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精選10篇)

  主體教材為籃球的原地及行進間運球,其中穿插的練習以及遊戲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行進間運球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1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籃球:行進間運球》,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主線進行教學,透過運用多種形式的練習手段與方法,由易到難,從簡到繁,層層深入,以活動和遊戲為載體,充分激發學生運動參與的興趣,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行進間運球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了學生集體合作的精神,從整堂課來看,教材搭配合理,結構清晰,重難點突出,基本達到了課前的預想效果。具體點評如下:

  一、上官青柱老師從最開始提出關於籃球知識的問題由學生回答。

  引出籃球后,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完成接下來的教學任務開了好頭;緊接著是球性練習(自由玩球、兩人一組的奪球遊戲),這個環節主要是一個熱身和入門的過程,兩個可以說是練習也可以說遊戲的教學內容,原地運球和行進間的運球,運動量適中,很好地達到了熱身的效果。

  二、激發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的投入主要是根據興趣來定的,對於他們喜歡的課程他們會樂於學習。本節課方老師將遊戲貫穿整堂課,透過設計多樣的遊戲,有目的地使學生在遊戲練習中掌握運球的動作技術。學生還在遊戲中透過互相配合、幫助,培養了合作、探究、團結、競爭的精神,既做到了以玩促學、以趣帶學,又讓學生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真正的體驗到了運動的興趣,也達到了本課教學的目標。

  三、注重即時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

  體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時性評價是體育學習評價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教學中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能及時鼓勵表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透過教師的各種激勵手段使他們產生一種愉快感和榮譽感。比如,有位學生在一次運球練習中表現不錯,老師就豎起大拇指表揚他說:你真是太棒了,老師為你感到驕傲!

  四、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理念。

  本課中,老師始終是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課堂,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整堂課的各項練習、遊戲活動中;師生間沒有隔閡,平等的對話呈現了一種民主氛圍,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均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然,本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由於男女生技能差異與興趣愛好不一,造成學習進度不一樣。男生靈敏素質較好,好奇心強,喜歡籃球;而女生柔韌素質較好,但膽量小,不太喜歡體育運動,同時害羞,學習籃球運球技術動作接受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在以後上課要多考慮男、女生愛好和差異,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其次,體育教學,教師的語言表達、語氣語調的變化,都需要教師平時教學的積累和平時文化學習的積澱。本課中方老師在語調語氣語言方面把控還需要加強,還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

  這堂課中,老師採用多種教法和手段,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啟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多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學會探究與分析,教師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2

  今天聽了崔老師的運球課,感受頗深。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籃球運球練習為教學內容。透過教師的導學、設疑、來組織學生進行分散練習、自主練習、比賽、遊戲互相參差的教學方式達到在比賽,遊戲當中使學生練習並、掌握到籃球的基本技能技巧,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下,我就談談對崔老師課堂上的閃光點。

  一、教學目的的人性化

  本課的教學內容,崔老師選擇了學生非常喜歡的籃球運動。但本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又是反覆枯燥的原地運球練習,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所以,老師在本課的教學目的定位,在比賽遊戲當中練習到籃球的基本技能;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突出比賽遊戲為主要教學方法,體現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同時以學生合作意識為隱形目標,從比賽、遊戲的生活化行為體驗中體驗合作的無處不再和及其重要性!

  二、教學程式的科學化

  課的開始就提問學生關心的問題,把學生帶入籃球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切入主題,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熱身運動,再是撥球、拋接、饒球、轉球練習使學生熟悉球性。接著運球練習和運球過障礙遊戲比賽,意在強化運球技能。最後,用籃球遊戲-胯下傳球,來進行放鬆活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恢復。

  三、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課堂首先球操匯入,在富有現代氣息中學生漸入佳境。它不再是以往的繞圈慣例,繞圈長跑,而是有針對性的,又有時代個性。而接下來的練習、比賽、遊戲一條龍的多樣化訓練中主要考慮到隊形,充分利用上課的基本隊形,靈活變化隊伍,進行分組,即使減少了排隊的時間,又增加了學生練習球的次數。

  當然也有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1、球操練習中,是否可以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還可以有什麼玩法,讓孩子自己變換模式的自主、探究性學習。

  2、在組織的比賽中發現有些學生動作變形,學生剛學習了新動作還沒有完全熟悉掌握,而且在比賽中學生一般都會注重比賽的結果自然就會忘記動作的要求,因此在比賽期間老師應該多提醒學生規範動作;還有要不斷強調比賽奔跑中的安全性。

