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汽車及零配件> 簡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汽車機械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論文

簡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汽車機械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論文

簡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汽車機械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論文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所以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模式應以適應社會需要為培養目標,在重視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以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主,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傳統的高職教學以“學科型模式”進行的,往往只注重說教的過程,而忽視了與工廠實際聯絡的“學與練”的有機結合,常常使理論和技能嚴重脫節,不能滿足現代職業教育對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因此,在高職院校《汽車機械基礎》教學中引進新的理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專業特性和職業特性

  “汽車機械基礎”是面向汽車技術類專業開設的一門職業教育課程,其專業特性和職業特性非常突出,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機械基礎。該課程打破原來按照學科體系單獨設課的機械識圖、工程力學、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液壓傳動等課程的內容體系,按照工作專案對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重構汽車機械基礎的知識體系,並且要拓展到專業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領域;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常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充分體現基礎課夠用為度的原則。汽車機械基礎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遵循很強的專業針對性、服務性、實用性,充分體現基礎課實用的原則,按照職業活動對應課程,工作專案決定知識、技能和能力結構,針對工作專案要求,確定課程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質量標準,為形成職業能力服務。

  2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行為導向教學法定義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行為引導下,透過多種不定型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它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各種以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的統稱。行為導向教學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工作”為目標而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開展,通常是圍繞某一課題、問題或專案開展,以“學習任務”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使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將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性能力),以達到“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教學目標。對學習者來說,學習目的十分明確,即現在的學習是為今後的職業服務。行為導向教學法是近幾年在德國興起的現代職業教育新模式,日益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與勞動界的專家所推崇,並將我國職業教育引入了一個新天地。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多種模式,如問題引導、專案教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教學等。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質在於有意義的接受式學習與有意義的活動的有機結合,實現教學效果的最最佳化,其目的在於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能力素質,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學會創新。

  3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在《汽車機械基礎》中的應用

  3.1塑造新型的師生關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

  新型的師生關係是行為導向教學的前提,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師生關係融洽了,學生便會集中精力地聽課、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教師講起課來也津津有味。反之,儘管你的授課能力很強,也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教師要用來自於自身的人格特質和個性傾向來吸引學生,教師的個人品質也是教學質量的重要決定因素。職業學校學生受年齡、閱歷的限制,一般來說,其課堂上行為的情感性比較強,而理智性相對較弱些,對那些他們認為“合得來”,“看得上”的老師的教學活動往往樂於積極配合。行為導向教學是教師教學實踐智慧施展的過程,教師對每個學生滿懷希望、讓每個學生都能抬起頭來說話,學生自然“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用其人格魅力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感染學生,是激發學生並實現有效教學的保證。新型的師生關係是行為導向教學的前提,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個性和作風的教育,促進人格形成,努力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突破框式思維和定向思維,進行發散思考,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大膽創新。另外,在行為規範方面,學生同時也可檢查教師的言行,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了及時更新。

  3.2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行為導向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個性為本位。《汽車機械基礎》課程作為學生第一次真正接觸與汽車結構緊密相關的課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養成職業素養的第一個環節。對於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如果沒有實踐教學,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如何讓學生從複雜抽象的機構、零部件中有直觀的認識?在教學中,通常是先帶學生到實驗室,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機構的運動,零部件的結構後,再回到課堂,用問題匯入的方法引出該課的內容。學生從抽象“學科知識”到“具體化的內容”學得津津有味。如學習軸的結構設計和軸上零部件的'固定,讓學生先在實驗室拆變速器,瞭解軸的結構,軸承的型別、軸上零件的安裝固定,軸承座孔,齒輪齧合傳動和鍵的型別和安裝使用等的知識,學生有了拆裝變速器的基礎,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就不難了。行為導向教學引導學生可從複雜的結構中簡化、抽象出典型的機械機構、零部件,掌握汽車機械機構傳動和零部件的結構特點。

