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高一冊語文《衚衕文化》教案設計

高一冊語文《衚衕文化》教案設計

高一冊語文《衚衕文化》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概括衚衕及衚衕文化的特點,掌握概括衚衕文化的基本方法。

  2:體會汪曾祺對衚衕文化所懷的情感。

  3:品味北京胡同所蘊含的文化韻味,對衚衕文化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對北京胡同文化內涵的品讀

  概括要點方法的概括

  教學難點

  品味北京胡同所蘊含的文化韻味,對衚衕文化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欣賞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圖片,韻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衚衕京歌》。

  同學們,知道放的圖片是哪裡嗎?

  答:北京

  具體點。

  答:北京胡同。

  有同學去過北京嗎?提起北京,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答

  那,去過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三絕。

  這第一絕,就是古老精緻的石獅子。威猛的獅子,總是會令人肅然起敬。我國最有名的石獅子,當數北京天安門前的兩對巨型石獅,莊嚴威猛,與端莊的華表共同映襯雄偉的城樓,象徵中國古老的文明。

  第二絕是北京的小吃。去北京旅遊,有句話:“到北京,不吃北京小吃,那不白來了嗎?”其中又已北京烤鴨最為著名,我國著名相聲演員姜昆的他的`作品《冒號》裡面這樣形容:這個北京烤鴨啊,烤的焦黃焦黃,咬一口滋滋冒油。

  北京的第三絕就是——衚衕也有文化。有人說,沒去過北京的衚衕,算不上真正的瞭解北京。今天,在我們的課堂上,雖然沒辦法目睹北京石獅子,也無法品嚐北京小吃,但我們可以透過汪曾祺先生的小品文來感受北京的《衚衕文化》。

  二、作者簡介

  在分析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pp顯示)

  汪曾祺:(1920—1998)現代作家。先後曾任《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編輯,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後改為北京京劇院)任編輯。主要作品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評論《沈從文和他的〈邊城〉》。

  三、字詞分析

  攝(shè)影鑷(niè)子房檁(ìn)稜(éng)角網路(u)

  蛤蟆(háma)陵醃(yān)摞(u)噌(cēng)的一聲

  四、課文分析

  (1)默讀1—5段,概括北京胡同特點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衚衕的原意,衚衕取名的來源有很多種。

  第三段:衚衕的寬窄。

  第四段:衚衕是貫通大街的網路。

  第五段:衚衕與四合院是一體。(pp板書)

  (2)學生朗讀6—9段,教師範讀10—12段

  概括住在衚衕裡的人有怎樣的特點。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遷。

  第七段:北京人願住“獨門獨院”,平時過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於滿足,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愛瞧熱鬧,不愛管閒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舉例說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pp板書)

  (3)討論課堂高潮

  提問:我們剛才概括了北京人的特點,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北京人易於滿足表現在哪?

  明確:第8段。

  請學生朗讀重點語句,(pp顯示),並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蝦米皮熬白菜,嘿!

  討論:說出北京人的“忍”的事例,談談你對“忍”的人生態度?

  學生討論

  提問:汪老對“忍”的態度?

  “睡不著眯著……真有你的!”

  (4)品位語言

  學生對話朗讀,找出對話中有感觸的句子。教師範讀,體會。

  概括本文的語言特色:平淡樸素口語化,表現力強。

  (5)思考:衚衕和人的關係

  提問:前面我們分別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點和生活在衚衕裡的人的特點,

  那麼,衚衕和人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提示,板書(pp顯示)

  進一步深化。(pp顯示,教師語言概括)

  (6)衚衕文化的沒落

  學生齊讀最後三段。

  思考:作者對正在消失的衚衕和衚衕文化的情感態度?

  明確:傷感,無奈,堅決告別

  舉例:

  西風殘照........傷感

  在商品經濟大潮......無奈

  再見吧,衚衕........堅決告別

  五、佈置作業

  “衚衕文化”與“高樓文化”比,哪一個更封閉,你更喜歡哪種居住氛圍,為什麼?試闡述理由。寫一篇小短文,不少於200字。

  六、板書設計

  方正:——影響生活,影響思想封閉:

  原意(水井)居住環境:安土重遷

  取名(多種來源)飲食條件:易於滿足

  寬窄(區分階層)處世哲學:明哲保身

  作用(方便、安靜)

  衚衕與四合院一體——形成文化

【高一冊語文《衚衕文化》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