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論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

論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

論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資訊科技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髮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多媒體技術在學生愉悅學習、創新學習中發揮著日益巨大的作用,課堂是一個特定的空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生動體現。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必須合理使用教材,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音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鬆、歡樂中感受美、體驗美、享受美、創造美。

  一、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使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教學,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並以課件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現今音樂教學中所常用的多媒體課件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演示型多媒體。演示型多媒體課件是最早在音樂課中被使用的。這種課件的特點是“按部就班”,根據程式的設定一步步地演示,有一定的侷限性,但在特定的教學環節中可以發揮出其特有的演示功能。如:在一年級第二學期歌曲《小小雨點》一課中,先讓學生欣賞一段春天美麗景色的媒體畫面,教師隨著音樂朗誦主題詩。接著,教師隨著種子發芽長大的媒體畫面進行範唱,當欣賞範唱時,學生們都會不知不覺地隨著音樂輕輕搖動身體,露出美好的表情,體會歌曲輕鬆活潑的特點,也從音樂及畫面中體驗到春天的美。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演示型多媒體發揮了其特有的'功能,使所有的學生都陶醉於優美的春景中感受著動聽的音樂,如同投入到春天的懷抱一樣。

  (二)互動式多媒體。互動式多媒體課件與演示型多媒體課件相比有很大的區別和實用性。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死板性操作方式,它可以把所要教學的各個內容同時呈現在同一介面中供教師和學生隨意選用,內容可以隨時便捷地相互切換。

  (三)網頁式多媒體。概括地說網頁式課件是一個不同程度的資源庫,資源庫中的內容以網頁的形式呈現,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各自的需求隨意瀏覽、下載。

  二、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功能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激發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讓學生藉助已有經驗,對新資訊進行主動的認知與加工的過程。如在教學《小白船》這首歌曲時,識譜往往是最令教師頭疼、學生害怕的教學環節。我在教這首歌曲時,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中,採用一片葉子隨著音樂優美旋律的起伏逐一出現的形式,使旋律中的附點節奏、裝飾音都變得直觀而有趣。學生們對媒體的設計感到新奇而興奮,都迫不及待地想一展歌喉。從而達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目的。

  (二)適時使用多媒體,激勵提高,變“解決問題”為“再生問題”。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既能培養學生的發現、創意思維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溝通、表達、交流的能力。因而,整個過程又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傳統的教學過程,往往以達到“解決問題”為目的,為了學而學,遏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真正的探究性學習,應該從傳統的“吸收――儲存――再現”的學習模式中走出來,轉向“探索――轉化――創造”的學習模式。如教學《快快長》這一課時,多媒體出現一段由flash製作的“小芽長大”的動畫,學生觀看了這段動畫以後對小芽長大的過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每個人都相當興奮,各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提出你能不能用你的形體動作把剛才動畫中的情景表現出來呢?隨著問題的生髮,學生們開始即興地創編表演。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多媒體課件發揮了其他媒體無法取代的作用,在教學環節中畫了點睛的一筆。

  (三)充分使用多媒體,拓展思維,變“課內學習”為“課外延伸”。教材上的內容容量較有限,所以在學完課文內容以後,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拓展。如《草原上》是蒙古族的一首歌曲。教師可以預先找一些有關蒙古族地區的地理、人文、建築、當地人的生活習性以及蒙古族的音樂、舞蹈資料發在區域網上,請學生在課內自己上網查詢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展示。也可以請學生直接上英特網查詢有關蒙古族的資料,還可以從蒙古族的音樂拓展到其他民族的音樂、舞蹈上。透過多媒體技術做到“課內學習”向“課外延伸”。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髮展,網路教學已經走進校園。很多音樂課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有些是教師自己製作的,但由於種種原因,教師自己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往往是較簡單的。而大量的區級、市級展示課、教學評比課中的多媒體課件均是音樂教師設計,由從事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所製作。這些課件往往是很精彩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筆者認為音樂教師應該把各自現如今所擁有的一些較好的多媒體課件有組織地集中起來,組成一個較有規模的多媒體資源庫,為音樂教育事業發揮其獨有的作用與功能。

【論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