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談談電視電影論文

談談電視電影論文

談談電視電影論文

  隨著電視電影的不斷亮相,我在不同場合多次被問到同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電視電影?它是否具有自身的美學特徵?我的回答是:電視電影是由電視臺作為電視節目投資拍攝的、在技術上和藝術上符合電視播放要求的電影。由於電視電影仍是電影,是電影的一個品種,只是由於放映方式不同而得名,因此不能說它具有自身的有別於影院電影的美學特徵。這就好比前些時候曾引起人們關注的賀歲片只是因特定檔期而得名,所以不可能具有自身的美學特徵一樣。

  如果我們有興趣追溯一下電視電影的起源,就更能印證上述定義的正確性。

  讓我們回到上世紀50年代電視在美國剛剛問世時的情景:

  當電視在40年代末在美國問世時,它立即對好萊塢構成了最嚴峻的挑戰。由於人們對這一新鮮資訊工具大感興趣,一時間呆在家裡看電視節目蔚成風氣。原來已成為美國人固定消閒方式的“週末舉家上電影院”被徹底破壞,這就造成電影觀眾人次的急劇下降,儘管當時的電視技術只能提供質量很差的畫面,人們仍寧願在家裡看來自好萊塢片庫的舊片節目。因為電視的新鮮性、免費觀賞、節省外出的額外費用以至體力消耗等,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來說,完全足以彌補早期電視技術造成的觀賞缺陷。

  當時擺在好萊塢影業巨頭面前的是兩條出路:大力進軍電視節目市場,走影視合流的必然之路;堅持影視分離,尋找新的競爭途徑,與電視一決雌雄。不幸的是好萊塢影業巨頭們的短視導致他們走上了後一條錯誤的道路。他們一方面大力開發針對電視的小螢幕的寬銀幕立體聲電影,另方面下令拒絕向電視臺出租舊片,禁止電影演員上電視臺表演節目。妄想以此扼殺新興的娛樂方式。後一禁令實際上並沒有對電視臺構成重大威脅,因為當時的電視技術對播放長達90分鐘的、經常有夜景或遠景鏡頭出現的影院影片本來就有點難以適應,電視業更希望的是好萊塢利用其現成製片條件來為電視臺拍制適合電視播放的影片,即故事情節比較簡單,鏡別限制在中近景和近景之內、放映時間不超過一小時的電影。既然好萊塢擺出了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姿態,為了開啟節目源,惟—的辦法就是自力更生,自行投資拍攝這種後來被稱之為“電視電影”(MoviesMadeForTV)的節目,或者向當時應運而生的大量小型製片公司收購專為電視臺拍制的影片,這就是電視電影的這一品種問世的由來。

  到1958年時,好萊塢八大公司已一無例外地與電視臺握手言和。電視業與好萊塢大製片廠的“戰爭”終於宣告結束。從此以後,好萊塢為了“收復失地”,也積極投人了電視電影的拍攝和發行。

  現今的情況又如何呢?簡單地說,那就是拍攝電視電影已經成為使電影業與電視業靠攏的重要紐帶。但是由於不同國家的影視業的規模和經營狀況不同,電視電影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同的.特點。譬如說,在歐美之間便存在相異之處。在美國,高科技的介入和拍片投資的巨大增長使影院電影和電視電影的差別大大擴大,所以,儘管電視電影隨著電視技術的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它的發展仍然不可能對電影業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而在歐洲國家,電影業一般都比較萎縮,哪怕是在電影業一直比較景氣的法國,近年來也危機深重。因此,電影業對電視業的依賴便日見嚴重。由於電視技術的進步與影院電影的拍攝技術的停滯進展在這裡形成了逆向發展態勢,由電視臺投資拍制的電影往往與影院電影沒有多大差別。結果,電視電影的發展在歐洲便對電影業形成了不小的衝擊,使電影業更加步履維艱,同時也給好萊塢創造了大舉進入電影市場的機會。

  在我國,電視電影的發展是否會對電影業產生不利影響,使國產電影更無人問津,使好萊塢電影更有擴張餘地呢?我看有此可能。請想想,既然電視電影與影院電影無大差別,既然影院電影不用過多久就會上電視,人們非要去電影院花錢買票的理由只剩下一條:先睹為快。請問,我們的影院電影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嗎?我認為,這就是我國電視電影的發展所處的兩難境地。同時也是擺在影視領導部門面前的亟需妥善解決的課題。

【談談電視電影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