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生態農業建設原則及思路論文

生態農業建設原則及思路論文

生態農業建設原則及思路論文

  1生態農業的概念及建設意義

  1.1生態農業的概念

  生態農業是一種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即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主要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該模式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發展生態農業,旨在獲取最大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其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複合系統[1-2]。生態農業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其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有機聯絡在一起,涉及農、林、牧、副、漁各種產業。

  1.2生態農業建設的意義

  生態農業的最明顯特徵是沿用“天人合一”的系統生態觀,根據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科學規劃,基於傳統農業發展的優勢,綜合利用新型科技。因地制宜,農、林、牧、副、漁綜合協調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從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生態農業重視物質資源的迴圈利用,從高效環保的角度進行農業生產,最大限度地減少營養物質的外流和環境汙染,製造動植物協調共生的環境,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3]。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重在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實現農業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低耗、增值,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

  2生態農業建設的原則及主要內容

  2.1生態農業建設的原則

  一是良性迴圈、多級利用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潛力,減少環境汙染,實現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二是時間演替合理配置原則。根據生物群落的生長所具有的時空特點和自然演替規律,合理配置農業資源,組織農業生產[4]。三是系統調控原則。透過土地的合理耕作、種養結合,調節控制農業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和可持續發展。

  2.2生態農業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是從實際出發,基於區域生態環境和資源現狀,設計符合當地發展要求的生態模式。二是遵循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原則,最佳化、設計各項農業生態系統工程,對區域農業生產分割槽發展進行合理定位。三是科學調控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實現集約化、產業化管理控制。四是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農業產業結構,要求優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合理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實現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雙重效益。五是合理利用農業生產的廢棄物,實現變廢為寶,實現農業清潔生產。

  3臨滄市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思路

  臨滄市是一個集“邊、山、少、窮”為一體的經濟欠發達山區農業大市,全市有23個少數民族,世居的少數民族有彝、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回、苗、白族等11個,共82.42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38%。全市有73%的人口在農村,80%的工業原料來自農業,有近40%的地區生產總值來自第一產業。特殊的區位和自然資源,決定了臨滄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結構仍以農業為主體。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穩步推進現代農業,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突出特色,選準產業,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逐漸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農民收入,走發展迴圈型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很有必要[5]。臨滄市的山區範圍較廣大,具有農民收入和農業生產力水平低的特點。因此,在臨滄市建設生態農業,應著重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科學利用土地資源,堅持“整體、協調、迴圈、再生”的原則,培育資源,最佳化生態,以農戶建設為起點,以自然村為基礎,以行政村為建設單元,以鄉(鎮)為建設重點,全面推進縣域生態農業系統建設[6]。實行山、水、田、林、路、電統一規劃,農、林、牧、副、漁產業合理安排,從而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良性迴圈。由生態戶建設逐漸發展建設為生態村,再由生態村發展成一個生態鄉(鎮)。透過不斷髮展生態戶、生態村、生態鄉(鎮),最終完成臨滄市區域內的生態農業建設。

  3.1生態戶建設

  結合“三村建設”和沼氣建設專案的實施,將生態農業的生態戶建設融入到“三村建設”中。建設生態戶,依照各戶的實際發展和經營狀況,結合建設標準進行實施,如戶均1口沼氣池、1個節柴灶、1個蓄水池、1個衛生廄,人均有667m2基本農田、667m2特色經濟林果等。在生態戶的建設過程中,可以根據村和戶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突出重點,各有側重地發展。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好臨滄市大多數農戶居住在山區和半山區,有利於沼液自流到菜地或農田的優勢[7]。透過“三村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行動計劃”的實施,積極發展生態戶,在農戶中建立“種植—養殖—加工—沼氣”或“養殖—沼氣—種植(果、菜)”等模式,以及適合地方特色的良性迴圈庭院生態經濟系統。

