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林/牧/漁> 農村基礎設施情況調查

農村基礎設施情況調查

農村基礎設施情況調查

  為全面瞭解我縣農村基礎設施情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6月20日-6月30日,縣政協組織有關人員對兩鄉一鎮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我縣現轄*鄉*鎮*個街道,共有88個行政村,農村人口近8萬人,耕地面積8萬畝(其中水稻面積8萬畝),漁塘面積8萬畝,蔬菜面積8萬畝,水果面積8畝,森林面積8萬畝。我縣農業經濟發展基礎相當薄弱,特別是新劃入的***基礎設施落後,針對這種情況,我縣積極適應區情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發展:

  1、水利設施有所加強。近幾年來,我縣先後爭取上級資金888萬元,搶修防洪提,水庫險工險段88處,護坡加固8888米。維修涵閘機埠88處,更換防洪閘門88塊。同時,投入水利建設資金8888萬元,開工各類水利工程888處,投入工日88萬個,移動土石方888萬方,新開山平塘888口,新修水渠888米。現在我區已有水利設施88處,其中防洪堤888公里,固定排灌機埠888處8888千瓦,固定排漬站88處888千瓦,小(一)型水庫8座,小(二)型水庫8座,山平塘8888口,總蓄、引、提水量可達888萬立方米。基本扭轉了我縣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嚴重落後的局面。

  2、交通狀況明顯改善。我縣將鄉村道路建設作為一項“富民強村”工程來抓,按照政府引導,鄉村主導的思路,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鄉村道路建設的投入力度,取得明顯實效。據初步統計,近年來區、鄉、村、組四級累計投入資金近888萬;新硬化路面88公里,改造維修村組公路888公里。如區鄉兩級投入888萬元修建雨母山旅遊公路88公里;投入資金888多萬元修建**鎮北片主要交通幹道振南路公里。

  3、電力供應惠及大眾。我縣所有村和農戶都已通電,電力已作為農民生產生活的主要能源,特別是在我縣實行“兩改一同價”的政策以後,基本實現了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實現了城鄉電力一體化管理,建立了符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農村電網。電價下調了,農民負擔減輕了,這樣,為農村電氣化發展創造了條件。

  4、現代通訊進村入戶。如今大部分農民家裡都裝上了電話,看上了電視,用上了手機,有的甚至接上了寬頻,農民能透過電視、網路瞭解國內國際新聞,收集技術資訊,廣開致富門路。

  5、居住條件大為改善。絕大部分村民修建了磚瓦混泥土樓房,少數村民住房按城市的標準設計了新型廚房和沖水式廁所。村委會均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個別發展好的村還建起了自己的辦公樓。如****的**村,用徵地收入和村民集資款建起了8層的村委會樓,屋內不僅配上了舒適的辦公用具,還有先進的電腦裝置。

  二、我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環節

  從前段工作和調研的情況來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已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各方形成了共識,但許多薄弱環節問題突出,就我縣而言,主要表現在:

  1、防洪設施嚴重老化裝置陳舊。我縣防洪堤大部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修建的,當時的修建標準較低,經過了近五十年的執行,設施嚴重老化,堤身單薄,千瘡百孔,堤腳滑坡十分嚴重。排漬、排灌機埠也都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裝置,大部分已不能正常運轉,急需更新換代。雖然我區多方籌措資金,對堤防險段,排漬機埠、涵閘進行維修加固,但仍存在諸多隱患,難防大汛。如果進行大規模徹底維修改造,所需經費達數千萬元之巨。

  2、農村能源建設進展緩慢。目前大多數農民以煤為能源,有的還以稻草、桔杆、柴為燃料,對沼氣等清潔能源一方面缺乏認識,另一方面苦於投資過大。農民建一口沼氣池的費用大致在8888元左右,雖然每建一口按國家的政策可獎勵888元,但農民還是無法承受。而從事大中型養殖業的農戶雖有承建能力,但苦於無地,無專業技術人員指導。

  3、農村電網改造後續力量不足。目前農村生活用電網改造已基本完成,但是對於農業生產用電的農網改造卻難以開展下去。部分村仍然使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架設的老線路。這些線路、裝置都嚴重老化,供電能力低、電力弱,線路電耗高,農用電費居高不下,大大地增加了農民負擔,限制著農用機械的推廣使用,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如****村的變壓器經常出毛病,在用電高峰期,各組需聘請電工在變壓器旁看守,以應對緊急的突發情況;電線杆常無故倒塌,曾發生魚塘裡的魚被電死的事件,村民生命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該村一年的農用電費高達88萬餘元,村民無力交納,村裡也無錢墊付,由於老欠未清,農網改造遲遲不能進行。

