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工藝奇葩_竹刻藝術

工藝奇葩_竹刻藝術

工藝奇葩_竹刻藝術

  竹雕竹刻藝術是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也是人類歷史的文化遺產。竹刻藝術家們以刀代筆,以竹子為載體,將書、畫、詩、印等藝術樣式融為一體,賦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他們的努力,為中國竹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

  竹刻藝術歷史悠久,從古代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可證,早在遠古時代,先民就已利用竹子來紀事。西周時記載政事等,已廣泛使用竹簡,而大臣朝會時手中所持的笏,也系用竹子做成,其上刻有文飾。其後,竹子的使用範圍更廣,形制也更為多樣。湖南19號戰國墓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盛酒器“卮”,有用竹子製成的,其三足雕刻成獸蹄狀。

  後在甘肅武威漢墓出土了當時用的毛筆,在筆桿上陰刻有隸書。而在湖南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竹製勺,其上刻有浮雕,線條流暢,令人驚奇。文獻記載,東晉書法家王獻之有筆筒名“裘鍾”,乃用斑竹製成。唐代時傳入日本,至今仍儲存完好的現藏正倉院的樂器“人物花鳥紋尺八”,更從另一側面體現了盛唐藝術的輝煌。

  宋代尚文,湧現了一支龐大而有素養的文人士大夫階層,他們的審美思想與追求,直接影響了整個工藝領域的發展,為明清竹刻藝術的興起與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明清時期,竹刻名家輩出,湧現了許多流派。著名的有嘉定派與金陵派。嘉定派由明代正德、嘉靖年間的朱鶴(號松鄰)開創,雕法以深刻為主,其子朱纓(1520—1587,號小松)、孫朱稚徵(號三松)繼之並有發揚,祖孫三人世稱“嘉定三朱”,為嘉定派的形成及藝術風格的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朱”之後,有侯崤曾、沈大生、秦一爵,及清初,有沈兼、周乃始、王永芳等俱稱名家。至清康熙時有吳之璠(字魯珍)、封錫祿(字義侯)、封錫璋(字漢侯)、顧珏(字宗玉),雍正時有施天章(字煥文)等,俱稱大師。乾隆時周顥(號芝巖),世稱“合南北宗而為一體”,“二百餘年首屈一指”。其他竹人,各有專長。嘉定竹人,前赴後繼,各顯神通,贏得竹刻之鄉的美名。

  金陵派名家,明代有李耀(字文甫)、濮澄(1582—1648,字仲謙),而濮澄則被認為是金陵派的創始人,雕法以淺刻為主。清代乾隆時期僑寓揚州的潘西鳳(號老桐),原為浙江新昌人,因鄭板橋的推譽,被認為是濮仲謙以後一人,故也稱為金陵派代表人物。上述兩派外,明代尚有張宗略(字希黃),長於留青,因籍貫無考(有說為浙江人,有說為江蘇人,也有說是湖南人),後人無稱是何派。

  及清代後期,又有所謂黃岩派,代表人物為方絜(號治庵),擅長陷地深刻;蕭山派,代表人物為蔡照(原名照初),擅長淺刻。另有不知籍貫的尚勳,精留青。至晚清時,崇尚刻金石文,名家有浙江德清的朱寶騮、江蘇吳江的楊澥、長洲的周之禮等,風格單一,實在也稱不上派的。

  明清時期的竹刻風貌,民國時重要竹刻家金西厓在《刻竹小言》作了很精闢的概括。他說:“縱觀四百餘年之竹刻,可概括為由明中葉之質拙渾樸,發展為清前期之繁綺多姿;又自清前期之繁綺多姿,嬗變為清後期之平淺單一。以雕刻再現書畫,實為後期變化之主要原因。”他的總結簡明中肯,實在是知者之言。

  到了民國時期,由於時代的變革與風氣的轉變,竹刻藝術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但流風所及,依然有較為精彩的表現。

  這一時期重要的竹人,有浙江吳興的金西厓(1880—1979)、江蘇嘉定的潘行庸(1886—1961)、吳縣的支慈庵(1904—1974)、蘇州的楊雲康(1906—1959)、盛丙雲(1909—1968)、常州的徐素白(1909—1976)、蘇州的楊子英(1915—1983)、吳江的徐孝穆(1916—1998)、常州的白士鳳(1923—1997)等。上述竹人中,除金西厓、潘行庸、楊雲康三位外,其餘的諸位主要創作高峰期則在新中國建立以後。

  人文

  竹子天生擁有平淡、清氣、樸實的特徵,其虛心勁節、彎而不屈的品質,歷來受到世人特別是文人的喜愛。人們將竹比喻為君子。宋代蘇東坡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句,體現了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對竹子所具品格的嚮往與追求。這一向往與追求,伴隨著竹刻藝術創始與發展的整個過程。

