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對傳統會計流程的影響

資訊科技對傳統會計流程的影響

資訊科技對傳統會計流程的影響

  本文是由上傳的:資訊科技對傳統會計流程的影響。

  摘 要:在會計與資訊科技結合之前,受制於人工處理的效率及缺陷,會計在很多場合裡只是單純的實現了其記賬功能,而對經濟主體實施有效管理和決策提供的支援有限,從而影響了會計的發展。隨著計算機及網路的普及,資訊科技也開始與傳統會計結合起來,從方方面面影響著傳統的會計流程。

  關鍵詞:會計流程;資訊化;電算化;資料共享;管理;網路

  一、會計及資訊化定義

  在傳統資料中,會計是這樣定義的,“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會計工作透過一系列會計程式,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謝詩芬教授認為會計資訊化就是利用計算機、網路等現代技術,對傳統會計模式進行重構,並透過深化開發和廣泛利用會計資訊資源,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資訊系統,以提高會計資訊在最佳化資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

  楊周南教授認為會計管理資訊化不僅包括建立現代化的會計資訊系統,還包括會計資訊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對上述系統與內控制度的審計。利用現代資訊科技的手段實現上述目標,旨在保證會計資訊系統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運用。

  二、傳統會計流程及缺陷

  傳統的會計賬務理順序是,會計將企業各類經營活動所取得的原始憑證彙總、分類,然後編制記賬憑證,並據以登記相關的明細賬及總分類賬,期末計提相關稅費,結轉損益並編制財務報表提供給相關利益者,次月初申報及繳納稅款。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記賬所根據的原始資料既有外部憑證,如採購原財料的購貨發票,也有內部自制的原始憑證,如財務部門編制的工資費用分配表和非財務部門出具的入庫、出庫單。會計必須見到這些原始憑證時才能編制記賬憑證並登記賬簿,而除了財務部門自制的.原始憑證以外,其他原始憑證從其取得到流轉至財務部門往往要經過若干個部門和環節,具有滯後性。會計資訊質量要求之一是及時性,如果不能對已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及時進行確認、記量和報告,財務資訊的質量就無法保證。

  除此之外,如果企業規模較大、業務較多時,會產生大量的原始記賬憑證,會計人員要做出正確處理及登記賬簿,不僅費時耗力,還很有可能出錯。因此,財務部門往往只在月末時進行財務報表的編制,無法隨時給外部相關利益者提供所需要的資訊;同時內部的經營管理者也無法隨時掌握企業的最新資訊,根據企業當前的資產狀況及經營成果做出正確的經營及投、融資選擇。

  以上所有現象不但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也使得會計的管理功能打了折扣,制約著現代會計的發展。

  三、資訊科技在會計上的應用及發展

  (一)模擬手工記賬的探索起步。20世紀80年代,隨著計算機的使用,出現了早期的會計核算軟體,這個時期算是資訊科技在我國會計應用的第一階段。

  這個時候出臺的相關法規有《會計核算軟體管理的幾項規定(試行)》、《關於會計核算軟體評審問題的補充規定(試行)》,由此可見,這時期的會計核算軟體並沒有主動將其作為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是將電子計算機作為一個高階的計算工具用於會計領域。在會計處理流程上來講,與以往的手工賬並無本質上的差別,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由傳統的手工編制記賬憑證改為計算機輸入,可以自動結轉損益並生成財務報表,減經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根據需要求隨時出具報表並進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會計的單純記賬功能。

  主要缺點是應用過程中還不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料共享,容易造成電算化會計資料資源的浪費,也無法使實現電算化的會計資訊與企業其他資訊系統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在企業內部造成一個個資訊“孤島”。

  (二)與其他業務結合的推廣發展。進入90年代以後,會計資訊化進入了第二階段,資料共享成為這一時期資訊科技應用在會計領域的主要特徵。企業開始積極研究對傳統會計組織和業務處理流程的重新調整,從而實現企業內部以會計核算系統為核心的資訊整合化、實現會計資訊和業務資訊的一體化。

  在這一階段,企業開始將單項會計核算業務電算化整合、擴充套件為全面電算化,將企業內部的資訊“孤島”與企業連線起來,企業各個部門的資訊不再與他業務相隔離。當發生某筆經濟業務時,會計人員不必再被動的坐等其他部門傳來資訊和單據。資料共享在企業內部實現了資訊的快速傳遞,極大提高了會計處理的效率,但和第一階段一樣,對傳統的會計流程並沒做出大的變更,也沒有對各業務流程進行有效整合。

  (三)引入會計專業判斷的滲透融合。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是我國會計資訊化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我國對企業會計標準進行了重大改革,開始建立與國際準則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頒佈了新企業會計準則。新準則適度審慎地引入公允價值等新的計量基礎,對金融工具、資產減值、合併報表等會計業務做出了系統的規範。同時建立了管理資訊系統和ERP系統(ERP系統包括會計資訊系統);引入會計專業判斷的要求;引入新的計量基礎;進一步最佳化重組管理流程能力;改革了機構設定;真正解放了會計人員,投入到加強內部控制等管理工作中;完成了從單機到區域網的轉變。

  這個時期,資訊科技開始對企業的各個業務流程進行最佳化整合。一套ERP軟體從開始準備調研到最終嵌入進企業的各部門、環節需要企業所有人員的通力配合。企業各部門的運轉透過ERP來實現,並隨時生成相關的分析資訊,管理人員可以即時查詢並做出決策。、

  ERP的應用、對業務流程的全面最佳化並最終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所需的財務和管理資訊成為這一階段資訊科技與會計流程融合的最大特點。

  (四)與內控相結合建立ERP系統的整合管理。2008年,財政部會同其他五部委(審計署、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資委)頒佈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2008年11月,中國會計資訊化委員會暨XBRL中國地區組織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資訊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這一時期,會計不再侷限於傳統流程的確認、記量和報告,而是將重點轉移到了如何保證實現企業經營效率效果的內部控制,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資訊;在此種形勢下,構建與內部控制緊密結合的ERP系統,將企業的管理工作全面整合,從而實現會計管理和會計工作的資訊化成為首要任務。我國的上市公司已採用XBRL(可擴充套件商業報告語言)對外報告財務資訊,引入XBRL後企業財務報告系統被打造為一個開放式應用平臺,可以實現財務資訊基於網路的格式轉換、資訊傳遞。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均可透過此平臺瞭解企業運營狀況。資訊使用者根據需求差異對這些資訊進行再次加工、挖掘,最終實現個性化的財務資訊報告。

  將資訊科技、企業財務流程、內部控制流程與網際網路絡有機結合,提供個性化的財務資訊報告以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成為這一時期資訊科技對會計流程最大的影響。

  四、會計資訊化的未來展望

  當下,財政部正在大力推廣管理會計的應用和發展,管理會計不僅要將企業過去發生的財務和非財資訊進行整合,還要幫助管理者對未來的經營作出判斷。資訊科技及網路使得從海量資料中篩選出對管理者有用的資訊成為可能,資訊科技將幫助會計越來越多實現其管理功能,而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賬務處理流程將成為今後的發展趨勢。

【資訊科技對傳統會計流程的影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