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迴圈農業必要性及路徑論文

迴圈農業必要性及路徑論文

迴圈農業必要性及路徑論文

  發展迴圈農業的必要性

  當今的農業生產可以說是一種“高碳農業”,相關研究表明,我國每年生產出各類農作物秸稈約7億t,畜禽糞便約40億t,每年農業對化肥的消耗量在世界總的化肥消耗量中約佔25%;全球農業用地大量釋放出可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等),與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相比,前者是後者的1.3倍,相當於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150億t[3]。高碳農業的高耗能、高汙染也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因素之一。與此相比,迴圈農業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少卻能獲得最大收益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它屬於能耗低、汙染小、排放少的低碳農業,其特徵是高效、節約、安全[4]。現階段我國發展迴圈農業勢在必行,大力發展迴圈農業的意義重大而深遠。

  1發展迴圈農業是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威脅的必然選擇

  據專家分析,氣候變暖將導致降水減少,使農業生產缺少水資源;使害蟲存活範圍更廣、活躍時間更長,加劇病蟲害擴散;加速土壤退化、侵蝕和鹽漬化,削弱農業生態系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作物生長髮育加快,生育期相應縮短,致使產量逐步減少。如果不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2030年中國種植業的總生產能力可能會有5%~10%的下降幅度;2050年中國的糧食生產總水平將比2000年的5億t有14%~23%的下降幅度;到21世紀後半葉,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產量最大的下降幅度達到37%,我國將來出現的糧食缺口將達到7%~8%[5]。因此,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發展具有“三低”(低耗能、低汙染、低排放)特徵的迴圈農業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威脅的唯一選擇。因此,發展迴圈農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和應然之策。

  2發展迴圈農業是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構建現代農業的緊迫任務

  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已初見端倪,使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大大增強。因此,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適應氣候變化的現代農業已經迫在眉睫。現代農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這就需要大力開發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高收益的農業機械,降低“石油農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以資源節約型技術、環境友好型技術和生態文明型技術為支撐,發展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經濟,最大限度地降低在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總之,在當前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只有高效、清潔、安全的迴圈農業的理念和模式才能適應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因此,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發展迴圈農業,已成為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2.3發展迴圈農業是“兩型社會”建設的助推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類越來越依賴於資源與環境。對於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農業大國及資源消耗大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關鍵在於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效益,以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而迴圈農業生產的核心為節能減排,對資源的迴圈利用及節約利用進行強調,以達到減少排放、降低能耗的目的,進一步促使生態環境保護、生產發展、經濟效益、能源再生利用等生產方式的實現。因而,對迴圈農業進行大力發展,可推進“兩型社會”建設,促使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實現。

  迴圈農業的發展途徑

  1種植業與養殖業相結合,實現一體化經營

  要對迴圈農業進行發展,應在資源互補迴圈利用的基礎上,在產業體系中綜合種植業與養殖業,實現一體化經營的目的,將種植業中產生的副產品如秸稈等廢棄物變廢為寶,在養殖業中進行有效利用,以促進資源節約化利用。無害化處理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牲畜糞便,使之成為種植業需要的有機肥,以對廢棄物進行重新利用,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可以減少糞便對環境產生的汙染,還可有效地減少因秸稈焚燒而產生的環境問題。

  2促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大力發展沼氣

  在發展迴圈農業的過程中,可透過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方式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過程實現一體化經營,以可持續地提高農業生產、生態和經濟效益。另外,還應大力發展沼氣,對控制農業面源汙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在六合竹鎮啟動了生態種養專案,對迴圈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模式進行有效的探索,透過深加工,促使產業鏈的迴圈增值,可有效地連線工農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6]。

【迴圈農業必要性及路徑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