  總得來說崔老師的這堂課設計新穎獨特,符合新課程標準。課堂教學貫徹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讓學生從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快樂體育”的目的。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3

  新學期開始,學校開展“簡約課堂”的教學評比活動,聽了孫老師的一節《籃球的體側運球》課,感受如下:

  優點:

  1、教學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過程流暢。教學示範準確、規範。教學組織嚴謹,形式新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知識,陶冶情操。

  2、教學內容豐富,銜接緊密,內容的學習本著由易到難的順序,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由創新學習,在觀察中得到啟示,在評價中得到激勵,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創”。

  3、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體現出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用籃球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在”玩中學”、“樂中創”中完成教學目標,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並喜愛籃球運動。

  4、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恰當的運用評價。及時、準確的“表揚與鼓勵”激發了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集體主義感。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應。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不足之處:

  1、本節課缺少音樂的伴奏,如果在開頭和結尾處有音樂融入課堂教學,課堂趣味性會更濃,氣氛會更好,效果也會更加。

  2、課堂上部分細節講解不夠精簡,如:教師在總結體側運球時,腿的姿勢可用一句話概括,手指手腕的動作三四句就可概括。語言的精簡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

  總之,孫老師的課上的比較成功,所有的學生都能夠以高漲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4

  在小學現代化技術在術科中的有效運用的專題研討活動中,我認為最有亮點的是徐老師上的體育課。

  第一,教學設計規範、細緻、周全、面面俱到,在課時設計的流程上和每個環節都細緻的考慮到了,說明我們的胡老師對這次課還是很重視的,讓我們拿到教案就知道他上什麼,怎麼上,一目瞭然,清清楚楚。在課時教案上同樣的細緻,說明胡老師有比較紮實的課前基本功,對課的理解還是有一點是自己的獨到見解的。

  第二,器材上有所創新。運用了許多現代化技術裝置,如電腦,手寫板,投影,iphone手機,特別是運用手機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拍攝,再練習完後及時反饋給學生,來鞏固正確動作,改正錯誤技術。

  第三,老師用分組輪換進行練習,練習時組織清晰、簡單、實用、時效。讓學生在一節課中能夠體會不同的內容和練習手段。充分解決器材少人多或者練習多人多的毛病,讓學生在短時間裡體會不同練習手段不一樣的感覺。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5

  譚老師的這堂籃球體前變向運球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籃球運球練習,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體育課,是我對這堂課的整體評價。“健康第一”、“運動參與、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小組協作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又兩大基本理念。整節課中,譚教師能緊抓學生身心表現慾望強的特點,緊隨主題的發展,盡力滿足學生的運動需要、更為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很好的激發了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使學生的運動參與在自學與集體練習中得到加強,對社會適應能力在體驗與他人一起活動和獨自活動的區別中加以更好的體現。“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之四。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另外,整節課上,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很好的運用了啟發性、嘗試教學法、小群體合作、比賽法和鼓勵法,一方面提高了課堂練習密度,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熱情,培養了自主學習、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可以說比較理想。籃球技術的教學和學生興趣培養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主體教材為籃球的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和學生的個體學習能力很好的結合,其中穿插的練習以及遊戲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並對教材的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可以說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但在課的中間也出現了不少差錯和組織欠妥之處,還需要多注意改進一些。

  下面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學生活動、教師素養四個方面進行評估。

  一、開始部分的內容和教學路線已很成熟,無須進行大的動作,只是建議上課時老師講話聲音再大一點,情緒再高漲一點,也許對學生的感染力會更強,聽課者也能聽明白老師對課堂的組織內容和掌控能力。

  二、準備部分的建議:

  1、幾個球性練習難度過大、學生練習失誤太多,看不到學生“玩球”的快樂,只是看一個個失誤的操練,建議適當降低一點難度,做大部分同學能完成“玩”球的練習,同時也可以達到熱身的'目的。

  2、二人一組的在規定場區的搶斷球練習,從練習看對學生的練習限制過多,學生放不開練習,顯然有一點被束縛的感覺,建議:將本練習改為半場和三分線內二種難度的大家同時參與的相互運球破壞球練習。

  三、基本部分教學的建議:

