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病理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的教育理論論文

病理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的教育理論論文

病理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的教育理論論文

  論文關鍵詞:病理學;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

  論文摘要: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病理學教學中得到應用,相對於較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很多優勢,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改工作的推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就多媒體在病理學教學應用的若千方面進行一些探討。

  隨著多媒體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及電腦的普及,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逐漸推廣。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cai)方法已逐漸滲透到醫學教育的各個學科,給傳統的教學模式注人新的活力,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利用程度甚至已成為評價學校辦學實力、教學管理水平、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省重點課程,我們在本院率先使用多媒體進行病理教學,近十年來積累了一些經驗,並取得較好效果。現結合我們的實踐體會,並參考相關學科及兄弟院校同行的經驗,對多媒體教學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多媒體課件中影象與文字內容的關係

  病理學是一門形態科學,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輔以掛圖或板圖,以說明病變的大體形態的鏡下表現以及病變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記憶能力,這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將適當的影象(包括大體和鏡下表現,示意圖和實物圖)、動畫和表格插人文字敘述中,綜合運用多種資訊媒體,使教案圖文並茂,教學形象生動,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印象,增進理解,提高教學效果,這是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但如何使圖文結合得恰到好處,則尚無一定之規,筆者發現有兩種傾向:一是圖片使用太多,有喧賓奪主之嫌;二是技巧使用太多,有分散精力之弊。這兩種現象都不利於組識課堂教學。

  多媒體課件中,技術手段的應用豐富多彩,充滿現代資訊,是醫學教育的進步,但使用中如果還是滿堂灌,甚至資訊量更大,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或者畫面過於生動,跳躍的動畫效果,美妙的音樂卻往往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雖然生動活潑,但卻影響了教學質量。這裡涉及到教學理念問題。新的教學手段應當與教學過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相適應,為教育目的服務,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譁眾取寵。病理學多媒體教案中的影象以能說明理論內容為度,並非多多益善。筆者以為應以提綱式的文字為主,影象為輔,突出理論性內容,注意與實驗課內容的銜接。

  2、多媒體課件內容與教材的關係

  編制多媒體課件,應參照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物件,即符合大綱的教學要求,照應教材提供的'內容結構,遵守學校安排的學時計劃,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習需求,提出課件指令碼,經集體備課討論後製定課件編寫方案,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首先應當精心研讀教材,熟悉教學內容,明確重點難點,然後編寫指令碼,準備素材,整合製作,形成課件後還要進行系統測試,修補缺陷,改正錯誤。並且還應經過試用,不斷修改完善。多年實踐表明,課件中文字內容不宜過多,筆者以為應採取提綱式編寫,文字份量與傳統教學的板書內容相當即可,這樣既能突出重點,保證圖文同步,又使學生有理解、記錄的時間。因為多媒體教室一般光線較差,不便記錄。課件文字過多,既不利於觀看、記錄,又容易分散學生精力,學生又聽又記,難免顧此失彼。有人認為,多媒體教學減少了板書、畫圖的時間,可以增加資訊量,多講解內容,提高教學效率。但我們也要考慮單位時間內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因為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文字太多,甚至使教材“搬家”,照本宣科,增加每堂課的灌輸內容,學生負擔加重,可能是“欲速則不達。”

  3、製作課件與備課的關係

  製作多媒體課件,本身是耗時費力的工作,也是備課的組成部分。工作量主要是在圖片蒐集整理和課件技術處理方面,並需要相當熟練的技術和技巧。在開始階段,多花費些時間精力在製作課件上,在摸索技術的同時儘量把課件做好一些,固然必要,但如果重製作技術輕教學內容,則有本末倒置之感。一味追求技巧,甚至以技巧取勝,顯然是不適當的,因為過分的花哨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如每行文字用一種出現方式,並配以不同聲音實無必要。目前使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較多,一張幻燈片的內容一次全部出現,有利於學生把握和記錄內容;一套課件用一種放映方式,有利學生集中精力觀看幻燈內容。更重要的是,要精心準備授課內容,妥善安排字幕文字圖片,籌劃講課方法。有人認為文字多一些,可以減少教師背書負擔,這不是敬業的態度。使用多媒體課件,仍應以講為主,以看為輔,應把教學物件和教學目標放在中心位置,透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更易理解、消化和掌握教學內容。資訊量的增加,更應使學生易於接受。否則“教師圍著電腦轉,學生瞪著眼睛看”,很難提高教學效果。

