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自己去吧》的教學實錄及評析

《自己去吧》的教學實錄及評析

《自己去吧》的教學實錄及評析

  一、導讀

  1、內容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課文內容概述:內容選自一年級上冊《自己去吧》。這篇童話故事以對話的形式講了小鴨和小鷹分別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本領的故事,從而揭示了不要事事依賴他人,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鍛鍊,這樣才能學到本領的道理。

  2、設計思路:

  本課以“體驗”為中介設計教學。根據“課文內容簡潔,兩段結構相似”的特點,教學第一段:引導學生充分讀書,質疑;圖文對照,聯絡實際,共同釋疑。教學第二段:按照第一段學法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參與評價,內化自強自立意識。學生在朗讀中、在表演中、在評價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實現對課文的成功解讀。

  教師依據教材,靈活選擇教學策略,圖文結合,分角色朗讀,合作表演,自主評價,從而使學生在讀悟中受到“自信、自立”這一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薰陶與感染。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會寫“自、已”等四個字。認識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在讀中、演中、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於實踐,不要依賴他人”這一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薰陶與感染。

  〖整體設計

  根據教材結構特點,滲透讀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讀、自學能力。合作表演,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與體驗。評價人物,內化“自信、自立”意識,在評價中受到啟發和影響。

  〖教學過程設計

  課件演示課文插圖,同時以畫外音的方式介紹故事內容。聽後請學生為故事取個名字,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兩個字。小學生非常喜歡聽故事,教學時,抓住兒童心理,將課文內容以故事方式再現出來,同時,配上生動、新穎、色彩鮮明的插圖,此時,圖畫使教學內容形象化,故事使教學內容生動化,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中開始了學習……

  《自己去吧》是本組的第四篇閱讀課文,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初讀課文的方法,因此初讀感知時,老師引導學生回憶初讀要求,學生自主讀文,同桌輪讀課文,看插圖讀文,在多種形式的讀書中,把課文讀通、讀順,既提高學生自讀能力,同時為感悟課文打下基礎。

  本課要求會認十二個生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組長帶領組員認讀;找出難讀生字,多讀幾遍,交流識記生字辦法,小組內玩“你讀、我猜”遊戲。在識字這一環節,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儘可能讓他們自己去學,教師只做必要的點撥、引導,教師的作用應體現在如何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激發主動識字的願望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朗讀感悟時,具體做法如下:在輕音樂中,教師再次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同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近小鴨與媽媽對話的岸邊。指名讀、同桌分角色讀小鴨與媽媽的對話後,引導學生充分質疑。學生針對小鴨、鴨媽媽以及小鴨游泳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及最後的結果充分提問。學生帶著問題,圖文對照,充分讀書思考,並聯系生活實際,共同釋疑。由於教師視學生為學習主體,給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自主探究的時空,因此我們看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悄然生成。帶著對課文的感悟,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朗讀小鴨與媽媽的對話,感情朗讀後,老師出示關鍵詞語引背第一段。

  由於文章兩段結構相似,因此,教學第二段時,老師出示學習步驟,大膽引導自學,培養學生能力,在自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扶放適當。

  新課程強調體驗,表演是體驗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自選角色,練習表演,最後在全班彙報表演,師生評議。此時的表演,建立在情境和情感的體驗上,學生會用各種感官去觸控、品味,體驗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對角色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體驗與理解,努力把無聲的教材語言演成有聲有色的生活化劇,當稚氣的小鴨、小鷹和親切和藹的鴨媽媽、鷹媽媽出現在師生面前時,自然證明了學生對課文的成功解讀。有的學生說:“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只是演示給我看,我會記住;如果讓我參與其中,我會明白。”也許這就是“體驗”的奇妙所在吧!

  你想對小鴨、小鷹說些什麼?學了課文,想對自己說點什麼?表演後的評價,是學生理解感悟展現的過程,自信、自立意識內化的過程,學生在評說中受到啟發和影響。

  寫字教學中,教師著重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打好寫字基礎,而且每課時都安排寫字,看出教師為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做著不懈的`努力。

  三、教學實錄

  1、出示插圖,故事引入:

  老師: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嗎?

  學生回答,教師演示課文插圖,畫外音同時介紹故事內容,老師板書課題,請學生認識“自、已”。

  2、回憶讀書方法,自主課文、合作識字:

  老師:初讀課文時,我們該怎麼做?