  4、農村衛生環境令人堪憂。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髒、亂、差現象十分嚴重。主要有農戶養雞、養鴨仍以散養為主,家禽糞便隨處可見;許多農戶的牲畜圈舍就在住房旁邊,圈舍裡滋生大量蚊蟲、蒼蠅,極易傳染疾病,損害農民身體健康;農民家中的廁所多為“旱廁”,直接與牲畜糞坑連線沒有經過處理,有的甚至是露天廁所;路旁屋邊到處是一堆堆的垃圾和肆溢橫流的生活汙水,天熱時臭氣熏天;交通主幹道上長期有一些建築材料堆放,影響交通;用過的沙石角料沒人清掃,陣風颳起,讓人無法睜眼。

  5、公路配套建設維護資金無著落。我縣修建的村級道路技術等級較低,路面結構大多為泥石路,路基鬆軟,路面狹窄,雖然可以通車,但抗災能力較弱,一到雨季便泥濘不堪,非常不便。由於規劃設計滯後,沒有統一規範的技術標準,缺乏建前、建中、建後各環節的科學管理和有效措施,缺乏後期養護資金。同時,村與村之間、組與組之間“斷頭路”、“瓶頸路”較多。

  6、農民思想意識相對滯後。部分農民對國家政策學習不夠、理解不透、掌握不多,有的甚至持懷疑態度;少數農民“小富即安”思想嚴重,日子好過一點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圖更大的發展;同時,還有些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寄希望於國家政策、上級撥付、部門扶植,不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作用,嚴重製約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三、加強我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幾點建議

  萬丈高樓平地起,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廈,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來支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我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強領導,強化認識。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到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交通、通訊、電力、計劃、財政、扶貧開發、文化、衛生等眾多部門,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完善組織領導機制,科學規劃,從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處著手,穩妥紮實地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2、宣傳造勢,形成氛圍。

  中央一號檔案的公佈及一系列惠農政策,特別是從去年起免徵農業稅,加大糧食直補,擴大農作物良種補貼範圍和規模等政策,惠及農村千家萬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生活積極性,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因此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透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媒介,讓廣大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業和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先行資本”,認識到農村基礎設施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同時要在每個鄉鎮優先扶植2-3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加大對試點村的建設力度,發揮試點村的先進示範作用,以點帶面,促進後進村發展步伐。

  3、建立機制,落實責任。

  政府職能部門要把農村基礎設施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健全制度,明確責任。首先可成立區長掛帥,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縣政府副區長的領導班子,農辦、水利、衛生、建設、民政、教育、人事勞動等部門負責人組成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具體負責新農村建設工作。其次是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制訂出適合我縣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具體實施辦法。再次為確保各項支農、涉農資金和專案落到實處,縣裡可制定新農村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考核體系。

  4、加大投入,社會共建。

  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不少,但距農村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的需求仍遠遠不夠。新一輪建設中我們要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兩隻手”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籌資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支農政策,積極向上爭取一部分資金,特別是利用國家“以獎代補”政策,積極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在嚴格按照檔案規定,確保不加重農民負擔的情況下,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按照誰出工,誰受益的原則和方式,鼓勵農民、個體大戶或企業以獨資或股份制形式投資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鄉鎮地方財政,要透過壓縮其它支出,擠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四是透過申請補貼或以村為單位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方式籌集部分資金。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政府要加強對投資專案進行可行性論證,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讓資金使用合理高效。同時,專案建設要做到在專案建設所在地進行公告、公示,接受當地群眾監督。政府及各職能部門也應該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專門的農村基礎資金帳戶,進行專門管理,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專項資金專用。

  5、因地制宜,注重實效。

  由於歷史原因、地域差異和經濟發展水平高低不同,我縣各地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極不平衡。因此對8個城中村和8個近期將納入城市建設範圍的近郊村以及8個遠郊村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時,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區別對待,充分考慮到經濟狀況和其他客觀因素,按照“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主後次”的原則,搞好規劃,逐步組織實施。

  6、引入競爭,市場管理。

  當前我區的農村基礎設施主要是實物管理和裝置管理,還談不上資產經營管理,造成了“無償服務,無償供給,無償消費;供給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實現擴大再生產步伐就越艱難”的現狀。因此,對農村基礎設施的管理要引入競爭機制,推行市場化管理,確保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年限。同時,對現有的農村基礎設施的產權可以進行拍賣或承租,所得資產由村委會集中用於農村公益基礎設施建設,使其滾動發展。對容易管護和維修的基礎設施有償承包,由承包人定期對基礎設施進行管護和定期維修,村委會按照目標責任管理合同書的規定定期支付其勞動報酬。

【農村基礎設施情況調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