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國中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

國中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

中學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

  四屆三次職代會議上,以80%的多數票原則通過了《岳陽中學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標誌著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進入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無疑,將對學校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教育教學質量制度化、規範化評價在我校起步較晚,還需在執行中不斷改進與完善;需要每一個管理部門、每一個教師積極參與,需要大家共同來呵護。正因為如此,本文就這個方案談幾點想法。

  一、 《方案》產生的背景

  在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評價理論和實踐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國家在“七五”計劃中把“加強教育立法,逐步建立系統的教育評價和監督制度”列為發展教育這個戰略重點的主要政策。1985年6月,教育部在黑龍江鏡泊湖召開的教育工作會議,標誌著我國教育教學評價工作的起步。爾後,教育教學評價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的探索不斷湧現。在岳陽市教委年終目標管理評價中就有明確規定,要求每個學校都要有對教師的評價方案。隨著中小學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評價已成為當前科學管理學校,全面提高質量的重要環節。

  提高質量,教師是關鍵。《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根據這一精神,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學生的培養目標,結合學校教育實際,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評價;運用教育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鑑定等功能,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已勢在必行。

  學校改制之初,就在探索一種較好的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雖然帶著這個問題到一些縣、市和學校去學習,並走訪了一些老師,根據我校實情制定了幾個方案,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方案都沒有進行實際應用。

  學校法制化、民主化管理的不斷深化,急切呼喚一種客觀、可信、有效、實用的評價機制。因為:(1)有利於透過對教育教學評價實現學校的管理思想;(2)有利於使教師的積極性不因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主觀因素而受影響;(3)有利於不斷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使其從“工作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化;(4)有利於在教師中形成既有序的教學競賽,又能“老帶新”,“能幫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和諧的工作環境。(5)有利於為教師構建一個體現自我,展現才華的平臺,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讓教師處在一個“做好做壞一個樣”,沒有壓力、沒有動力的平庸的環境之中。(6)有利於確定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時得到可靠的資訊。

  2004年下學期,人事制度的改革,標誌著學校辦學思想初步形成;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加之又有了兩屆高考的`經驗;教師的“三個梯隊”已基本形成;生源狀況有了一定的改善;向管理、科研要質量成為了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據此,為制定和實施“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提供了有利條件。教研處在廣泛聽起老師們的意見後,起草了該《方案》,再經學校行政會多次修改後,於2005年初交四屆三次職代會審議。

  二、 《方案》評價指標的確定

  教師的工作包括教育活動與教學活動;德育是首位,教書先育人,“育人”是衡量教師的工作水平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但育人的過程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包括諸多層面的多種因素,因而,對它的評價只能根據學校特點,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活動包括教與學兩個側面,也是一個受多層面,多因素影響和制約的、複雜的動態系統,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正效應,使教師透過評價能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作出肯定性的判斷,從而不斷地透過“診斷--治療--鞏固”的迴圈往復,使教學水平不斷躍上新的臺階。同時,透過評價為教師晉級、評優提供客觀的材料,減少盲目性、隨意性。 為此,在選擇評價指標、構建評價體系時,首先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教學質量的內涵。按資訊理論的觀點,教學過程是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資訊,透過教學媒體把資訊傳遞給教學物件的活動。所以,教學質量不僅只是學生考分的高底,還包括教師對大綱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對教學內容的精選與組織,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手段的運用及與學生資訊情感交流渠道的溝通等方面,它不僅受教師的專業素質、工作態度、情感的影響,還取決於教學物件 、教學環境、教學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要客觀地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僅要評價最後的結果,還要評價整個教學過程以及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能力。

  2、決定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雖然教學的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等,但學生的學習活動,極大多數是在教師的啟發下,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要求、教學程度、 教學目標有序地進行的。學生願不願學,會不會學,學得怎樣等都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教。所以,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按系統論的原理,應著重評價教師的教,即重視過程評價,使教學質量評價成為每個教師全面瞭解自己,自覺地改進和完善自己,努力爭取達到規定目標,使評價不僅成為管理手段,成為不斷前進的動力,而且也成為教師自我發展的機制。

  3、教學雖然是教師工作的核心內容,但不是全部,教學質量的高低並不能反映所有教師的全貌。所以,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要與教師工作(整體)評價指標有所區別,它只能是教師工作的一部分。

  4、評價指標和標準的確定,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透過關鍵點研究來確定。同時,還要儘可能做到避虛就實,體現公平、客觀,以便於“操作”;要把結果評價與過程管理相結合,進而體現我校的辦學理念與教育目標:崇高的思想品德與過硬的知識技能。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校的發展。而促進學校發展的主體是教師,確定評價指標時要考慮引導教師不斷學習,研究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專業素質,鼓勵教師開發和利用有價值的教育資源。