  宋代以來,文人們頌竹、詠竹、寫竹、畫竹不斷,湧現了無數的名篇佳作。竹子成為他們抒發心跡的重要媒介與載體。他們對竹子的關注與借竹說事,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竹文化,使竹子在中國文化中擁有了獨特的文化象徵。

  明清兩代竹刻藝術的誕生與發展,及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作用與影響,不僅豐富了我國工藝美術的天地,同時也促進了其他工藝美術的發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竹刻藝術對中國竹文化內涵與外延的深入與擴充套件,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價值

  一片竹子,或是一段竹根,經過了竹刻藝術家們的巧思與細雕後,最終成為形態各異、賦有生命的藝術品。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竹人們的才情,同時也凝聚了竹人們的心血。而心血就是生命。換言之,竹人的心血是作品的核心價值所在,而才情只是心血的外在表現而已。

  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而創造源於對生活的熱愛與體認。只有不失此愛心,涵養此體認,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真意。用積極的態度將此美好與真意作藝術化的再現,就是創造。一件竹刻藝術品的誕生,與其他優秀文藝作品的誕生一樣,同樣符合這一規律。竹刻藝術的價值本此。

  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竹子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竹子以其環保、清潔與可再生的特性,盡顯材料優勢。這無疑成為當代竹刻藝術發展的重要保證。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竹刻藝術與其他傳統藝術一樣,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重大選擇。國內收藏市場對傳統優秀竹刻作品的關注,也因傳世作品的數量有限,優秀作品的可遇而不可求這一現狀,藏家們開始將目光轉向現當代竹刻名家。

  這一現實,無疑成為了當代竹刻藝術的新機遇。當代重要竹人徐秉方先生作品在拍賣市場的屢創新高,青年竹人張偉忠、俞田等人力作的受到關注,不僅提升了當代竹刻的市場地位,同時也提升了其影響力與知名度。

  2005年文化部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以來,嘉定竹刻、邵陽竹刻、常州竹刻先後被列入國家級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扶持與竹人的努力下,竹刻這一古老而現代、高雅而通俗的文化藝術奇葩,又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

  嘉定竹刻

  清早期嘉定竹刻<琴棋書畫>

  嘉定竹刻作為中國竹刻史上最大的流派,其竹刻工藝流傳於上海市嘉定地區。嘉定位於上海西北部,北依瀏河,盛產竹子。

  嘉定竹刻是中華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枝絢麗多姿的奇葩。嘉定竹刻人以刀為工具,以竹子為載體,將書、畫、詩、文、印諸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作品有淡淡的書卷氣和金石味,風雅絕俗,是歷代文人的雅玩。

  嘉定竹刻技藝為明代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朱鶴所創,主要在嘉定縣(區)內傳承。

  朱鶴將書畫藝術融入竹刻,開創了以透雕、深雕為特徵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為一門獨立的觀賞藝術。其子朱纓、其孫朱稚徵均繼承上輩竹刻技藝,並推陳出新。朱纓的刀法比朱鶴更為豐富,而朱稚徵的成就更進一步超過了父祖輩,刀法神妙,風格簡潔精雅,古樸淳厚。祖孫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藝術的基本品格,在歷史上被人稱為"三朱"。

  "三朱"之後,李流芳、婁堅等"嘉定四先生"在書畫之餘,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代康熙年間,吳之創薄地陽文刻法,秀媚遒勁,層次多變,被時人稱之"鬼斧神工"。另有封錫祿、封錫爵、封錫璋三兄弟,精於圓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動傳神,將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時期。至乾隆年間,嘉定竹刻流派紛呈,而以周顥為領軍人物。周顥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筆,作品生動渾成,被世人稱為"絕頂佳品"。與周顥齊名的還有周笠、施天章,時稱"嘉定三藝人"。

  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當作貢品送入宮廷,康熙及雍正兩帝不僅收藏,還將藝人封錫祿、封錫璋、施天章等召入內廷供奉;乾隆皇帝則將自己的詩題寫在筆筒上,讓嘉定竹刻藝人燒錄。晚清時,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內,作坊林立,店鋪繁多,時大經的"文秀齋"、韓玉的"雲霞室"、葉端甫的"翠晴齋"、張學海的"文玉齋"、朱厚甫的"酉陽俎"、範雅堂的"文元齋"、申竹薌的"瑞芝齋"及"潘松雲齋"、"謝蔭軒"等均有一定影響,但此時整個竹刻行業已開始陷入停滯並漸次衰落。

  1949年後,嘉定竹刻有了專業的行會組織和研究機構。嘉定竹刻傳統上主要以家族、師徒授受方式承傳,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圓雕派、吳氏薄地陽文派、周氏南宗畫派等眾多流派均有傳人。現在這一技藝主要的傳承人有範勳元、張迎堯、樊其昌、丁黎良、王威、王樂平、張偉忠、蔣玉銘、蘇玉蓉、莊龍、周鏗、張偉忠、蔣玉銘等。