  3.2生態村建設

  根據臨滄市的發展特點,無論是山區還是半山區,當地生態村的'設計和建設都應遵循農、林、牧、副協調發展,山區、半山區、壩區統一規劃和分佈實施的原則。在山腰區域,結合臨滄市的泡核桃產業建設和高優茶園建設等農業產業開發專案的實施,開挖臺地,培肥地力,積極栽種特色經濟林果,建設果園立體栽培生態農業系統,如“果—糧、果—蔬、果—肥”間套種模式;在山頂區域,實施封山育林,栽種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用材林,綠化荒山,保護和提高森林覆蓋率,建設良好的林、牧生態系統,實現林、牧協調發展。旱作農業區要改坡地為臺地,減少水土流失,提高天然降雨的利用率[8]。在作物佈局上,實行高杆作物與矮杆作物搭配、用地與養地作物輪作的立體生態栽培技術,建立旱作立體高效栽培的生態農業系統。在山腳或壩區,建設路渠配套的高產、穩產農田,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和商品糧基地建設等專案實施農田建設。同時,在農戶中狠抓生態戶建設,建設“種植—養殖—加工—沼氣”或“養殖—沼氣—種植(果、菜)”良性迴圈的庭院生態經濟系統;推廣田埂或地埂農業、稻田養魚技術等,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農田生態系統。結合新農村建設,在村莊修建進村路渠配套的硬板路,建立農村垃圾處理場,減少環境汙染,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由此就形成了以自然村落為單元,山、水、田、林、路、電、農戶、村之間良性迴圈的農業生態經濟系統。

  3.3鄉(鎮)、縣農業生態區域建設

  生態農業縣的建設應以規劃作為先導。首先,要根據村、鄉(鎮)縣(區)域的環境特點、經濟狀況等,把一個鄉(鎮)、縣(區)域內的生態農業建設分成若干個生態農業建設區域,然後根據各生態農業建設區域的建設目標、主攻方向,制訂區域內各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規劃和建設模式[9]。一個自然村基本上是一個小區域生態系統,一個生態村就是一個小區域的生態農業建設單元。透過建設這些自然村的生態農業,整體上就構成一個區域(行政村或鄉)的生態農業建設系統。再按照縣(區)生態農業總體規劃,從而有效整合若干個區域的生態農業,由此構成縣(區)的生態農業建設。因此,臨滄市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由縣(區)開始自上而下展開,而生態農業系統建設又從生態戶、生態村開始,按照規劃從下而上逐步實施,最終建立鄉(鎮)、縣(區)、市的生態農業系統。

  4生態農業建設應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

  透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臨滄市已經建立3種不同型別、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模式,也已經探索出適合當地實際、具有臨滄特色的生態農業理論和技術。而且當前進行的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這也為臨滄市生態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使生態農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特別是在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應繼續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4.1加強領導,深化對建設生態農業的認識

  透過多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三村建設”,臨滄市的區域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仍有一些地區的環境質量呈惡化趨勢,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致使部分山區農民仍沒有脫離貧困的生活。若不積極改善區域性惡化的環境和山區農民的生產生活,山區農業將長期處於“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迴圈之中[10]。因此,各級領導應高度重視生態農業建設,從整體上提高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認識。

  4.2加強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認識

  生態農業建設涉及區域內的廣大農民群眾,最大的受益者也是當地民眾。因此,應加強宣傳,提高民眾對生態農業建設的認識,使其能自願參與建設生態農業。同時應讓民眾明白,發展生態農業,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可實現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作為生態農業建設的受益者和投資主體,應提高農民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宣傳和技術培訓,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在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投身到生態農業建設中來,充分發揮生態農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巨大作用。

  4.3生態農業建設的規劃與新農村建設規劃同步

  臨滄市的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以更好地體現發展的科學性、全面性、協調性以及發展的本質和目的。按照建設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臨滄的目標,搞好生態農業的規劃。依託臨滄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個層次”和“四有”進行規劃,按照“天藍地綠、山青水秀,景美民富”的目標,做好當地的生態農業建設規劃。規劃一定要因地制宜,要有可操作性,最好是與臨滄市的“三村”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集中財力、物力搞好具有農業生態良性迴圈的新農村建設。

  4.4整合專案投資,增加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投入

  生態農業建設能取得一定的成績與各級政府的投入是分不開的。生態農業建設涉及範圍比較廣,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加大投資的力度。同時,工作重點應該放在宣傳和創辦示範戶、示範村上,做到讓典型引路,集中財力,充分整合專案投資,捆綁現有的人力資源、政策資源、專案資源等,多渠道籌集資金,深層次發展生態農業,使生態農業建設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載體[3-4]。

【生態農業建設原則及思路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