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師有效提問論文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師有效提問論文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師有效提問論文

  【摘要】提問,是引發幼兒產生心智活動並作回答反應的訊號刺激,是促進幼兒思考發展的有效途徑。提問所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要點,是組織教學的開端,是教學程序中轉換的“關節”,是幼兒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重要的“啟用”因素。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和良好的課堂互動,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備問題”,即圍繞教學目標預設一些有效的問題和提問模式,使問題措詞正確、目標合宜。教師應在吃透教材和幼兒兩頭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要提問的問題。要善於透過提問把個別孩子有價值的經驗呈現在全體孩子面前,經此來提升所有孩子的經驗,推動整個活動的發展。事實上,教師在提問時持積極的態度對孩子的思維能起促進作用,孩子能從教師愉悅的態度中,得到鼓勵和鼓舞,從而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關鍵詞】提問;教學;理答

  教師提問是一種普遍存在且發生頻率很高的教學行為,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技能,而是由一系列可觀察可分解的技能組成。提問,是引發幼兒產生心智活動並作回答反應的訊號刺激,是促進幼兒思考發展的有效途徑。提問所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要點,是組織教學的開端,是教學程序中轉換的“關節”,是幼兒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重要的“啟用”因素。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學的本質就是交流,教師和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而提問是構成教學活動語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提問的有效性,提問是教學成功的基礎。

  1.有效提問的要求

  1.1問題的預設性;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和良好的'課堂互動,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備問題”,即圍繞教學目標預設一些有效的問題和提問模式,使問題措詞正確、目標合宜。幼兒的一些奇怪想法和問題會在課堂中突然冒出來,這是任何一個教師都無法預料和感知的,但教師不能被這些問題“牽著鼻子走”。所以應把一些重要的問題寫到教案當中。這種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備課時設計一些問題會增加課堂互動的可能性;事先準備好問題更有可能讓幼兒聚集於教學的主要目標。

  1.2問題的清晰性;如果教師想讓自身的提問變得有效,他們必須清晰、簡潔地陳述問題。然而很多時候教師提的問題常常無法讓幼兒明瞭教師究竟想要幼兒知道什麼、回答什麼、怎麼回答。清晰的問題包括這樣幾個特點:使用簡潔自然的、明確的與幼兒認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語言;僅包括幼兒在回答該問題所需的詞彙和等待幼兒處理的資訊,這些問題是直接與課堂內容或課文主題相關的,而不是“天女散花”般隨心所欲的。

  1.3問題的啟發性;要想使問題變得有效,問題必須具有啟發功能,要求幼兒“探求”或思考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並“組織”答案。這意味著教師要避免問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飾性的(花哨的)問題。即使幼兒在回答“緊隨反應問題”時會主動地去探尋他們所學的知識,他們仍然只是在“選擇”一個答案而不是在“組織”一個答案。為了讓幼兒有更進一步的反應,教師可以重組一下這些緊隨反應問題,以期使其具有啟發價值。

  2.教師的有效理答

  所謂理答是指教師對幼兒回答的應答和反饋,是緊隨幼兒的反應。教師的理答反應,直接關係到幼兒回答問題時的積極性,影響到課堂上幼兒的參與是否成功,並影響教師的長期教學效果。提問本身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提問——幼兒回答——教師反饋,教師的理答恰恰是反映教師與幼兒之間互動質量的指標之一。實驗表明,有效理答都直接與幼兒回答成正比關係,即教師的理答越是積極主動,越是持肯定、欣賞的態度,幼兒越是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中。理答可以分4種類型:提供正確答案,追問,轉問,澄清。我們主要探討以下3種有效理答方式。

  2.1追問;即向回答問題的幼兒提額外的問題以幫助他們回答正確或提升回答水平。很多時候,要說明原問題的重點或想引導幼兒取得正確或全面的答案時,教師要追加好幾個問題。

  追問也可用於提升幼兒回答的水平。通常,教師會問一些聚合式、內容性、低認知水平的問題,也可以使用追問以促進幼兒進入高層次的探索過程。常用的方法有:讓幼兒解釋一下他為何這樣回答,讓幼兒舉個例子來說明他的回答。

  2.2轉問;即讓另一幼兒來回答同一個問題。在幼兒回答錯誤但又不需要追問時,教師可使用轉問。這種理答方式對於成就動機很強幼兒非常有效,他們受到挑戰會更加努力學習。但是,轉問對於那些很愛面子的幼兒來說,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教師要慎用轉問。

  2.3澄清;即用不同的術語重新陳述同一個問題。當幼兒無法回答教師的問題時,常常是因為原問題的措詞不當,幼兒難以理解。這就必須藉助澄清使原問題變得清晰、簡單或使幼兒關注問題的關鍵點,在使用澄清時應避免衍生出新的問題。提問時應避免使用澄清,因為這既是無效問題和低效教師的一個反映。

  相對而言,使用追問是一種更好的理答方式,能幫助幼兒獲取正確答案,能提升幼兒的思維水平,能增加有效教學的機率。當然教師還要學會用非言語方式進行理答,有時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點頭都能起到鼓勵的效果。

  3.教師有效教學的基本能力

  3.1充分了解孩子,要精心設問;首先教師應在吃透教材和幼兒兩頭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要提問的問題。這些問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體現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僅讓幼兒應該知道說、唱、畫、想什麼,更要讓幼兒知道怎麼表現。這些問題,應緊密關聯,由淺入深,還要抓住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例:為方便他們分清水果大小,老師可以雙手各舉起水果,舉得有高度變化問他們高的大?還是低的大?這樣很直觀地提問,是適宜幼兒直覺思維的提問)等這樣有助於引導幼兒進入學習情境,體會個中妙處,使之有漸入佳境的喜悅感。這些問題,應力求難度適中,太淺顯的不必問,太艱深的不宜問,難度較大的可分幾步問。總之,要改變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而把提問設計作為備課的重要內容之一。

  3.2善於捕促孩子的資訊,適當詢問,使活動層層推進;問題往往是教師在備課時事先設計好的,因此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所以提問量要靈活運用,根據孩子的反應即時調整,圍繞教學要求進行適當的追問。而不要在同一層面上反覆提問同以問提,要善於透過追問讓孩子把行為背後的思考表達清楚。由於教師沒有及時追問,因而孩子不能將答案背後的資訊表達出來,活動只能按部就班進行,失去了一次跳躍的精彩。所以我們要善於透過提問把個別孩子有價值的經驗呈現在全體孩子面前,經此來提升所有孩子的經驗,推動整個活動的發展。

  3.3提問時教師的積極態度;在一個充滿生動有趣的課堂背後往往有一個情緒激昂的教師。如果教師不去充分關注提問時的神態、語氣、語調等方面對幼兒情緒影響的重要性的話,那麼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就會顯得平淡無奇。事實上,教師在提問時持積極的態度對孩子的思維能起促進作用,孩子能從教師愉悅的態度中,得到鼓勵和鼓舞,從而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教師與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因為交流是教學的本質,而提問又是課堂交流的必要的組成部分,它創生一系列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把握適當的度,以啟發幼兒思維,提高教學效益。只有那些優化了的課堂提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們要善於從教學的實際出發,因情而異,隨機而變,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宋玲譯《課堂提問的藝術:發展教師的有效提問技能》(美?丹東尼奧等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年7月.

  [2]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編《幼兒園探索型主題活動實施與案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3]劉曉蘭解凌主編《綜合主題活動設計(中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8-1.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師有效提問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