  "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據《嘉定縣誌》記述: "竹刻為藝術上精品,吾邑最負盛名,其為它處所不能媲美者,則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字者為單尖,闢厚約分許,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復以圓刀還之,則為圓柱形。削其一端為斜面狀,而圓其鋒,故所入處,其底不深而平,此其為用,能恰到好處,而字型之結構及轉折之姿態,均能與書者相吻合,無牽強之弊。閩湘各地,亦有竹刻者,然較之吾鄉終不能及,既無此刀法也。"由此可見,嘉定竹刻的刀法獨樹一幟,與各地不同。

  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適合文人口味,其品種有以竹筒和竹片製成的筆筒、香筒(薰)、臂擱、插屏、抱對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獸等。其技法包括淺刻、深刻、薄地陽文、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刻等十餘種,具有明顯的地域風格和鮮明的原創性,審美價值遠遠超過實用價值。

  由於嘉定竹刻系純手工操作,工藝流程複雜,製作耗時費神,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生產,經濟效益低,所以藝人大都已轉業。而美術學院培養出來的中國畫畫家亦無人操刀刻竹,書畫家和竹刻藝人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致使嘉定竹刻的文化內涵逐漸喪失。

  另外,隨著城市化的步伐,大片竹林消失,竹刻的原材料出現匱乏。所有這些都導致嘉定竹刻技藝走向衰微,急需制訂措施加以搶救。

  寶慶竹刻 竹藝奇葩

  高浮雕春燕牡丹圖帽筒

  寶慶屬於湖南邵陽地區,地處湘西南,是西高東低半山區半丘陵地貌,盛產楠竹,自古竹器製作業十分發達,是中國竹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這為寶慶竹刻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客觀條件,再加上寶慶竹刻的歷代大師們擅長於將自己的藝術表現技巧與文人的審美情趣融會貫通,從而創造出了無數美輪美奐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曠世作品。

  寶慶竹刻在發展自己當地風格的基礎上,又融合了嘉定、金陵兩地的竹藝風格。嘉定派竹刻以朱氏(朱鶴、朱纓、朱稚徵)三代為代表人物,其特點為“高、深、透”。而金陵派竹刻卻是以“淺浮雕”或被稱之為“水磨器”的技法來表現,主要的代表人物為濮澄。寶慶竹刻種類齊全,題材豐富,技法齊備,在淺浮雕與高浮雕存在的同時,寶慶竹刻創始人之一王尚智又發明了一種新的竹刻藝術——竹簧。竹簧亦稱翻簧、貼簧等。即將竹子去青去節,剝削出竹簧,經煮、曬、碾,壓平整,貼於木胎或竹胎之上,再經拋光打磨,運用不同的雕刻手法在其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鳥,其色澤有如象牙,格調高雅。竹簧雕刻一經問世,即成為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競相收藏的珍品,並定為清皇宮的貢品和外交禮品,很快流傳各地。

  寶慶竹刻藝術品從現在留存的資料記載以及實物來看,最早的是潘一龍的竹雕筆筒。潘一龍(1563年—1645年)字曾炳,別號雲山樵子,湖南武崗人,寶慶竹刻創始人之一。從小天資過人,工詩善畫,尤精於竹刻。所刻山水花鳥人物無不刻意,而體現的卻是功力現於規矩之中,形神現於規矩之外。他留存下來的作品極少。與他同時期的寶慶竹刻藝人還有王嗣乾等,大多都沒有作品留存。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流行圓雕和透雕的雕刻技法。寶慶竹刻發展至清朝時,由於竹簧竹藝的發明,這不僅是有別於其他竹藝派別,使以後竹刻工業化也成為一種可能。竹簧雕刻在經過了寶慶竹刻藝人幾十年的不斷實踐摸索總結後,已經能夠製造出精美的竹製佳器。從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竹簧天地同春壽字盒”、“芭蕉山石貼簧盒”等實物來看,技術水平已經是相當的高超。在當時最有名的竹刻藝人據《寶慶府志》中記載,“惜陰軒”主李昌元,李昌元以制食篋和書篋而名重一時,所做作品常作為供品入宮中,後被選入宮廷作為專門的竹刻師,侍奉朝廷。在乾隆時,寶慶竹刻進入了全盛期。開始有竹刻製品走出國門,成為了與外交流的禮品選擇之一。這也無不體現出寶慶竹刻的藝術特色。

