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電影《羅生門》梳理分析和啟示

電影《羅生門》梳理分析和啟示

電影《羅生門》梳理分析和啟示

  《羅生門》是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1950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羅生門》梳理分析和啟示,歡迎閱讀!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卻包含如此豐富的資訊量,實在讓我大腦運轉跟不上情節的速度。所以,在影畢後,我覺得有必要梳理一下各位自私角色所述故事,再加以分析他們的動機。

  從第一個講完整故事的強盜開始。他遇上美婦人起了歹心,以小利騙走其丈夫,將其制服綁縛,然後因女人的擔憂心生嫉妒,便帶她到丈夫面前,證明他是比她丈夫要強大的男人。女人行刺未果,終於屈服。強盜在施暴後本欲逃逸,卻因美婦人的要求,為爭奪一個男人的勝譽而與其丈夫一戰。據其所言,女人的理由是,讓兩個男人知道她的恥辱,不如死亡。兩男人應戰鬥,勝者可以佔有她。於是,在一番驚天動地、英勇無畏的大戰之後,強盜戰勝丈夫。但這時女人已逃逸。

  根據這個故事,強盜把自己和丈夫塑造成把榮譽看得比命還重的男人,非常符合傳統的東亞價值觀。女人是附屬物,是戰利品,沒有話語權和自由,只能跟隨強壯的男人。強盜的行為,雖然是搶掠,但也僅止於搶掠。搶掠不能說是恥辱丟人,而傳統的應受讚譽的品質,如“勇敢”、“剛毅”、“強大”、“重譽”和“自尊”,他統統不缺。同樣,那個死者也不缺。這個故事和其中角色都非常符合男權主義社會的要求,十分的日式傳統價值觀教科書情節,皆大歡喜。

  女人的故事出現了一些出入。在她被脅迫後,強盜取走男人身上的繩子,大聲取笑後離。女人向丈夫求助,但他對她沒有憐憫和安慰,只有含有強烈憎恨的眼神。女人大為難過,於是切斷綁縛丈夫的最後一根繩子,要求他將她殺死。可丈夫不肯動手,仍然是那副冷笑、憎惡的眼神。她忍受不了,於是用匕首將丈夫殺死,隨即昏迷。甦醒後,她不知如何來到了山腳下河邊,嘗試多種方式自殺,始終未能成功,終於被找到,帶到了衙門。

  女人也把自己塑造得非常高尚,但卻有一定的漏洞。她的故事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貞烈、高傲的女子,因招丈夫以外的男人侮辱,應當自願赴死。但是,她的丈夫是個心懷憎恨卻又無情無義的男人,明知應當殺死她,卻不動手,硬生生地要讓她承受這種痛苦。迫於自尊,她殺死了這個不夠格的丈夫。這個故事裡,她的丈夫很輕易地接受了死亡,從這可以看出,他因為妻子受辱,自己亦蒙受了恥辱,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附屬物,因而沒有資格活下。在高傲的自尊和榮譽感下,他選擇了接受死亡。女人的故事沒有過多地渲染強盜的性格,著力塑造自己的偉大和丈夫的高傲。然而,其漏洞在於,她昏迷甦醒後,沒有立即取匕首自殺,而在崩潰情緒的帶領下“不知為何來到了山腳的河邊”,再想透過溺水等方式自殺,終於沒有成功。根據樵夫所述,她為人十分溫順,一點也不兇猛,本身就跟強盜的故事有悖,跟她自己所述的故事也有矛盾,她如何得以如此貞烈呢?

