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攻擊性孩子的教育方法

攻擊性孩子的教育方法

攻擊性孩子的教育方法

  現在很多熊孩子都充滿了攻擊性,作為家長要及時教育才能遏制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下面小編整理了攻擊性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對攻擊性行為的孩子進行教育矯治

  1、傾聽孩子,明白孩子想要什麼。

  運用反映式傾聽的策略,發現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的真正原因。把焦點放在“孩子究竟想得到什麼”上面,而不是僅僅探究“孩子為什麼這樣”。比如,孩子總是侵犯小弟弟,那麼父母得弄清楚孩子這樣做是否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或是想控制他人,而不僅僅判斷孩子是出於嫉妒還是缺乏自信。只有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使孩子得到適當的滿足,解決他的“心病”。

  2、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教會孩子正確的行為。

  使用溫和的管束和懲罰措施,如,自然或邏輯後果、批評、暫時隔離等往往能有效制止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但家長同時要告訴孩子正確的替代方法,否則孩子就無從改正。“不搶,我怎麼能得到那個玩具呢?”因此,家長除了要堅決採取措施停止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讓他體會到不良的後果,還需要教會孩子恰當的滿足自己的方式。

  3、多給孩子提供和小夥伴相處的機會

  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不僅能體驗玩耍時的樂趣,更能學到許多東西。而這些都是成人不能取代的。有的時候,家長會擔心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受欺負,或者怕麻煩而不讓孩子和小夥伴相處,這樣做是不恰當的,在無意中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力。當孩子和小夥伴在一起的時候,家長也不需要太多的干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後尋找答案。

  4、父母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作為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暴粗口話。孩子犯了錯誤,也要儘量剋制自己的情緒,採取說理講道理的方式解決。千萬不要在自己高興的時候,對孩子過分溺愛;在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又對孩子拳打腳踢,儘量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可以預防孩子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5、制止孩子與成人玩耍、嬉戲時的攻擊性行為

  有的時候,孩子在與成人玩耍、嬉戲時會有意、無意地出現攻擊性行為。如為了得到某些玩具或食物,在被成人拒絕時發出攻擊。或者出現純粹是嬉戲的攻擊性行為,如開心地用小腳踢成人,用小手捶打等。而成人往往對這些行為並不在意,甚至會表現得非常高興,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並不是什麼“攻擊性行為”。這樣,成人在無意中強化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就自然地伸出了手。

  6、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往往是遇到了問題,如果我們能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可以避免這種行為的發生。首先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彆著急,媽媽會幫助你的”。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氣撒在小朋友的身上了。有時候孩子打人也是出於一種自衛,出自本能。當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各項技能失敗的時候,就會選擇自己的方式發洩不滿的情緒。這時家長需要提供溫柔,積極地安慰,以防止孩子情緒變得暴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當孩子搶玩具時,這只是出自本能的自衛或者生理的特徵,一旦從這種行為重獲的利益,得到了玩具,就會把攻擊別人得到玩具聯絡在一起。這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把正確做法告訴孩子,如教他與別人商量一起輪流玩玩具;被小夥伴拒絕時找老師幫助等等。

  7、讓孩子遠離攻擊性強的或暴力性強的動畫片或者書籍。

  對於攻擊性強的孩子,家長除了給孩子講道理外,還要儘量讓孩子遠離攻擊性強的動畫片或書籍。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攻擊性或暴力性的場面很容易成為孩子模仿的物件。因此,父母在孩子平時的生活中,要作好孩子的把關人。不讓孩子或少讓孩子看攻擊性強的動畫片,不給孩子買帶有暴力性行為的書籍,哪怕是正義的攻擊和暴力,也要讓孩子少接觸,因為孩子年齡小,是非觀念不明顯。

  8、教育孩子學會謙讓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生活中,父母總是寧願自己少吃點、少穿點也要儘量地滿足孩子。殊不知,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漠視了謙讓。他們認為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把自己擺在第一,從不會為別人考慮。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與別人分享、懂得謙讓。

  9、關注孩子恰當言行的表達並作出回應

  有的時候父母忽視了孩子的非攻擊性訊號,直到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孩子的要求才被注意並得到滿足,這樣無形中又強化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因此要關注孩子欠當言行的表達並作出積極回應。

  10、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對於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家長除了給他講清道理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玩得很融洽時,要及時地肯定孩子、表揚孩子,適當的時候,甚至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獎勵。以正強化孩子良好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就會有所改善。

  兒童攻擊性行為產生原因

  一、生物學因素

  1、遺傳:20世紀70年代有報道染色體異常和47XYY和47XXY與反社會、攻擊性有關。父母反社會、攻擊性行為的兒童更多表現為攻擊性。

  2、氣質:兒童的氣質受遺傳和環境雙重影響,研究發現,早期表現為養育困難氣質的兒童,後期出現問題行為偏高。當然,在養育過程中,不排除難於養護的兒童父母負面情緒的介入,使得兒童攻擊性行為加重。

  3、激素作用:動物界裡大多雄性更具有攻擊性,人類也是如此,攻擊性高發的男童體內雄性激素水平往往偏高。研究表明,高睪酮水平的男性兒童比較容易不耐煩、易激惹,出現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傾向增加。

