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研究論文

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研究論文

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以中原工學院資訊商務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為例,結合獨立學院的特點,針對該校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的現狀,提出了中原工學院資訊商務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最佳化方案,包括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課程設定調整,探討了如何完善工業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專業建設

  為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以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發展需要的生產一線高層次技術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和造就“應用型、複合型”高階應用技術型人才,為適應學校高階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定位的要求,以該校工業工程專業培養計劃為例,研究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培養計劃的制定。

  一、中原工學院資訊商務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現狀

  中原工學院資訊商務學院(以下簡稱“信商”)工業工程專業於2010年開始招生,該專業學生屬於文理兼收,開設於機械工程系,依託機械系和商學系開展教學工作。多年來,工業工程專業就業率穩居機械系首位,但工業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薄弱

  信商屬於獨立學院,教學條件及薪資待遇與公辦院校存在較大差距,是信商師資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專業教師不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存在嚴重不足[2]。為保障該專業的正常執行,僅有基礎工業工程、系統工程、人因工程和質量管理工程四門核心課程開設在機械系,其餘所有專業課由商學系的教師代上。商學系教師對工業工程專業不瞭解,偏離了工業工程的培養方向,致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一無所知。

  (二)課程設定不合理

  工業工程專業教師的缺乏使13版專業培養計劃的課程設定存在許多問題。下面筆者從理教課和實踐課兩方面進行分析。1.理教課方面。首先,基於獨立學院對專任教師工作量的要求,工業工程理教課僅四門核心課程開設在機械系,這些學時尚不能滿足一位專任教師的工作量,故無法招聘更多該專業專任教師。其次是工業工程專業課開設順序不合理,比如,生產管理開設在第四學期,生產管理先修課程基礎工業工程和系統工程開設在第五學期。最後是課程偏文輕工,不符合機械系工業工程專業的特點。若學生畢業後從事製造工藝制定和改善工作,需瞭解製造工藝相關的知識,而13版專業培養計劃中未開設機械製造課程。2.實踐課方面。一方面,13版工業工程培養計劃中實踐操作類課程佔比幾乎為零,不符合工業工程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工業工程是一門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為目的的學科,計算機模擬和計算機繪圖成為工業工程師必備的技能。13版培養方案中卻未開設相關實踐課程。另一方面,專業理教課開設在商學系,對應的實踐課在機械系,導致理教課和實踐課銜接存在問題。3.教材選用不合理。由於是非專業教師代課,所以選用的教材不符合工業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嚴重影響了學生專業課的學習。尤其是考研的學生,選用的教材與專業相關性較差,考研時需重新學習指定教材。

  二、中原工學院資訊商務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最佳化方案

  針對該校工業工程專業的現狀,結合學校建設應用技術型院校的需要,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修訂迫在眉睫。

  (一)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針對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首先,可以考慮加強院校之間的合作來緩解這一問題。信商由中原工學院與嘉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可以藉助中原工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這是短期內緩解教學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次,學校應該重視人才引進工作,提升專任教師的薪資待遇,以吸引更多工業工程專業人才。最後,教師應多參加行業交流會議,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如參加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學會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

  (二)調整課程設定

  1.理教課方面。由於專業課程大部分開設許可權在商學系,需對課程名進行調整,使許可權屬於機械系工業工程教研室,修改後的課程名稱更符合工業工程的培養目標,比如,統計學修改為工程統計學。調整後課程的工作量能滿足四位專業教師。針對13版培養計劃中課程開設順序不合理的.現狀,運用ISM對工業工程課程體系進行分析,重新確定課程開設的先後順序。為滿足學生考研和就業的需求,理教課程在第1到第6學期講授。針對課程偏文輕工的現狀,對課程做出以下方面的調整。第一,加強機械類基礎理論知識。為順應時代的發展,面向學生未來從事製造型企業的需求,調整機械類課程的開設門數及課時量。一方面,該校工業工程專業開設於機械系,以“機械”為依託,利於學生全面掌握機械相關知識,促進工業工程學生與機械系其他專業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另一方面,學生屬於文理兼收,增加機械類課程的學時,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相關知識,比如,機械製圖由45學時增至602018年7月學時。在原課程基礎上,第1學期課程設定與機自、機電專業基本保持一致。第4學期增開機械製造技術。第二、三學年重點講授專業課程。新修訂的培養計劃提高了機械類基礎教學質量,為學生從事生產工藝編制和改善、質量控制等相關工作奠定了基礎。第二,結合管理科學與工程知識,培養複合應用型人才。管理學作為工業工程的主幹學科,新版培養方案加強了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知識的建構和引導,旨在培養多學科交叉的複合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既可從事於製造型企業,還可以從事服務型行業,體現了交叉學科的特點,提高了工業工程的就業率。2.實踐課方面。工業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培養方案應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環節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企業實際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構建由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訓、畢業論文、學科競賽及校外生產實訓等構成的校內、校外實踐教學體系,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16版培養計劃中,實踐環節佔總學時的30.2%。在原有實踐教學基礎上,增加了質量管理課設、二維和三維物流模擬課程設計和工業工程專業綜合實訓等實踐環節,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畢業論文環節要求所選課題以畢業實習所在單位為依託,針對畢業實習工作中企業現場存在的問題,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並提出最佳化改善方案,讓學生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改善是永無止境的”。透過調整專業課程的開課許可權,使理教課和實踐課得到有效銜接。教師應優先選用工業工程規劃教材。為滿足學生考研和就業的需求,首先,教材優先選擇“21世紀工業工程專業規劃教材”。其次,透過對全國碩士招生院校工業工程專業課參考教材進行統計,選用頻次較高的教材。比如,系統工程學選用汪應洛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系統工程》一書。為考研學生提供了便利,為該專業的研究生錄取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三)完善工業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該校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針對該校的現狀和獨立學院的特點,結合工業工程人才培養的最佳化方案,2016年院校對工業工程培養計劃進行了修訂,完善了工業工程課程體系,對通識教育課程模組、專業課程模組和實踐環節均做了修訂。為了凸顯專業方向特色,該校開設精益生產和物流工程兩個方向,並針對這兩個方向開設了對應的選修課。根據信商制訂2016版本科綜合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針對13版培養計劃中存在的問題,最佳化後的16版工業工程培養計劃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課程模組、專業課程模組和實踐環節。通識教育課程模組由思政類課程模組、公共基礎課程模組和通識教育選修課程模組,專業課程模組由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選修課。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基礎工業工程、系統工程學、人因工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工程等課程,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對生產和服務系統規劃、設計、模擬、評價和決策的能力,以提高生產運作系統的效率。實踐教學模組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及校內外實習實訓環節,針對核心課程開設了相對應的課程設計,重點培養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透過對該校人才培養計劃的分析研究,優化了該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該校工業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能勝任生產工藝制定與改善、質量控制、物流規劃設計、生產排程和IE工程師等崗位的工作。

  三、結語

  隨著“中國智慧製造”的逐步推進,工業工程的應用前景更加廣闊。目前,開設工業工程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如何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工業工程的畢業生,是每個開設工業工程專業院校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以信商工業工程專業的現實狀況為基礎,分析了該校工業工程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了該校工業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最佳化方案,完善了工業工程課程體系,為培養和造就“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應用技術複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礎,也為其他開設工業工程專業的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劉宇翔,嶽良.應用型本科院校工業工程專業建設初探:基於西昌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的實證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4(7):227-228,233.

  [2]肖文俊.淺析工業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經貿實踐,2017(2):173.

【獨立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建設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