  6、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還必須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盡職盡責,不能由於教師的主觀因素對學校工作造成重大不良影響。

  7、學校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高一、高二、高三三個年級之間的教育教學要環環相扣,緊密相連,循序漸進。同時,教師之間又要有有序的競賽和團結協助、共同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教育教學評價只有實行全程評價,直接因素與間接因素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端評價相結合,才能達到客觀、公正、公平、全面、合理、有效的目的。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設有A:思想品德、B:全員育人、C:教學質量、D:教學常規、E:教學調查、F:教育科研等六個評價指標。

  1. 全員育人:這個指標的設立是學校“以人為本、德育首位”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作為一所全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家庭教育相對來說比非全寄宿制學校要少一點,班主任的責任更大,每一位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而且還要協助班主任、年級組、政教處做好潛能生的轉化工作。全體工作人員都應在本職工作崗位服務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學生。

  2. 教學質量:教學中體現面向每一個學生的素質教育思想,聯絡實際,分層教學,既要有高的合格率,又要有高的升學率。因此,教學質量評價中設立了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三個子項。每項的得分不是非常嚴格的排名,採用一種分級的模糊評價,這樣做的理由有(1)考分的高低教師是主要因素,但學生的基礎不可能十分均衡,在隨機、均等分班的情況下,有一定的差別也是可能的。(2)減少了同一個備課組教師之間的競爭力度,只要齊心協力,互相學習,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好經驗相互交流,都能達到較高的成績,在一定的範圍內對自己的質量評價不會產生影響。高三年級要加強班級中各科目的整體推進,防止“本桶效應”的發生,加強學生薄弱科的學習,提高高考總分。因此,高三的優秀率、及格率都以班級上線人數確定。

  3. 教學常規:是教學過程的管理,紮實地落實教學常規是提高質量的前提與保證。教學有強烈的不可逆性,它不能象製作單個的零件一樣,沒有做好的還可以重來,因此,教學常規落實的好壞,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學質量的高低。

  4. 教學調查:能全程跟蹤教師教育教學過程的只有所教的學生,學生的意見是反映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學生還在成長階段,各種判斷、分辨能力還不十分完善,因此,教學調查只能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5. 教育科研:長期以來學校實施科研興校的戰略。學校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教育科研,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可能在一個區域性在一個短時期產生一定的效果,但對於整個學校教育系統來說是不利的。因此,要求每一個老師要做“學習型”、“專家型”老師。鼓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並且要將優秀的教育教學成果公開,形成共有的教學資源。也只有這樣,學校才能發展,教師的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6. 修正值η:我們的教學質量的評價是一種校內的、封閉的相對評價,要使學校有競爭力,就必須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評價,而目前在大範圍內的可信的資訊非常少,所以採用這種修正值的辦法也就提高了各教研組之間的競爭,同時,只有各學科三個年級的教師齊心合力,修正值η才會大。老師的教學行為,不僅影響自己的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教研組全體老師產生影響。這也體現了對教研組整體評價的思想。

  三、實施《方案》的要點

  讓《方案》起到正效應,關鍵在落實。評價時,堅持客觀性原則,儘量做到“教師個人”是唯一的自變數,儘量減少主觀因素。落實好《方案》有幾點值得注意:

  1.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評價方案。方案制定期間,對各級評價指標與權重在老師中廣泛地徵求了意見,經過了多次修改,再提交職代會表決。《方案》已經發到了各備課組,由備課組組織學習,提前瞭解方案,就能用它指導教育教學全過程。這樣,所有教師才在同一起跑線上。

  2.公開評價過程、公開評價結果。教師大量的教育教學成果要轉化為資料,要透過大量的計算,因此,公開評價過程,接受老師的監督。評價的結論給每一位老師排了一個位置,公佈結果,有利於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師透過對比,才能發現自身的差距,為改進教學提供有力依據。

  3.各處室要對所負責的評價指標制定詳盡的、可操作的細則。如:“育人個例”的實施細則、“常規檢查”的評分細則、“考試命題、閱卷、成績錄入”的規定、“班級人數”的規定、“論文、課題級別”的界定方法、“問卷”的科學化合理化。在操作過程中也要避免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可信度。

  4.充分合理地利用評價結果。教育教學評價含蓋了教師的主要工作,它的實質就是教的工作質量,在定崗定編的人事制度下,工作質量佔有工作業績的大部分。因此,評價結論既成為選拔教師的重要依據,又為年度考核、評優選好、教師聘用、職稱評定、工作質量獎勵等與教師切身利益相關事項提供可靠依據。

【國中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