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模式總結

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模式總結

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模式總結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集體作用,在合作學習培中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精神,為適應社會,走向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合作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因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

  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合作小組的異質性決定了學生在共同活動中必須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可以使學生在交往中產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對集體的形成和鞏固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在上交作業時,規定每個小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業。在共同完成這一份作業時,學生需要互相討論、爭辯、向專家請教,取長補短,集中小組成員的智慧。由於討論與作業同步進行,差生可隨時提出問題,小組成員可以及時地解決,帶動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作業,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透過集體完成作業,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加強了相互之間“榮辱與共”的關係。

  培了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試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偏重知識的學習,這與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注重人的創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質教育就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相互教學中,能夠發展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自我監控等方面的能力。運用討論法,可幫助學生進行諸如類推、深層瞭解和解釋正反面的爭論、預測情境等較具深層思考意義的活動,同時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多渠道獲取資訊的能力。傳統教學中,教科書和教師的教案成為學生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這種狀況使學生知識面狹窄,易對教材產生依賴心理,不能適應資訊社會的“知識爆炸”局面。因而,透過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透過各種渠道獲取資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圍繞一個主題,廣泛查閱書籍,進行電腦及專家諮詢,去博物館、實驗室等,拓寬了知識來源,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各種資訊進行選擇、加工的能力。

  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高科技時代是人才的競爭,沒有競爭,時代不會向前發展。雖然合作學習,強調學生間的合作,但並不排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只是合作學習中體現的競爭取代了學生為了獲得承認和評級而進行的競爭。因為只有學生具備較深層次的集體主義觀念,競爭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經常的、合理的評價,可使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斷得到增強。在合作學習中,具體的評價可在三個層面上進行:小組評價、組內成員評價、組間同等水平的學生評價。這三個層面的定期評價,能激發各組奮勇爭先的積極性,形成組間明爭暗賽的競爭局面,增強學生個人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也使每個學生都有競爭物件,有追趕的目標,使學生始終處於競爭狀態中,不斷強化其競爭意識。合作和競爭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合作學習主張“組內合作,組際競爭”,合作是以優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謙讓、相互欣賞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質。組與組之間的.學習競爭,這種競爭能強化小組結構,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更認真、更投入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在組織學習時,要注意防止學生中出現互相拆臺的不良現象,注意從正面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公平的競爭,在競爭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關係,使合作學習形成一種“合作——競爭——合作”的良性迴圈,更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使競爭成為促進學習的手段。

  培養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學習中,師生間的關係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能夠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的民主。

【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模式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