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報告範文> 縣民族國中申報州一級學校自評報告

縣民族國中申報州一級學校自評報告

縣民族中學申報州一級學校自評報告

  一、學校概況

  我校創辦於1952年,學校佔地26畝。現有教學樓3幢,建築面積8658m2,共有43個教室,23個辦公室,1個會議室,5個實驗室,3個儀器室,1個多媒體教室,1個電教室,1個圖書室,1個微機室,1個教師資源學習中心。

  全校現有學生1566人,男生1036人,女生53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佔在校學生數的98%,少數民族女生佔少數民族學生數的34.4% 。設有39個教學班,初中部26個班,學生數為1064人;高中部有13個班,學生數為502人。學生來自全縣24個鄉(鎮)。

  全校現有教職工159名,專任教師125人;高中教師達標率62.2%,初中教師達標率100%;中學高階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20人,中學二級教師78人,其他24人。州級骨幹教師1名,縣級骨幹教師3名。

  二、自評情況

  在上級領導的支援和指導下,我校積極致力於州一級學校的建立工作,多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臨夏州普通中學督導評估方案》,並對照評估方案逐項進行自查,找出差距,明確努力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學校多次召開黨政班子會議、教職工大會、學生大會、家長會議,做好廣泛宣傳和發動工作,統一思想認識,鼓起創等級學校的幹勁。經過近幾年的奮鬥,我校的辦學條件不斷完善,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進一步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加強學校管理工作,加大德育工作、教學常規工作、教育科研、教師培訓等方面的管理力度,確保學校辦學水平能跟建立州一級學校工作的推進而穩步提高。目前,我校已發展成為較具規模、綜合實力較強的一所完全中學。

  根據我校的辦學條件和管理水平,對照《臨夏州普通中學綜合督導評估方案》標準,我校進行了認真的自查、自評。結果是:學校管理得955分,辦學條件得788.5分,辦學水平得951分,辦學效益得1085.5分,所以,我們認為,我校已經達到州一級學校的條件。

  三、主要做法和體會

  在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我校逐步找準了位置,明確了方向,以“團結、勤奮、踏實、樸素”為校風,以“嚴謹、求實、開拓、進取”為教風,以“勤學好問、尊師善友、遵紀守法、誠實文明”為學風,創出了一條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之路。

  近年來,學校全面準確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三個面向”,立足東鄉教育實際,立足學校發展實際,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最佳化社會形象為重點、以教學研究為先導、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提高育人質量為目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不斷量化、細化內部管理,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推動了教育教學的穩步提高和發展。

  我校重點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1、教學管理方面

  狠抓常規教學,我們堅持不定期抽查、每月由教導處集中檢查教案的做法。倡導集體備課,堅持提前一週備課,並由教研組長每週籤閱檢查。在教學上,統一目標、統一重點、統一進度、統一檢測。作業量進行了量化規定,要求教師對學生作業全批全改,對不認真負責的教師在全體教師會上通報批評。語文、英語每學期進行兩次背誦抽查。期中、期末考試嚴格採用中考要求進行,實行交叉監考,交叉閱卷,嚴肅考風考紀,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根據學生間的差異性和教學工作的層次性,針對學生基礎差、差異性大的特點,本著為今後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創造條件的目的,實行教學管理改革,初中教育主要以抓基礎為主,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促進學生主體得到最大化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幫助他們學會自覺的學習,重點抓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把更多的差生推入到中等生行列中來;高中教育以高考為目標,狠抓教育質量,抓中等生,積極開展個別輔導和分類指導。

  鼓勵教師透過教師資源中心下載課件,組織課件製作,逐步改變傳統的黑板+粉筆+課本+嘴巴的簡單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促使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教研方面,我們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擬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研課題,力爭解決某方面的突出問題。每學期組織優質課評選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八節,撰寫一篇教學論文,增強教研意識。學校領導也積極深入教學一線,主動參與到分管年級的教研活動中。這些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我校教研工作的深入開展。近幾年,部分教師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8篇,在省、地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2篇,教研成果顯著。

  2、學校管理方面

  根據學校實際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了中層管理機構,配備了德才兼備的中層管理人員。明確了各處室的分工,使其各司其職。各處室每學期初都有切合實際的工作計劃,學期末做好詳盡完備的工作總結,並要求做好對分管工作開展情況的記錄、監督,保證其落實。

  緊密聯絡實際,透過多種程式,制定了《東鄉民族中學制度彙編》,明確了各級各類人員職責,並彙編成冊,發放到各年級組,對照使用,使學校各項工作有法可依。

  為了培養年輕骨幹教師,要求全體教師通讀三年教材,為實現初中部、高中部小迴圈打下堅實的基礎,已實現了民中歷史上的首次迴圈教學。

  立足學校長遠發展,大膽使用年輕教師擔任高三畢業班工作,首次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的教師多達9人,佔到高三任課教師的一半。

