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杜鵑枝上杜鵑啼》教案設計

《杜鵑枝上杜鵑啼》教案設計

《杜鵑枝上杜鵑啼》教案設計

  [導學新概念]

  本文與學生先前學過的文章有所不同,又由於年齡和閱歷的因素,學生閱讀此文時,容易找不到北,因此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把握文意。

  [資料顯示屏]

  周瘦鵑:鴛鴦蝴蝶派作家,作品,“周家花園”等。有關具體內容,請參閱教參。

  [教學設計]

  一、導語: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長河中,文人賦予了一些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涵意,比如:一說“松”,我們就想到“堅韌挺拔”;一說“竹”,就想到“剛正有節”;一說“梅”,立即想到“傲霜鬥雪”的風骨,……杜鵑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意象,請大家結合這些材料談一談它有什麼涵意?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李商隱《錦瑟》)。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春觀《踏莎行》)。

  再來看一首外國詩。

  請你再說一遍你愛我

  伊麗莎白·勃朗寧

  請你再說一遍吧,說了還要說,

  就說你愛我。哪怕你的話一再重複,

  如同布穀鳥之歌,不斷唱著“布穀”。

  要知道:如果沒有布穀鳥之歌,

  就不會有完整的春天,身披綠袍

  降臨平原和山坡、樹木和幽谷。

  愛人啊,我在黑暗之中聽出

  一個憂慮的心聲,由於不安的折磨,

  我喊道:“再說一遍:你愛我!”誰會嫌

  星星太多,哪怕顆顆都在天上執行?

  誰嫌花太多,哪怕朵朵都為春天加冕?

  請你愛我,你愛我,你愛我,把銀鍾

  敲個不停!――親愛的,只是別忘這一點:

  也要用沉默來愛我,用你的心靈。

  ――可以看出中外對杜鵑的態度不同,在中國杜鵑已被視作悲愁的象徵物。周瘦鵑先生也以“杜鵑”為話題作文,他賦予杜鵑什麼意味呢?我們一起來看《杜鵑枝上杜鵑啼》。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讀。

  請幾位學生談自己的感受(結合《荷塘月色》)

  對學生的感受要予以尊重、肯定,鼓勵其說自己的感受。

  師總結:

  《荷塘月色》:重在借景抒情,重在表情,最後以情動人,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和抒情。

  此文:重在說理,有較強的知識性,最後以理服人,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和議論。

  前者可稱為散文(廣義的、普遍意義的),後者可稱為學者散文。

  三、分析課文

  分析時,提出問題,旨在讓學生看到貌似“東拉西扯”,實際有中心,體會作者經營此文的散談的心,似淡的情。

  第一段:作者為何給自己取“瘦鵑”這個筆名?――因作“哀情小說”;“鵑啼瘦”天地間愁種子;喜愛。

  在國外(波蘭),人們認為杜鵑怎樣?――一片歡愉之聲。

  可見中外對杜鵑有不同的認識,這種不同其實是中外傳統心理的不同。

  第二段主要寫了什麼?――花鳥同名;作者對此持什麼態度?――難得,別有情味,可見對杜鵑的喜愛之情。

  第三段從科學記載的角度說杜鵑是隻益鳥,怎麼解釋它的啼聲呢?――也許是出於至誠,使農家不要耽誤農事。(語中並無悲喜之意)

  第四段寫關於杜鵑的神話和詩句,對杜鵑悲啼予以解釋。

  第五段寫西方人對杜鵑的喜愛,揭示中國人賦予杜鵑“愁種子”的原因――大概是心理作用吧。

  問:你怎樣理解作者對黃鸝由年輕時的將名字改為“瘦鵑”而到現在的“我以為並不悲切”?

  問:對古人“鵑啼血”,賦予“杜鵑”“天地間愁種子”的說法,你怎樣理解?

  總結:可以看出作者以散談的心寫杜鵑,話中西差別,實際上是話中西文化的差別,也可看出作者飽經滄桑之後,“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的淡然、坦然、釋然。

【《杜鵑枝上杜鵑啼》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