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成功心理學的論文

成功心理學的論文

關於成功心理學的論文

  導語:其實這個話題寫起來很不容易。成功是個鍍著耀眼的光華的詞,然而越耀眼的東西背後卻往往隱藏了越多的悲苦、陰暗、傷感以及被呼嘯的野風吹至暗紅的血跡。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關於成功心理學的論文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成功心理學的論文

  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大,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21世紀,又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每個人都想取得成功,而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具有健康的成功心理,但健康成功的心理是要靠培養出來的。特別是中學生,他們雖然享受到了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豐富的物質生活,但面臨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培養中學生健康的成功心理不僅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更是當務之急的工作。怎樣培養中學生健康的成功心理呢?筆者認為:

  一、教師要擁有健康的成功心理素質,並且能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加以提高。擁有健康的成功心理素質,教師必須有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儲備。前蘇聯著名的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最多的忠告就是要學好心理學。他指出:“沒有紮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素養。有些教師覺得心理學是一門枯燥的科學,在學校裡得不到實際的應用。我們很關心讓心理學成為教師實際工作中真正的指南。”為此,他主張教師不斷閱讀心理學的新書,經常瞭解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而且長期堅持讓教師定期地、用心地寫學生的“教育鑑定”。這些長期堅持的做法,提高了教師的心理素養和心理教育能力。所以,我認為必須引以為鑑。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都知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那麼,對於迎接21世紀挑戰的中學生心裡需求也同樣如此;如果教師本人沒有這樣或那樣多的成功心理體驗,怎麼能夠引導學生去品嚐成功的喜悅呢?為此,每位教師都應該在原有的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再學習,不斷深化、拓寬心理學知識面,這樣,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便能更好地啟迪學生的心靈,更好地告訴學生怎樣對待自己、對待自己的成就、對待他人等等。

  二、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遠大志向。

  首先,教師在平時的班務工作和教學工作中,從學生的心理要求上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中學階段是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幫助中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就抓住了培養健康心理的根本。實踐表明,有了正確的世界觀,學生才能把社會需要、精神需要放在首位,才能以主人翁的態度投入學習和工作,正確處理個人義務與權利的關係,為社會做出貢獻,並從中體驗到滿足和幸福的情感。正確的世界觀能幫助中學生堅持正確的方向,勇於面對一切困難和挫折,在任何時候都充滿信心,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正確的世界觀能幫助中學生找到實現理想的正確的途徑,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情緒,刻苦鑽研,以期成功。

  其次,教師在平時工作中,要從學生的認知要求上引導學生向古代、現代、當代和國外的一些有遠大志向的名人學習,幫助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什麼是理想?理想是同奮鬥目標相聯絡的,有實現可能的想象。著名詩人流沙河所說:“理想如同行舟中的羅盤,給人生成功之路導引方向,給奮發進取者以力量,而沒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迷航的行舟,隨時都有觸礁沉沒的危險,他也不會在人生中獲得更多的機遇……”。俗話說:“人無志而不立。”李大釗從少年時代起,就選擇了“為民族解放事業而獻身”的志向,周恩來少年讀書時期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莫扎特5歲時就立下了堅定的志願:要在實踐中千錘百煉,將來當一個出色的音樂家……這些仁人志士就因為有了遠大的志向,才有了眾所周知的偉大成就。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不要常立志,要立常志。只有從小確立遠大的理想,才有可能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三、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前提。心理品質之所以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因為一個人在事業上和學業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古往今來,只有堅定的信心、濃厚的興趣才能喚起一個人強烈的進取心,才能激發出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從而為一個人獲得成功提供旺盛不衰的動力。屈原被流放而著《離騷》;司馬遷遭宮刑寫了《史記》;但丁遇厄難著《神曲》;面對無數次失敗和長期的貧困生活,傑克倫敦始終不渝搞創作,終於在1899年發表處女作《給獵人》,後來名著累累,成為大作家;……,這些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他們是不可能完成各自的豐功偉業,也不可能如此流芳百世。所以,要想使一個學生將來在事業等方面獲得成功,就必須從小培養他們的樂觀向上、豁達開朗、自信自強的良好心理品質。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也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努力鍛造其堅強的意志、剛強的品格,讓學生力爭去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並且告誡學生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都不要悲觀失望,不半途而廢。

  四、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1)教師要讓學生知道社會交往是中學生的基本要求,和諧的人際關係能使你孤獨的心理豁然開朗,苦悶、抑鬱一掃而盡。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及獨生子女的增多,中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也在悄然變化。加之,中學生普遍存在生理性早熟與社會性晚熟之間的矛盾,使他們總是從自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看別人的不足多,還常常帶有自傲、妒嫉、猜疑、逆反、敵意的心理與同學交往;事實證明,帶有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的人與他人交往的往往遭受挫折,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周圍與之交往的人。因而,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哪種人際交往模式是可取的,哪種人際交往模式是不可取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利克伯奈依據對自己和對他人所採取的基本生活態度,把人際交往分成四種:第一,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第二,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第三,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第四,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前三種模式在人際交往中是不可取的,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挫折。教師要指導中學生建立起最後一種人際交往模式,以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態度去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2)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培養中學生健康的成功心理的基礎,而和諧的人際交往又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進入中學以後,許多同學感到自己長大了,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不少的少年學生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甚至“瞧不起”父母,並頂撞父母,這時,教師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引導學生加強自我控制,學會體諒父母;另一方面,教師要教會學生調節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利用放鬆、轉移、宣洩、幽默等方法,使之儘快地產生愉快的情緒;如此,教師在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後,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健康的成功心理。

  (3)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哈姆柴可(Hamachek)認為,只有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培養和諧的教育氣氛,才能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會有因失敗而受懲罰的恐懼,他們才不會退縮。活動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紐帶。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中學生可接觸到學校和書本上所不能獲得的知識,豐富生活經驗,發展義務感、責任感、榮譽感等積極有益的情感。同時,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教師多注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動機,注重使用鼓勵性評價和賞識教育,就能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力量,滿懷信心地、不斷地爭取成功。

  五、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具有成功心理的情景。

  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屢遭失敗容易導致中學生的自我否定。所以,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有目的地設定一些困難情境,讓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生實在不得解時,一方面,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共同去探討分析,幫助他們分析造成挫折的主、客觀原因,尋找失敗中的一些成功因素,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社會、學校、家庭儘量減少對中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放下包袱,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踐證明,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長中學生的實際。當然,成長需要激勵。面對失敗,學生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勵,最期待教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很好,再試一試”懇切的激勵,能讓失敗孕育成功;“差遠了,別驕傲”,一味地警戒和責難,會使成功的喜悅化為烏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嘗試的勇氣。只要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多加鼓勵,學生就能夠正確面對一切挫折。

  教師要充分藉助心理輔導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調節。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就得有自己必定能做到的堅定的誓言;要實現成功輝煌的人生,得有自己的誓言。在心理輔導活動中,恰當地運用心理誓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鬥志、調整學生的情緒,而且能更好地讓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延續、在行為上主動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正如海倫凱勒所說得那樣:“當你感到有一種力量在推動你翱翔的時候,你是不應該爬行的。”充分地運用誓言,既是一種精美語言的積累,也是一種積極力量的延續,更是形成健康的成功心理的強有力的保證。

  總之,中學生正處在自我教育力量逐漸增強,他人教育力量作用逐漸減弱的“換檔”關鍵期。抓緊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他們健康的成功心理,使他們具有健康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對待生活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強,不怕困難和挫折,具有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是我們每個教師的天職。

【成功心理學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