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教師專業化的特點與發展

教師專業化的特點與發展

教師專業化的特點與發展

  摘要:教育智慧是教師良好的教學行為體現的一種品質,是教師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識、教學能力、教學藝術等方面的整合統一,是教師專業化的一種新境界。她具有獨特性、情感性、科學性、緘默性和藝術性的特徵。教師教育智慧的生成需要自由民主和利於終身學習的校園文化,需要教師具有科研和反思的能力。

  關鍵詞:教育智慧 教師專業化 教學機智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當我們的教育停留在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的時候,教師的知識是最重要的;但當我們的教育已經發展到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智慧的時候,教師的智慧無疑就和教師的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書中葉瀾教授將教育智慧歸結為解決教育教學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轉化教育矛盾和衝突的教育機智,及時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促進學生積極發展和創造的魅力等幾個方面。我認為,教育智慧是教師良好的教學行為體現的一種品質,是教師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識、教學能力、教學藝術等方面的整合統一,是教師專業化的一種新境界。

  一、教師教育智慧的表徵

  (一)獨特性

  獨特個體性是教師智慧的首要表徵。教育智慧具有高度的個體性色彩,體現著教師區別於他人的、個體的、個性化的獨特教學風格。教育智慧是教師個體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生成的;是某個人不斷經過實踐經驗的積累與重組的結果;是教師基於專業上的需要,透過發現、修正與內化等複雜的過程所建構的。教師不斷將既有的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並經過個人的重新詮釋與轉換過程,使智慧的生成符合現有的環境需求。所以,教育智慧是個體在日常教學中透過體驗、感悟、思考和實踐等方式逐步生成的,是受教師個體的思維、個性、知識儲備、自我形象、職業動機,以及所處的教育環境等的影響。它蘊涵了教師將一般理論個性化,及與個人情感、知識、觀念、價值、應用情況相融合的結果。

  (二)情感性

  “教育的智慧性是一種以兒童為指向的多方面、複雜的關心品質”。①對教育的責任感與情感是使教育智慧充滿真善美的重要條件。教育智慧之所以是教育智慧,一方面說明它的確是智慧,即高尚的才智,另一方面說明它在教育問題的解決中的確能夠發揮作用。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智慧符合真、善、美的標準。因為它是教育活動規律的創造性運用,它是巧妙的;對學生的愛是創造性運用教育規律的動力;對學生的愛保證了教育思考必然利於學生的發展;教育情感的滲入是教育智慧美的重要特徵。教育智慧是使用愛的智慧,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對孩子有責任與關愛,它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三)科學性

  教育智慧能根據不同的教學條件、教學物件和複雜多變的問題,依靠教師直覺、靈感、頓悟和想象力的即興發揮,在一瞬間把握事物的本質,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裁決,從而採取不同的適合特定情境的行為方式和方法,以實現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溝通、融合。經過對優秀教師或專家型教師的研究,發現他們對教學情境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對問題的分析更為清晰和透徹,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更具有獨特性、新穎性和恰當性,即擁有豐富的“教育智慧”。擁有教育智慧的教師,能夠在解決問題時從多角度加以整體把握,洞察多種可能性,並迅速做出決策。

  (四)緘默性

  教育智慧是不能透過語言進行邏輯說明的,不能以規則的形式加以傳遞,是“潛移默化”“近朱則赤”“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智慧是人們透過身體的感官或知覺而獲得的,往往缺乏清晰的條理與明晰的意識,是“非批判的知識”,也很可能不在教師清晰的意識範圍之內,也無法清楚的表達或理性的加以反思,但它往往與教師日常的生活與經驗僅僅相聯,甚至可能是教師自己也說不清從什麼地方獲得的,是隻能意會的.一種體驗。

  (五)藝術性

  教育智慧是科學化的藝術力量,又是藝術化的科學力量。教育智慧的力量具體表現為這樣幾種能力:一是對教育問題的邏輯化理解能力;二是對教育問題的直覺把握能力;三是創造性地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這三種能力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都能顯現出科學的穿透力和藝術的感染力。對教育問題的理解,基本上是一個科學問題。自然,理解教育問題的能力基本上是一種科學能力。但是,教育智者對教育問題的理解,其角度、方式,完全可以上升為藝術。對教育問題的直覺把握幾乎就是藝術。但是直覺之所以能夠發生,卻一定是建立在無數次邏輯把握基礎上的。假如教育者沒有深厚的教育科學、人文科學的素養,對教育問題的直覺把握即使發生也很難靠得住。創造性地解決教育問題,具有很強的藝術特點。觀察教育智者的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就等於是在欣賞教育智者的藝術表演。觀察者深知其美,深知其妙,但無法重複,無法獲得。