  接下來,就是死鬼丈夫的故事了。我本以為會有一個法醫之類的角色透過對死者傷口、縛痕的勘察得出客觀結論,結果叫來了一個靈媒,要招魂!死鬼的故事透過靈媒的作法而講述,鑑於其內容真偽難辨,應該分開迷信角度和科學角度來分析。哈哈還科學角度笑死人了。

  靈媒以死鬼的身份說:在強盜成功行兇後,勸說他的妻子改嫁。他的妻子發現自己移情別戀,企圖跟強盜一同離。但在臨走前,她要求強盜把自己的丈夫殺死。強盜為這種行為所不齒,於是把她打倒,問丈夫如何決定她的命運。在其不慎之下,妻子逃走。強盜沒能抓住她,於是歸來放開丈夫的束縛,隨即離。最後,丈夫在遺恨之下用匕首切腹自盡。而後,匕首被某人拔走。

  如果是真的招魂上身,此故事所述之人真是丈夫的話,那麼他與強盜所講的故事很像。強盜和這位丈夫,都把男性塑造得頗有底線,決不容忍無恥行為。雖然搶掠,但不允許附屬品(女人)的越位;即便是死,也不肯承受妻子背叛的恥辱。如果是靈媒耍寶,胡編亂造,那麼她一定對那位妻子頗為鄙視,非得致她於死命。

  這三個當事人的價值觀,都是非常經典的日式價值觀。雖然三人為了各自的名譽,以及自己性別的戰線,採取了不同的版本來維護利益,但是其三者的根本價值觀是一致的。也就是,男性至上,女性附屬;自尊比天高,寧死不受辱。

  最後是樵夫的版本。他之前說看到屍體是謊言,因為他不想被“牽連”。他實際上觀看了事件全程。在強盜行兇後,妻子大哭不止。他提出要娶她為妻,改過自新,問她願不願意。妻子說她沒有資格決定,要讓丈夫來決定。然後她奔過切斷了丈夫的束縛。強盜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要兩男性決鬥來爭奪她。丈夫趕緊表示,他無所謂,沒必要為此送命。他指責女人不自殺,隨後同意強盜把她帶走。三人沉默半天。強盜決定離,女人阻攔他,他表示別跟著我。接下來,兩男性形成了統一戰線,對女人表示的軟弱表示鄙視。這時,女人瘋狂地笑起來,指責兩男懦弱,說丈夫沒種不敢動手殺掉侮辱他妻子的男人,又說強盜沒種把她帶走,因為不敢為她而戰。她一下子刺痛了兩男的自尊心,於是他倆開始戰鬥。經過一場狼狽滑稽的戰鬥,強盜終於因運氣勝出,殺死丈夫。女人則逃走了。

  在這個旁觀者的版本里,兩個男人懦弱得可笑,絲毫沒有所謂“美德”。女人也不貞烈,只想離開無聊的生活。樵夫的唯一利益相關,是那把匕首。他偷走了那把鑲有珠寶的匕首,並聲稱從未有匕首出現,男人是被劍殺死的。他私下駁斥死者通靈的故事是假的,因為沒有匕首,但這個駁斥是因為他不能讓官府知道他的偷竊行為。同樣,在官府面前他表示自己只是發現屍體,也是源於這個保護自己的動機。

  那麼,該相信誰呢?或者說,誰的版本最可信呢?我認為,樵夫的版本是最可信的。他的利益相關最少,僅僅是一把匕首。而且,他完全沒有必要編造一個假故事,來保護自己,或者詆譭三個當事人。如果這個故事是假的,那他根本不用編,直接繼續說自己沒見到案發過程就好。第二可信的版本,是丈夫的版本。因為他提到了一個細節,在自己死亡後,有人拔走了他胸口的匕首。這件事沒人發現,應該不會暴露,但如果是個鬼……就不一樣了。