  1、教師講解、示範技術動作時,隊型拉的太開,遠端的同學聽不明白(老師聲音輕、館內有回聲)。建議將隊伍靠攏,講解時突出動作的要點:“持球”、“交叉步”、“突破”、“加速”,同時突出動作的要領:“蹬、轉、跨、壓、放、加”等關鍵字。

  2、四人一組的傳、突、運練習。因為練習需要四人合作完成,故較複雜。教師講練習的時間還多於學生的練習時間,部分同學為追求練習速度而忽略了本課實際要掌握練習的技術動作,建議:拿掉這個練習,也為其他練習分配到更多的練習時間。

  3、二個結合技術動作上籃的練習,練習的時間和次數都嚴重不足,有為了練習而練習之嫌,練習沒有深入下去,估計每人都只有練三次左右。建議:調整課堂內容,增加練習時間和練習次數。

  4、“升級版”的增加防守人的練習。練習者的投籃假動作與防守者的防守移動不一致,要進行調整,不然讓別人莫名其妙。

  5、關於最後的素質練習。

  從本課教學看前面的主教材技術學習並不十分理想,安排這樣的接力跑,個人認為有“捨本求未”的感覺,是否可以考慮拿掉這個練習,給前面的技術動作學習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使技術學習更紮實,我們為什麼非得安排二個教材的內容呢?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供參考,也與那天參與磨課的其他老師共同探討,請大家積極予以點評。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6

  上午第四節聽董xx老師上《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運球接力跑》的課。董老師創設了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籃球投籃的技術,同時發展了籃球運球能力。成功的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使得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加強了體育教學與生活的聯絡,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下面本人就施老師的課做如下的點評:

  一、課的教學目標

  本課目標制定合理、全面,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體現了體育健康知識、基本技術、技能的傳授、身體、心理和運動能力的發展。本課技能目標為85%學生初步掌握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基本知識技能,在課中學生一直處於教學和遊戲的學習與練習中,練習的密度基本達到課的要求。

  二、教材的處理

  籃球是同學們喜歡的體育專案。一提起籃球,就會想到比賽場上的活躍、愉快、跑動、對抗、投籃等場面。由於籃球運動不受年齡、性別、人數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參加,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本堂課董老師安排籃球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和運球接力跑的教材搭配,透過教學,讓學生掌握了單手肩上投籃的重點,突破單手肩上投籃的難點,因此董老師的教學手段安排是科學合理的。

  三、教學過程、組織教法

  本課的教學思路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清晰,組織教學嚴謹。教、學、練有機結合,並能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在課中教師採用分解法、完整示範法,以直觀感、誘導式進行教學,並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新課改後,在體育課上教師不再是主角,教師扮演的是一個指導者,一個組織者。透過教師的組織教學和語言的調動使學生對課的內容感興趣,讓他們願意去學,願意去練,這點很重要。在課的開始董老師在準備活動慢跑中穿插投籃的腳步練習,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同時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遊戲一起活動,師生互動其樂融融。這節課老師用籃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的開始部分用籃球的運球、高、低運球來熱身,充分起到準備活動的作用。基本部分董老師採用四組投籃比賽來提高學生的動作技術和興趣,本課最能調動課堂氣氛部分就是籃球運球比賽,幾次比賽之後課堂氣氛活躍,激情洋溢。結束部分慢跑成兩個同心圓互相放鬆,給人以新穎的覺。

  四、學生活動和教師素養

  本課課堂紀律很好,學生非常聽話,副教材的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並且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認真地進行各種內容的練習。董老師的教態自然,聲音宏亮,專業術語運用恰當,簡明扼要,讓學生一聽清晰,明瞭,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和練習方法。教師的示範動作標準,準確到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作用。

  這節課從整體上講是成功的,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效果。

  下面是本人對這節課的幾點看法和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

  1、教案中沒有體現完整的教學步驟,具體練習時間,練習次數。如果一篇完整的教案不僅董老師可以上好,任何一位體育教師拿到都可以上。

  2、教師的示範應放在講解之後,這樣可以給學生一種直觀感覺。

  3、一堂課的基本要求七個一。董老師基本做到了,但是教材的三個一還不夠完善,單一的身體練習和以此為核心的組合練習、遊戲不夠合理,沒有巧妙的組合,趣味性不強。始終在做投籃動作。學生就會出現疲勞感。

  4、在其中一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腳步練習距離太短,在教學過程中要隨機應變,馬上讓學生後退1米就會很完美。