  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把每一句話都讀正確。注意停頓,不讀破詞讀破句。

  老師請學生同桌輪讀,相互正音;看插圖自讀。

  老師出示本課十二個生字,小組合作。組長帶領組員認讀,並找出難讀字再讀幾遍,組內交流識字方法,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小組內玩“你讀我猜”遊戲。

  3、朗讀感悟第一段,自讀自悟第二段:

  老師:春天,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小鴨和媽媽來到小溪邊散步,聽見嘩嘩的流水聲,小鴨說什麼?

  學生讀第一段:

  老師: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讀讀小鴨與媽媽的對話,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學生:小鴨為什麼要媽媽帶她去游泳?自己去不行嗎?

  學生:媽媽為什麼同意小鴨自己去游泳,她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生:小鴨游泳時會遇到什麼困難?他會怎麼做?

  學生:媽媽看到小鴨學會了游泳,會怎麼想?怎麼說?

  老師引導學生再讀書,圖文對照,聯絡實際,共同釋疑。

  學生:我從圖上看到小鴨很小,她有點害怕,所以她要媽媽陪她一起游泳。

  學生:媽媽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遊沒有危險,所以媽媽鼓勵小鴨自己去。

  學生:我們猜小鴨游泳時,可能會嗆幾口水,也可能遊一會兒就要問問媽媽。

  學生:小鴨會游泳了,鴨媽媽真高興啊!她一定說:媽媽喜歡自強、自立的孩子!

  ……

  老師:現在,你們就是小鴨,老師就是鴨媽媽,請你說出你的心願。

  學生嘗試朗讀。

  生生合作、分角色再讀,老師引背第一段。

  老師:河邊,小鴨學會了游泳。山上,小鷹學會了什麼?請同學們按照剛才第一段的方法自學第二段。師出示學習步驟:自主讀文──質疑──釋疑──感情朗讀──積累語言。

  4、合作表演,加深理解與體驗,內化“自信、自立”意識。 小組合作,自選角色練習,師參與其中,鼓勵學生髮揮想像加上動作和表情。師播放音樂,小組彙報表演,師生共評。

  5、評價人物,暢談收穫:

  老師:學了這一課,你想對小鴨、小鷹、自己說點什麼?

  學生自主選擇,暢談。

  學生:我對自己說:“做一個像小鴨、小鷹一樣勇敢的孩子!”

  學生:小鴨,你不依靠媽媽,自己獨立學會了游泳,真了不起!以後,我也要向你一樣

  ……

  6、分課時,抓重點,指導寫字。

  四、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學生在充分地讀書中感悟了故事揭示的道理。在同桌、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面對畫面,能夠想出畫面以外的內容,不僅如此,表演時還能充分發揮想象,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轉化為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學生在表演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評價中受到啟發和影響。

  體會:新課標強調體驗,體驗學習是整合三維教學目標的橋樑,本課的小組自主、合作、探究識字、讀文、表演、評價,都是使學生行進在促使靜態知識內化為自身血肉這一條路上,智慧在感悟中生成,潛能在體驗中發展。

  不足:小組合作表演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分工,確定好角色,根據自己的角色深入揣摩語言、動作、表情,在此基礎上發揮想像。

  五、點評

  新課程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何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本課以“體驗”為中介,分識字、閱讀、表演、評價等方面,作了努力。

  體驗學習是指學習者在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或具體案例的分析中,透過學習者的親身參與和互動,及對情感、行為、事物和策略的內省體察,從而掌握某些技能、策略,最終形成能力和某些行為習慣,建立某些情感、態度、觀念的過程。

  首先,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使體驗學習成為可能,為落實“三維教學目標”教者選擇設計體驗學習,讓智慧在感悟中生成,潛能在體驗中發展。

  其次,我們看到匯入時的畫面,內容介紹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中開始了學習;識字時的小組合作,組長組織認讀、識記;朗讀時的質疑、釋疑、自讀自悟;表演時的分工、揣摩練習;評價時的啟發、影響……我們感到,教師在用多種方式詮釋著體驗。葉老曾經說:“體驗的方式並非一途”,學生的任何一種試圖理解所做的努力,都可以說是體驗。動手也罷,動腦也罷,獨立研索也罷,相互討論也罷,虔誠請教也罷……

【《自己去吧》的教學實錄及評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