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總結歷史規律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達到會學的境界。例如透過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分析,可總結歸納出工業革命的產生需要一個政治前提和資金、市場、勞動力、技術、資源等條件,把此上升為方法論進而就可分析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原因: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各主要國家的確立和發展;條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殖民掠奪提供了資金、市場等物質條件,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科技不斷進步積累了豐富經驗,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提供了思想基礎。還可進一步歸納總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前提條件。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