  3.3以專案為載體,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1)設計專案。設計專案是專案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所設計的專案不僅要貼近專業實際的例子,使學生有興趣地學,而且在現有的條件和環境下能夠進行探索。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選用的專案均為常用發動機、變速器、底盤等專案,淺而易懂,內容詳實,並且在每個專案實施前,先介紹專案背景,活動分析,方法與步驟,再提出了學習的支援,使學生在學習每個專案開始就知道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可以先用PPT動畫演示專案給學生看,讓學生有個感性認識,明確該專案的目標是什麼,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怎樣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這些問題。之後針對本專案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介紹,最後給出技能訓練的目標和內容。例如,要學習鉸鏈四杆機構,選用的專案為“拆卸內然機的活塞連桿機構”。其專案背景為“內然機工作機理”;活動分析為“觀察曲柄連桿機構的組成部分”,“分析連桿由哪些零件組成的”,“觀察活塞是如何完成向上運動的”;學習的支援是引出了“鉸鏈四杆機構的演化”和“鉸鏈四杆機構的死點位置”。

  (2)制定計劃。根據專案的目標和任務,由學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資訊,制定專案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式,並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分組時全班同學按學號或自由組合的形式,但老師一般不贊同自由組合的方式,目的是使班裡的學生都有合作的機會。學生在做不同專案時的合作伙伴都不同,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每組人員為六七名。每組設立組長,全面負責小組的學習討論和落實專案的安排。小組採用協作學習的方式,在組長的指揮下,對各成員進行分工,組員分工要明確,防止出現依賴思想。

  (3)實施計劃。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內的分工及小組成員間合作形式後,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式工作。學生根據計劃完成專案裝拆,查詢資料,並回答專案分析的問題。由於專案涉及的知識比較綜合,要求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教師在這個過程一定要把握好指導的尺度。啟發性的、提示性指導不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能鍛鍊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4)交流分析。專案計劃的工作結束後,學生自做一簡易模型,然後在班上進行交流並演示。先由學生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自我評估,再由教師進行檢查。教師再帶領各組學生詳細分析各自方案的各自特點,指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總結它們的工作原理,引出了本課程的知識內容。

  (5)評價應用。學生期末總評成績主要根據每個學生在專案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進行評價,佔總成績的50%,理論成績佔50%的方法進行評定。作為專案成果的模型,在以後的教學中都能作為教學素材使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也可在下次開展專案工作時對同學們起到示範作用。

  3.4以問題引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問題引導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學生按照老師給定的引導問題自主學習,掌握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從書中抽象的描述中總結出具體的學習內容,並建立具體的理論與實踐的對應關係,在更高程度上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例如在“輪系”單元教學中,先透過拆卸主減速器,可以清楚行星輪系和差動輪系的應用,然後提出“主減速器有哪些種類”?“什麼是差速器”?“什麼是輪系”?“行星輪系傳動比如何計算”等問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看書、總結。透過學生實際做了一專案,實際計算一遍,再讓他們學習就不難理解了。運用問題引導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對知識的運用。

  4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及面臨的幾點問題

  透過近一個學年的實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汽車機械基礎》的教學中已初步顯出其獨特的誘人魅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極大地激發了,課堂氛圍變得積極、活躍、和諧,教師的教學熱情高漲,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個性能力和方法能力也不斷地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值得思考:

  (1)師資素質有待全面提高。行為導向教學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是“雙師型”,首先教師必須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理論功底,要善於分析學生在模擬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並予以正確的引導。其次,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悉各項技能的具體操作。

  (2)行為導向教學法適合小班教育,但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由於辦學規模的擴大,班級人數較多,全面開展行為導向教學法存在一定難度。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將使教學成本大大提高,這也是制約行為導向教學法全面推廣的一個難點。

  (3)注重行為導向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互補。傳統教學方法是以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為教學目標,所以主要建樹表現在培養學習者的專業技能上。行為導向教學法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學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教與學的平等地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意識訓練、職業關鍵能力培養,這恰巧彌補了傳統教學法的不足。

  5總結

  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行為導向教學法顯然更符合高職院校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深刻體會到: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行為導向教學法,透過對高職《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內容的整合,把技能培訓與理論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完成了學生從技能學習——理論學習——更高層次的技能學習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其強烈的求知慾,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型、探究型的學習氛圍,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過程中學習,將理論與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透過學習,學生的創造能力、獨立工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綜合職業等能力得到了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和實踐效果。最關鍵的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踐過程,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更體現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模式與特徵。

【簡析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汽車機械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