  二、教師教育智慧的生成

  (一)教師教育智慧生成的內部條件

  1.高尚的教育道德是教師教育智慧生成的核心。

  (1)愛崗敬業

  教育信念,是教師對教育事業、教育理論及基本教育主張、原則的確認和信奉。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現是教師對教育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教師的責任感在於把培養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作為自己神聖的職責,教師的事業心就是堅信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業。

  (2)愛學生

  師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教育教學效果來說,意義重大。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愛意的成長環境,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作到“四有”,即:一有對學生愛的情感。二有對學生愛的行為。三有對學生愛的能力。四有對學生愛的藝術。

  (3)愛美

  只有愛美的教師才能塑造美的心靈,培養好的人才。我認為教師的愛美,主要表現為自愛。自愛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包括儀態美、語言美、書法美等;二是內在的,包括人格美,情感美等。

  (4)愛知識

  首先是向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習。其次要向外行人學習。第三要向書本學習。第四要向社會學習,向大自然學習。

  2.科研是教師教育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徑。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成功之路,而且也是一大批優秀教師成長的成功之路。教師科研能力的強化,正是教師創造力的表現,是教師教育智慧的體現。

  (1)科研意識的培養

  教育科研意識就是對教育活動的有意識的追求和探索,是運用教育科學理論指導教育活動的自覺,是對所從事的教育活動的一種清晰而完整的認識。教育科研意識由三個要素涵蓋,即教育的信念與熱情,教育的知識與經驗,教育的眼光與智慧。

  (2)在教學中開展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就是透過實踐者在自然情境下對自身的實踐進行研究,它以自主、實踐、開放、反思為主要特徵,以研究與開放式研討為原則,以實踐情境為主要研究場所,研究旨在解決現實問題,並透過實踐來檢驗實踐者對現實問題的看法是否正確,解決問題的設想和措施是否有效,實踐者反思自己解決問題行為的成敗,以達到研究者理性的自覺,進而切實地改變現實。行動研究有三種研究起點:

  第一種研究起點是:研究起始於“不明”的情況。也就是指教師常可以因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開始進行研究。比如一種有普遍意義的反常傾向、學生中比較固定的落後行為、課堂中的意外、教學的無效等一時無法解釋的現象和長期存在的問題,都可以成為一項研究的起點。第二種是以現象的追問為起點。把自己放在裡面以對現象的追問為支點提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研究者必須以深度介入的態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當中去。這是因為:“自己的問題” 自己更為熟悉,因此就最有發言權,最容易把握。而且從感情上來說也更容" 易接近和投入。第三種是教學即研究。現象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研究理所當然要根植於實踐。在解讀研究的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日常備課、教學過程、教育策略、相關活動的內容,與自己提出的研究問題緊密結合起來。

  (3)建立激勵機制,創設科研氛圍

  良好的氛圍和高漲的積極性是促進教師科研素質不斷提高的重要條件,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必須在這兩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氛圍的創設,要採取有效的措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動,如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考察或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請專家來校開設講座,指導教師開展科研等,透過活動促成良好科研風氣的形成。二是建立物質與精神獎勵的激勵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教育科研成果給予精神上的表彰與物質上的獎勵。同時要把教師的教育科研成果與職務評聘、評優、晉升、獲得科研資助聯絡起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教師從事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反思是激發教師教育智慧的源泉。

  教學反思是教師把自己作為研究物件,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效果。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的引領。理性思維就是從日常教學情景中獲取價值的第三隻眼睛。而這種充滿智慧的理性思維的養成,本身就與孜孜不倦的理論學習與勤勉不殆的實踐思考密不可分。一線教師最大的問題就是工學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簡單辦法就是要養成學習理論的好習慣,同時要學會圍繞所思考的教育問題組織資源,開展研究。這樣,研究、學習就成為工作的一部分,而教學實踐也就成為對教學假設的實證性研究。當工作、學習、研究三位一體時,教師也就實踐了“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想。