  不論怎樣,開始我以為這是一部犯罪片,然後我以為這是一部懸疑片,接下來,我發現它是一部諷刺片。《羅生門》諷刺了三件事,一是男權主義社會,二是東亞傳統價值觀,三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個男尊女卑的思想,在當事三人的故事裡都有影射。可悲的是,作為女性角色的妻子的複述,其價值觀也與男人們一致。她也把自己當作一個男性的附屬,受辱後沒有資格和臉面再偷生。當女性也為這種邪惡的價值觀汙染,以至於連反抗、爭權、獲取自由的勇氣也沒有了。從頭至尾,只願成為一個貞烈、完全從夫的女子,而不是一個健康的女性身份。這難道是一種習得性無助?一種自甘低劣的墮落?所幸的是,現在這種有“奴性”的人越來越少了。而可笑的是,女人的'故事沒有詆譭兩位男性,反而把自己的丈夫塑造成一個無畏赴死的男人。然而,男人的故事卻不約而同地詆譭了女性。強盜把女人塑造成不守信用的逃跑附屬品,而死鬼丈夫卻把她塑造成了一個無恥卑鄙的附屬品。體格偏強大的男人們就這麼小心眼,非得把異性塑造得這麼壞麼?這個男權社會,也本就是男人佔著強力而建設的,卻還要這麼小心眼兒,真是諷刺。

  第二件諷刺,是東亞,或者說是集中在日本的傳統價值觀。中國古代,也有很多以死為高尚的故事,如某刺客刺殺某王,因為無法成功,又為該王折服,於是自殺謝罪;某刺客為臥底,任由妻、子被殺,作為反骨動機。文天祥,也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價值觀放在日本,被變得有些畸形之嫌。戰敗了,不要苟活,不要逃命,不要被俘,要切腹自盡;名譽受辱,切腹自盡;娶了個壞老婆,切腹自盡。這種過度的自尊殘害了多少仍得以大放光華的生命。人熟無過,一點過就要自殺,這還得了了。不僅如此,還有決不能丟人的自尊。強盜摔下馬來被人看見,他就辯解說,才不是摔下馬,是他先前喝了上游有毒蛇的毒水,肚子痛才倒在地上。為了一丁點面子,造這種破綻百出的謊言真是讓人啞然。結果,這些價值觀和上段所述的男權主義,在樵夫的故事中消失得一乾二淨。在他的故事裡,兩個男人確實為了爭奪女人和名譽而拔劍相鬥,但兩人顫抖不已的劍鋒、連滾帶爬的搏鬥、氣喘如泥的追逐,絲毫沒有第一個故事裡的決鬥的那種瀟灑、劇烈、優雅和高尚,演變成了倆流氓無賴的撒潑大戰。最終,可憐的丈夫沒有那麼好的運氣,錯失了良機而被強盜戰勝,他竟開口懇求饒命起來。這一段打鬥,讓男人的“剛強”變得無比可笑,讓這種死要面子的價值觀也一樣可笑。剩下的,只有強打精神和榨乾丁點大的膽子爭奪的虛榮罷了。

  第三件諷刺,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尚說,他對人類失了信任。樵夫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都沒有了。而樵夫,卻也是一個說謊的人。他偷走了匕首。影片的結尾,他向和尚說,把孩子給他,他有六個孩子。這樣一來,他偷走匕首就說得清了,那就是換了錢養家。可是,這是不是太善良了呢?經過了這麼多的謊言和自我美譽,樵夫難道就在結尾說了真話嗎?如果他是一個唯利是圖,毫無道德的人,抱走孩子與他偷走匕首的動機一致,都是賣了換錢呢?但這樣一想,確實太過黑暗了。也許,防人之心不可無,但也不能把別人都想得如此之壞。否則,就會陷入無邊無盡的黑暗森林,最終在猜疑鏈中互相殘殺,同歸於盡。難怪,在樵夫表示自己要養這個棄嬰後,和尚說:“我為自己說過的話感到羞恥。”,樵夫則回答:“在今天,懷疑別人是無可避免的。”

  最後,和尚說:“因為你,我又重新相信人類了。”

  這時,雨停了,樵夫抱著棄嬰,離開毀掉一半的羅生門。和尚在背後遙望。雨後的陽光灑在樵夫和孩子的身上,似乎預示著不論有多少謊言、黑暗藏在過,人類終將拋棄陰暗,一步一步走向光明。

【電影《羅生門》梳理分析和啟示】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