  以上是本人個人的評課,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原諒,謝謝!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7

  陳老師的課,從整體上感覺是一堂比較傳統的體育課,缺乏對新課改教育理念的貫徹。優點是:教師的示範比較到位,能夠透過兩個側面進行示範;語言親和力比較強;運球遊戲設計比較新穎,就是難度有點大,但在練習中能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學生有的用衣服將抱著的2個球用衣服包起來進行練習,還有同伴幫助抱球進行練習的;整堂課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比較大;放鬆整理活動比較新穎,效果也比較好。

  建議:

  1、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要丟掉圍繞“為了教運球的急起急停”的想法。

  要圍繞“學生如何才能容易學會運球的急起急停”來設計。設計角度從“教師”到“學生”的轉變就是新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最好的落實。“生本”教育的理念沒有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

  2、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運球的急起急停。

  這個技術,有許多學生可能在不學的情況下就能夠完成,難度不是太大,學生可以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夠解決。因此,在教學設計的思路上,可以透過學生小組合作的自主學習來達成本課的學習目標。如果能夠透過“學生教學生”來達成學習目標的話,那樣就會更精彩。而在本節課中,沒有將新課改倡導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教育理念進行落實。

  3、教材的搭配不是太好。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運球急起急停,如果為了提高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可以透過設計運球比賽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4、備學生沒有備好。

  沒有了解學生已有的運動基礎,在學生的練習中可以看到各小組中都有幾個同學從一開始練習就做的相當不錯。如果教師能夠抓住這一契機,採用“學生教學生”的場景的話,那將會是體現生本教育中“生生互動”的新課改的體育課堂。

  5、器材場地安排應更合理一點。

  因為所有的籃球都在一個球筐裡,學生取、放球比較浪費時間又顯的比較亂,可以根據學生的分組用單節跳箱或呼啦圈作為新式的“小球筐”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8

  20XX年6月13日,我校進行了師徒結對新教師彙報課。期間觀摩了張xx老師的公開課,讓我受益良多。下面就張老師的《籃球運球急停急起》和本人的想法,談談感受:

  一,教學目標的落實

  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90%的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籃球運球急停急起技術動作,60%學生能完成運球急停急起技術動作,較為合理,教材重難點把握準確,並能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達到完成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設計的突破和教學方法的運用

  本節課教學思路設計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教學思路實際運作效果好,課過度自然,如:在課的準備部分,安排了聽二聲哨急停,一聲急起,為主教材做好鋪墊,在主教材教學時,先徒手跨步急停,再練習有球的跨步急停,最後再練習完整的急停急起。

  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多樣化,讓學生感到體育運動的興趣所在,幫助學生很好的達到和完成了教學目標,如:在原地運球時,抬頭看教師做的裁判手勢,不僅讓學生了解了籃球的裁判知識,還解決了學生運球時低頭看球的問題。在一組學生練習跨步急停時,其他學生做原地運球練習,增加了學生的練習次數,提高了本課的練習密度。教學重難點把握準確,透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突破和解決課的重難點。

  三,學生主體地位的表現

  新課程最大的特點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體育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是否得到激發,本課的運球同學將標誌筒翻到,後面的同學將標誌筒立起來的練習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真正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四,本課的建議

  1.整節課學生出現“閃光點”時,必佐老師沒有及時的指出並給與鼓勵,也缺乏優生的個人和集體展示。個人認為在學生跨步急停練習中,個別學生動作做的特別好的應指出其“閃光點”並和學生一起分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2.在急停急起的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將翻到的標誌筒扶起來,雖然解決了重心問題,同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動作結構:學生低頭看標誌筒且重心太低,反而不利於急起。

  3.必佐老師在課堂的聲音較低,學生的組織調動有待提高,課的結束部分沒有認真備好課,安排較為隨便。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9

  9月20日,市體育學科第二期後備班和市第五屆名師跨校帶徒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小學體育研修團隊培訓第一次培訓活動在爾儀小學舉行。

  後備班成員孫斌傑老師展示了《足球運球遊戲與組合練習》一課,課後,大家根據“組合練習”研修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下面我就對孫老師的這節課闡述自己的觀點。

  孫老師這節課整個教學過程流暢、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效果良好,學生在孫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整個課的練習密度、強度都達到了預設的標準。