  在民國時,寶慶竹刻屢次在國際國內獲獎。在1915年為慶祝巴拿馬運河的正式開通在舊金山舉辦的“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寶慶竹刻名家朱蓮舫的`參展作品《雙龍騰雲獻珠圖》運用高浮雕和淺浮雕的手法,雕刻了雙龍騰雲的形象,形神兼備,活靈活現。最終由於技藝“巧奪天工”而一致博得評委的看好,以金制獎牌載譽而歸。1943年,朱寶成、朱宣武父子精心雕刻的以《紅樓夢》為創作題材的作品獲得了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全國工程展覽會”一等獎。從此寶慶竹刻也在國際國內大放異彩。這樣的一朵民間藝術奇葩,歷經上百年還是經久不衰。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企業改制的浪潮中,9個竹藝廠全部破產倒閉,技師流散全國各地,現僅存20多名老藝人在苦守手工雕刻的陣地。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這朵奇葩我們期待著她能早日重振雄風!

  中國竹刻藝術

  我國竹刻起源很早,據〈禮記》記載,秦漢前計程車大夫們在典禮的儀式上就要使用竹製品,這類竹製品具有很強的文飾作用。竹刻在漢朝已有相當的發展,然而,由於歷史實物不多,我們現在不可能很全面地瞭解當時的竹刻工藝。現在,我們從很少的一些出土文物中還是可以對那時的情況進行一些想象和推斷。比如,在西漢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的一件漆竹勺柄,就表明當時的竹刻工藝的水平已是相當高的,本來這是一件實用的生活用品,然後其上刻有很精美細緻的寵紋,加以髹漆,便成為一件竹刻工藝品了。以後,專門製作的竹刻工藝品也出現了,相傳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就有一隻非常精美的斑竹筆筒,他非常喜愛它,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裘鍾古而六朝時,齊高宗賜給明僧一件竹根如意,這表明當時己有一竹根雕的竹刻工藝和品種了。

  到了唐宋時期,竹刻工藝更為成熟地發展起來了。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盧氏宅條說: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筆一管,稍大於常用筆管中間刻《從軍行》一鋪,人馬、毛髮、亭臺、遠水,無不精絕。這是竹刻見於著錄之始。元陶宗儀《輟耕錄》記載過宋代詹成刻竹: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無比,嘗見所造鳥籠,四面花版,皆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悉具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這是見於記載最早的一位竹刻家,顯然這時的竹刻技術的確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但有關詹成的事蹟卻無詳細記述。

  宋代以後,陳置几案的小件雕刻,異彩紛呈,粲然奪目。如琢玉、鏤牙、刻犀、範銅、塑瓷,乃至鐫硯、模墨,多為前代所未有。雕刻的體制規模,題材技法,至元明而大變。竹刻就在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發展,因為各種工藝必然互影交光,息息相通。至明中葉,文人藝術家們在前人基礎上致力發展,終於把竹刻從比較簡單的、以實用為主的工藝品,提高到比較細緻的、以欣賞為主的藝術品,使之形成為一種專門藝術。以後,便名手輩出,窮工殫巧,蔚為大觀,成為雕刻史上我國特有的一朵藝苑奇葩。

  明、清兩代是竹刻發展的黃金時期。竹刻藝術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的產竹地區,比如浙江、江蘇、上海、四川!湖南和廣東等地。在明代正德、嘉靖時期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嘉定(今屬上海市)兩大竹刻中心,而且行成了各種竹刻流派,名家輩出,空前繁榮。刻竹的方法有很多種類,刻竹是作者的情思馳騁於竹,用刀來傳達自己心中的情感,全憑自己的悟性,恰當地運用各種刻竹方法。

  留青竹刻

  黃山煙雲臂擱 徐秉方

  留青竹刻,是將中國書畫在竹皮上進行再創造的一門雕刻藝術。她有浮雕的外形,又有淺刻的刀痕,更不失書畫的筆墨韻味和構圖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竹皮、竹肌的顏色色差會逐漸拉開,使作品的立體感更強。層次更豐富,視覺更美好。但留青竹刻要達到高水平確實不易,刻者除了刀內功,更要刀外功。刀內功即為熟練的操刀術;刀外功就是刻者的藝術修養。留青竹刻如果沒有高水準的畫稿基礎,刻技再好也難出高檔次的作品;反過來說,若畫稿很好,刻手水平不高,同樣難出精品。這與舞臺藝術的劇本和演技一樣,高水平的作品必須要兩者有機結合。留青竹刻是多種雕刻技法的綜合體,內含墨趣,外現刀味,格調高雅,內容廣泛,面貌獨特,其前景廣闊,是毋庸置疑的。

  竹刻高手在詩筒上雕魚 系非遺代表性傳人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陵竹刻代表性傳人龍雙衡(圖中),昨天來到位於後宰門的金陵竹刻藝術館,向兩名弟子宋繼光和張倉鳳面授如何在詩筒上雕琢“魚樂圖”。

【工藝奇葩_竹刻藝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