  4、神經遞質:很多研究提示,中樞神經系統5-羥色胺(5-HIAA)功能降低與衝動、攻擊性行為有關。腦脊液中5-羥色胺(5-HIAA)水平降低,易出現違抗和攻擊性行為。

  5、孕期情緒:母親懷孕期間情緒不好,有各種疾病、早產、異常分娩與兒童易激惹、攻擊性行為有顯著的相關。

  6、右腦功能失調:有明顯視覺空間障礙、社會認知障礙兒童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和違紀。這類兒童通常有注意力集中困難、面孔識認障礙、手指觸覺失認等情況。

  7、感覺統合失調:前庭、本體覺、觸覺失調兒童易出現情緒煩惱、易激惹和攻擊性行為。

  8、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臨床研究資料顯示,有ADHD兒童常伴有品行行為問題和攻擊性行為問題,反抗和違拗比較普遍。

  二、心理因素

  1、性心理矛盾:弗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認為,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在這裡佛洛一德指的“性”與一般理解的性有所不同,它除了與生殖活動有關之外,還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膚接觸等能直接或間接引起機體快感的一切活動。所以在他看來,個體的許多活動都與“性”有關,他依據本能力量“裡比多”的成熟過程將兒童人格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其中,性器期(3-7歲)兒童出於無意識的好奇心,對自己的性器期發生興趣,性器期成了獲得滿足的主要來源,男女兒童在行為上也開始出現性別之分。弗洛伊德斷定,這個階段的男女分別出現了“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並認為兒童開始模仿父親或母親的行為和態度。弗洛伊德認為,這一階段的矛盾衝突解決得是否順利,對一個人將來人格得健康發展極為重要,解決不同會造成以後許多的行為問題,特別是攻擊性行為,因而這一階段的人格發展是否正常,對未來健康人格至關重要。

  2、性格特點: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有某種程度的認同感和自信,脾氣多急躁,易被激怒,自尊較低,缺乏自信,內向退縮,過敏性,情緒性等人格特徵。

  3、需求不滿足:對於正常需要長期壓抑得不到滿足,造成心理挫折時而產生瀰漫性焦慮和攻擊性行為,這包括兒童自我發展、親密、少受限制等等的需求。

  4、情商水平:心理缺乏“解讀和覺察”他人心裡活動,如隱喻、無惡意的玩笑、幽默、表情、情感活動等容易產生急躁、易激惹、攻擊性行為。

  5、自我意識:自尊水平、自我評價低,常被忽略,被負性評價包圍的兒童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

  6、缺乏安全感:長期處於內心缺乏安全感、分離焦慮的兒童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

  三、環境因素

  1、家庭環境: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環境容易導致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如父母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父母離異、父母有犯罪史、社會經濟狀況等。

  2、養育方式:父母的養育方式是專制、放任、民主還是溺愛的會對兒童造成不同的影響,專制、溺愛和放任的均有可能容易導致兒童攻擊性行為發生機率提高。特別是溺愛,父母容易以不正常的愛剝奪孩子成長的心靈需要,容易對兒童不當需求的放縱、不良行為的負強化,包括攻擊性行為的放縱和負強化。

  3、社會因素:電影、電視、報刊、雜誌等媒介中宣傳的暴力容易讓兒童模仿,特別是兒童常看的動畫片、漫畫書集極容易讓孩子模仿暴力和攻擊行為。

  4、朋輩影響:兒童容易受同伴和長輩的影響,如果同伴或者長輩有攻擊性行為則容易跟隨同化,並模仿學習攻擊性行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人們行為模式實際上都是從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後果後在替代性基礎上發生直接經驗那裡來的。

  關於攻擊性行為,班杜拉做了一項著名的實驗:班杜拉和羅斯把參加實驗的兒童分成幾組,其中一組帶入一間有玩具的房間,玩具中有一個充氣的塑膠大娃娃。一會兒,進來一個成年人,他開始攻擊塑膠娃娃,用鐵錘狠狠地敲打玩偶的頭,抓起來摔、壓,嘴裡還不時喊“打、打”時間大約10分鐘。後來,實驗者把這些觀察到侵犯行為的兒童帶到遊戲室玩玩偶。另一組兒童在另一間玩具室看到一個成年人靜靜地做他的事,10分鐘後離開,這些沒有看到攻擊性行為的兒童來到遊戲室玩玩偶,攻擊性行為出現的少。那些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的反應與觀察到的榜樣的行為完全相同。另外還有一組兒童是透過電視錄影觀察到攻擊行為,他們也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實驗發現,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觀察到攻擊性行為的兒童。班杜拉認為,許多社會行為透過觀察,模仿即可習得。可見,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直接影響到其同伴行為,同伴同樣會產生攻擊性行為。

  5、亞文化因素:在主體文化中存在區域性文化現象叫做“亞文化”有些亞文化認為,有反叛、攻擊性行為不一定是適應不良或者有什麼問題,在這種亞文化中,攻擊性行為被認為是正常行為的一種,似乎是對傳統文化和權威的反叛,是兒童自我成長獨立的需要。

  6、“標籤”作用:兒童一旦有數次反叛、攻擊性行為,容易被人形成定勢看法,給這類兒童貼上標籤,這種看法,標籤容易使周圍的人對這類兒童的過失行為、攻擊行為敏感和關注,也容易負性強化他們重複發生攻擊行為。

【攻擊性孩子的教育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