  實行以年級組為單位的坐班制度。深化了分管領導包年級制度,要求分管領導深入到所包年級並輪流兼任班主任,每天早、晚自習兩次巡查,每學期至少聽分管年級教師一節課,並透過聽課,抽查教案、作業等,為學期末對教師的考核,掌握第一手資料。

  根據州縣教育“三項制度”改革要求,廣泛徵求意見,充分調查研究,求真務實,大膽改革,制定了《東鄉民族中學績效工資

  實施方案》,這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作量化考核、工資績效掛鉤的重大嘗試,也是積極貫徹落實州縣教育系統“三項制度”改革的實際行動,較好的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學校黨支部切實發揮了職能作用,確保了良好的辦學行為,維護了師生合法權益。同時又創新支部工作思路,把“如何培養一批以黨員為核心、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的骨幹教師”的研究課題做了黨支部今後工作的重點,加強了教師培養工作力度。

  克服操場狹窄、文體器材短缺的困難,積極興辦以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的籃球賽、乒乓球賽 等活動,增強了教職工隊伍的團結,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成立學校音、體、美活動小組,開展競賽活動,豐富了學生校園生活,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情趣。

  注意把家長作為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利助手,讓關心教育、熱愛教育事業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不定期邀請他們來校檢查指導工作,他們的參與對教育教學的'管理起到了監督作用,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在鎖達公路沿線書寫標語,積極宣傳國家教育方針,努力營造全民辦教育的濃厚氛圍。

  3、學生管理方面

  針對學生平時的品德表現,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狠抓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基礎的文明養成教育。集中開展了禮貌教育和誠信教育月活動,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都重視對做人的薰陶和指引。透過填寫班會記錄單,加強了對班會的指導和管理。

  針對學生校外租住較多的實際,學校不定期組織分管領導、政教處、各班主任並邀請110巡警到學生租住集中的地方查訪,及時瞭解學生情況,強化校外學生管理。

  安全教育是我校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此,每學期開學伊始就向各班主任印發《東鄉縣民族中學安全教育制度》,要求張貼在教室,組織主題班會學習,並與各班主任、總務主任簽訂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責任。積極購置配備消防器材,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在常年施工的校園內,未出現一起安全事故,我校的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實效。

  積極爭取慈善機構的捐助;發動教職工對貧困大學生進行資助;學校在辦學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對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適當進行免費。2005年全體黨員自願捐款一千餘元,資助了5名家庭困難的學生,學校在2005年度減免學雜費1萬元以上,以實際行動鼓勵了學生求學的積極性。

  4、取得的成績

  學校連續9年榮獲“東鄉縣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2005年本科上線28人,是民族中學歷史最好成績的4倍,本科上線增長率居全州第二名,受到州縣多次嘉獎。

  2006年度本科上線23人,是民族中學歷史最好成績的3倍多,我校考生勇摘全縣文史、理工、藝術類第一名的桂冠。

  順利通過了全州“四五”普法考核驗收,分管校長獲得了全縣“四五”普法先進個人的榮譽,學校榮獲2001—2005全州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工作全面推進。

  四、主要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1、 實驗開出率低

  學校現有5個實驗室,硬體設施比較完備,但相應的藥品儀器配備不齊全,甚至很落後,實驗儀器多是用了十多年的,零部件殘缺,化學藥品多是過期失效了的,導致絕大多數實驗無法進行,理化生學生實驗開出率不足10%,演示實驗開出率不足30%,實驗教學已成為我校教學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

  2、 校外學生管理困難

  我校學生來自全縣24個鄉(鎮),有超過60%的學生需要寄宿,在校住宿條件較差,無學生公寓樓,絕大多數學生在附近農家租住。校外學生管理已成為學校管理工作盲區,嚴重阻礙了學校的學生管理水平,進而影響著教學工作。

  3、 教師職稱結構、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學骨幹斷層嚴重,教師居住條件差,3、4人一間房的現象非常普通。圖書室建設嚴重滯後,僅有一個電腦室,配備陳舊落後,已不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藝體器材缺少,無法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

  4、 年輕教師較多,教學經驗缺乏,學科不配套,學歷與實際教學水平不相稱的矛盾較突出,使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受到了制約。

  把民族中學建設成為辦學理念先進、服務管理高效、教學設施一流、師資隊伍精良、育人環境優雅的全縣乃至全州的名牌學校,將繼續是我校工作的奮鬥目標。今後的工作將按照“各項工作進一步深入和細化”的工作思路,依託縣城中學的區位優勢,充分整合學校教育資源,一方面要努力成為全縣向高等院校輸送人才的“搖籃”,另一方面普及義務教育,努力提高東鄉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為實現東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援,為東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勞動者。

【縣民族國中申報州一級學校自評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