  孫老師在課堂常規中對學生進行四面轉法的教學,再次過程中對於有誤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提點,讓學生有了明顯的改編,也符合了剛要提出教材“七個一”中的開始有佇列,隨後進行了熱身操的教學,讓學生在足球操中體驗快樂,展現自我。課堂常規中孫老師透過足球鞋子的展示讓學生了解踢球的各個部位,讓學生更加直觀、更加清楚明瞭。並透過腳外側、正內側、正腳背運球等形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加深印象,同時利用腳外側運球轉身進行腳內側傳球這個組合形式進行練習,讓學生提前感知單個內容組合後所能夠起到的作用,最後利用兩人一組躺墊拋接球進行素質練習,加大學生的運動負荷。但是,整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開始部分,孫老師在開始部分進行課堂常規教學中把學生拉到了場地器材的右側,把足球器材擺放的場地空蕩的閒置著,我在想是否我們可以讓學生直接在這個以佈置的場地中直接進行課堂常規的教學,這樣省去教師調動隊伍的時間,還能夠使得整體效果更佳明顯。

  同時,孫老師熱身運動中增加了足球操的教學,對於這個足球操我們是否覺得真行有用,因為我們熱身操的教學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下一個內容做好熱身準備。因此在這節課中如果要安排熱身操我們就要根據踢球部位去進行對應的熱身,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本部分,孫老師在這節課中利用標誌盤劃分成幾個足球道讓學生能夠有序的進行練習,但是我們不難發現40X60米的場地中,孫老師只是用到了整個場地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整體的隊形較為緊湊,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放不開,我們可以加大場地,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去展示自我。

  3.結束部分,孫老師利用墊子進行素質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自由練習會顯得亂,我們是否可以讓學生自由練習後再由教師進行統一的練習,這樣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做到動作,而且學生在教師的管理下能夠有效的去完成教師所佈置的任務。

  總之,這是一節成功的體育課,孫老師根據市研修計劃中組合練習進行教學設計,課堂中能夠很好的滲透這個組合練習的內容,讓學生的練習不再單一,而是具有連貫性,讓學生能夠明確學習這個技術動作後如何的運用,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10

  今天我非常有幸觀摩了金老師的一節籃球組合動作的課。這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六年級的學生;教學內容是籃球運球與傳球的組合動作;其課的技能目標主要是透過學習發展學生觀察、移動、靈敏等身體素質。

  下面,我就對本課教學的各個環節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首先是課的開始,金老師讓學生練習“八字繩接力”作為熱身活動,四隊甩繩的學生站在一條直線上,讓學生連續接力跳繩,中間有部分學生斷掉,造成後面的練習中有部分學生出現擁堵的現象。做了一個橫向傳遞球的練習、弓步原地運球之後直接進入課的基本部分。

  其次是課的基本部分教師設計了5個學習環節:從1分鐘計時低運球——四人一組練習運球3個來回每人/次——原地傳接球——行進間傳接球——8人一組進行“傳、運、傳”的組合練習。透過這5個不同的學習環節,教師將原本枯燥無味,技術複雜的籃球原地運球教學轉變成一個又一個由淺入深,由易至難的學習小環節,使學生在不斷的挑戰中掌握運動技術而又不失趣味性。最後是課的結束部分,教師組織學生原地拍手臂、拍大腿的放鬆活動。縱觀整堂課,教學思路清晰、教師示範到位、各環節設計的較合理、教學策略符合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當然,再精彩的一堂課也會留下一些遺憾,我個人認為這堂課還有諸多可以探討的地方。

  1、教師的評價性語言較少,我認為,我們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是需要適當的鼓勵性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2、缺乏對教材的解讀及正確把握教學重難,教師在教案中並沒有寫出本次課教學重難點是什麼?

  3、教師在準備部分的活動針對性不夠強,另外活動也不夠充分。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球性練習加強學生的球感為後面的教學奠定基礎。

  4、在教學籃球行進間傳接球的練習中,部分學生出現錯誤動作或是動作掌握不熟練,這時我覺得要是採用分層教學的效果可能會好些。

  5、學生活動的空間過於固定和狹小,教師的組織形式多變但是隊伍調動比較亂。

  6、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完成課的流程,教師在課中對學生的動作沒有做及時的指導糾正,基本上是計時完成動作,有部分學生都是為了快速完成動作造成動作變形,不利於學生鞏固提高動作。

  以上只是個人不成熟的一些觀點,有不合理的地方敬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