  (2)要具有問題意識。教學反思的功能之一就在於能夠喚起教師對教育生活事件中最真實的問題的關注,是教師走向研究者、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問題意識至少包含了這樣一些要點:這是個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有意義嗎?這個問題有根據嗎?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嗎?這個問題能解決嗎?當我們用這些疑問去思考我們所面對的教育現象時,也許就會從中發現那些真正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從方法上講,採用文獻法是做好這一工作的重要開始。只有透過查閱文獻,才能夠知道別人在這一點上已經研究到什麼程度了,也才知道自己的研究有沒有價值。如果我們善於圍繞一個明確的主題(問題)開展相關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就能夠由此而上升到研究的層面。

  (3)積極對話。對話,是走出個人視界的平臺。教師作為個體的精神勞動者,更需要多元的精神碰撞與交流。教學反思,如果總是停留在個體的層面,客觀上就會影響到反思的深刻性,影響到反思者個體的成長。與同伴、專家的對話、交流則會豐富反思的內涵,擴張反思的效果,修正反思的偏差,提高反思的品質。

  4.偶發事件的恰當處理凝現著教師的教育智慧。

  教學機智是教師巧妙應對變化了的課堂場景或靈活機智處理課堂偶發事件的能力。教師的教學機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思維力和果斷的意志力。二是教師具有對學生深度的瞭解和誠懇愛護和尊重的態度。三是教師具有長期積累的知識經驗以及教育技巧。教師可以透過以下幾方面凝練教育機智:

  (二)教師教育智慧生成的外部條件

  1.建立民主、自由的校園文化。

  學校文化對教師的影響是很大的,他一經形成便成為學校成員所共有的和必須遵守的(有主動和被動遵守之分)的學校普遍文化,並對學校成員所共有起著規範和束縛作用。不良的學校文化組織只會妨礙教師教育智慧的生成,使教師不願創新或不敢創新,教師只有按照教材、教學大綱和各種教學綱要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民主、自由的學校組織文化允許教師進行革新、為教師各盡所能提供空間。在民主、自由的學校組織文化中,教師享有學術自由,充分享有教學和管理的權利。學校行政人員過多的諮詢、顧問、視察等使得教師的自由權受到了侵犯,以致於教師本人也滿足於馴服的執行學校的規程、上級的行政指令,而不把自己看作專業技術工作者。少了行政不必要的監督,教師更能自由表達自己,自覺自願的進行教學創新,探究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在自由的教學中,教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生,而不是教學,只有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的教育智慧才能夠得以真正的釋放。

  2.學校要創設有利於終身學習的校園文化。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首先要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學習的氛圍就是一種校園的文化,特定的校園文化形成有一個長期的醞釀過程,需要領導和教師樹立一個共同的願景,每一個人都為之而不斷的努力奮鬥。作為一校之長和學校的領導集體,都應該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思想和理念的高度重視自身的學習,並積極與教育教學的實踐相結合,創造出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作為教師自身來說,也要從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是一個專業,要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面對日新月異的資訊和新知識,都不得不重視學習與吸收,把握新的形勢和新的資訊,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其次要開闢專門的學習場所和學習時間。學習要開闢專門的學習場所,讓教師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學習場所和學習時間裡,讓教師們一起分享教學中的喜怒哀樂,一起學習新的理念與內容,一起暢談體會心得,一次來豐富教師的生活,獲得一種教育教學的方法與理念,獲得樂觀的生活心態和濃濃的人文關懷。在學習的形式上,可以是多種多樣、求新求異。看教育理論書籍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方式,除此之外,可以在聽課中學習,研討交流中學習,思考現象中學習,網上論壇中學習……在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過程中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造就樂於進取的心態和不懈追求的動力。

  註釋:

  ①馬克斯·範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李樹英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2

  參考文獻:

  [2]葉瀾 白益民.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63-166

  [3]王枬.教育智慧:教師詩意的棲居[J]社會科學家,2002,3

  [4]曲中林.教育實踐性知識的表徵與習得[J]教育評論,2004,5

【教師專業化的特點與發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