  4、多媒體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關係

  在病理學理論課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圖文並茂,形象生動。而在傳統的教學安排中,實驗課以觀察標本、切片為主,以建立形態學印象,複習鞏固理論知識。由於在理論課中學生對許多影象已有所認識,實驗課中有無必要重複相關的影象,有無必要讓學生費時費力地在顯微鏡下尋找典型的影象,如何使實驗內容與理論課很好地銜接,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不少教研室在實驗教學中也使用多媒體教學,頗有重複之感。我們認為理論課中只需少量典型圖片能說明理論內容即可,在實驗課中宜適當重複並增加一些影象資料,以豐富認識,加深理解理論內容。實驗課可壓縮使用顯微鏡看切片和畫圖的時間,畢竟我們不是在培養病理醫生,增加臨床病理討論(cpc)的時間,或組織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在培養學生觀察、表達、分析、判斷能力方面多下些功夫。

  5、多媒體病理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的關係

  目前多媒體教學正在成為教學活動的一種時尚,似有取代傳統教學的趨勢,經多年實踐,我們認為,多媒體教學也應遵循一般教學法則,重視啟發性教育。多媒體教學雖然有很多優勢,如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影象、文字等多種資訊於一體,可以極大滿足學生的視聽器官需求,激發學習興趣。但是也有一些缺點:①過多的聲像資訊,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發揮;②教學互動欠缺,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課堂師生之間的交流,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③重點不突出,多媒體教學資訊量大,節奏快,教師把握教學過程的難度增加,會導致重點不突出,學生來不及做筆記,也不知道記錄什麼內容,只能被動地接受授課內容,缺乏思維過程,最終忽略了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和落實。而傳統教學方法因有其固有的優點,也不應放棄。兩者適當的結合,將更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如果多媒體課件僅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成了圖片和文字的堆砌,將會影響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多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接受新資訊並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

  多媒體課件畢竟不能代替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在課堂內應使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方法結合,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即使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也不應放棄主導作用。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與學生交流,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及進度,引導學生掌握大綱要求的內容。

  6、多媒體課件與教學資源的關係

  教學資源包括各種教材、課件、輔助資料、參考文獻等,是教師學習和講課的依據,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除主要依據規定的教材外,不可避免會引用借鑑他人的成果與資料,包括書刊和網路上的資訊,尤其是影象資料。因為多媒體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資源和資訊傳播技術的應用,這就有可能涉及到智慧財產權或教學資源共享的問題。

  多媒體技術還可以使教學活動走出課堂,應用於網路上,擴大課程的傳播範圍,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如在宿舍、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或在外地隨時學習甚至接受其他學校的教育,視野更開闊,認知更便捷。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點是個別性、互動性和靈活性。它改變了固定的授課時間、地點、集體授課方式和單一的教學環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但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方式必須藉助網路資訊系統才能實現,需要一定的條件的支援。學生才能真正自由地憑藉網路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內容和方式。這樣將使教師失去主導作用,使師生失去交流機會。

  陳命家等透過對不同教學模式下三個專業病理學炎症與腫瘤兩章教學效果的比較發現,以傳統教學加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評價最好,平均成績也最高,教學效果最好。周穎仁等對生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進行對比評價,認為多媒體教學在很多方面都優於傳統教學方式,但有86.41%學生認為兩者應當結合起來。這也說明,我們應當使兩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

  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除了要掌握多媒體課件製作技術外,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不能荒廢。一般年輕教師在學習掌握課件製作技術方面進步較快,但往往忽視傳統講課藝術的學習和培訓,忽視對教標內容的深人研討。備課要更充分地考慮時間、內容的分配,教學方式的選擇與配合,講解、板書與多媒體演示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坐在講臺宣講幻燈投影內容仍然是枯燥無味的。尤其是幻燈片內容較多字型偏小時,效果很差。要明確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的講演仍應占主導地位。把傳統的教學藝術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可能是比較理想的課堂教學模式,值得深入探討,不斷總結經驗加以改進。

  對於總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來說,並沒有哪一種教學手段普遍優於其他手段,各種手段都有其優勢與缺點,採用互補的方式,取長補短,最佳化組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病理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的教育理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