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彙報> 西溪溼地生態實踐彙報

西溪溼地生態實踐彙報

西溪溼地生態實踐彙報

  西溪溼地位於杭州市西部,主要屬於西湖區的蔣村鄉,小部分屬於餘杭區的五常鄉。西溪溼地是浙江省的省級重要溼地之一,亦是杭州市區最重要的城市溼地,是杭州市寶貴的生態與文化資源。

  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東西長約5.7 km,南北寬約4.1 km,總面積為10.08 km2,屬河流兼沼澤型溼地和以魚塘為主、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狹窄的塘基和麵積較大的河渚相間組成的次生溼地。

  上世紀70年代,西溪地區的地表水質量達II類標準,可供生活飲用。2003年,西溪溼地水體及周邊的河流水體質量基本為劣V類地表水。2006年初,除朝天暮大水面以外,所有地點的總氮和氨氮都劣V類,磷超標不明顯。

  西溪溼地水域記錄有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種類有17種,主要為寡毛類、搖蚊及軟體動物。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內的植被以人工及半人工植物群落為主,同時也有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自然植被可劃分4個植被型組,6個植被型,20個群系組和20個群系。人工半人工植被型別分為木本植被與草本植被兩個植被型,木本植被型別有11個群系,草本植被型別有11個群系。

  西溪溼地位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資源豐富。有詩讚曰:“千頃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黃橙紅柿紫菱角,不羨人間萬戶侯”,便是描繪了西溪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奇妙美景。據瞭解,溼地內分佈有維管束植物85科182屬221種、浮游植物7門,6個植被型組。其中蕨類植物8科9屬9種;裸子植物4科5屬5 種;被子植物73科168屬207種。水生植物有蘆、菱、萍、蓮等,兩岸栽植的植物有柿、柳、樟、竹、桑、李、桃、榆、鵝掌楸、蓮香樹、楓楊、木槿等。其中桑、竹、柳、樟、蓮等鄉土樹種在溼地區域內的種植歷史較長,尤以蘆葦、荻、柿、梅最具種植規模和景觀特色。現儲存下來的老柿樹在一期工程範圍內就有2802株。溼地內動物資源也極其豐富,其中有白鷺、灰鷺、白額雁、綠頭鴨、翠鳥等溼地鳥類、平原鳥類、山地鳥類、農田鳥類和城郊鳥類共12目26科89種,佔杭州鳥類總數的近50%;發現獸類有食蟲目、翼手目、齧齒目等3目6科;爬行類有龜鱉目、蜥蠍目和蛇目3目6科;而鯉、鯽、鯿、鱅、青魚、草魚、鱖魚、黃翅魚等各種魚類更是具西溪地方特色的水鄉物產。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在空間佈局上可歸納為“三區、一廊、三帶”。整個保護區分成三大區域:東部是2.4平方公里的溼地生態保護培育區,實行完全封閉,主要任務是保育、恢復、培育,營造具有溼地多樣性物種的原始溼地沼澤地;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溼地生態景觀封育區,實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閉保護,營造原始溼生沼澤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溼地生態旅遊休閒區。一條50米寬的多層式綠色景觀長廊將環繞保護區,猶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綢帶”自外而內由常綠高喬木、低喬木、灌木、草本植物、水邊植物五個層次組成,不僅可觀賞,還有

  著提示漫遊線路、限制隨意進入等導引功能。“三帶”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陰風情帶”、沿山河“濱水溼地景觀帶”、五常港“運河田園風光帶”。

  西溪的景色特點以天然質樸為美,專家們將其提煉為四個字:“冷、野、淡、雅”。冷,就是幽寂、冷靜,好似都市裡的一帖寧靜劑;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紅塵中的原始淨土;淡,就是淡泊、清遠,能使人領悟迴歸自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尋常處可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氣息。西溪的地理特色是溼地景觀,主要的地貌為低窪的水網平原,有較為顯著的桑基魚塘和柿基魚塘,有以魚塘、河港、湖漾及狹窄的塘基和麵積較大的渚相間組成的次生溼地地貌景觀。在一期保護工程裡面除了朝天暮漾作為生態保護區原封不動儲存下來之外,另外還有蝦龍灘、費家塘兩大生態區塊,在首期溼地公園3.46平方公里中,以上三大生態區域和生態恢復區面積達3.25平方公里,約佔總面積的94%,充分體現了生態優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使西溪溼地水域景觀中最精華的部分、最具有溼地特色的部分、最攝人心魄的部分完整地保護了下來。整個一期工程除入口接待區以外,可供遊人參觀的共有8個景點,分別是:煙水漁莊、秋雪庵、西溪水閣、梅竹山莊、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

  生態優先原則,被列為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六大原則之首。至今,綜合保護工程在“生態優先”方面作了何種努力?“生態優先”最終又將以怎樣的“版本”亮相於世人面前?昨日舉行的專題研討會上,日本、英國與中國三國專家共同解密生態西溪。

  “生態西溪”的目標,在浙江旅遊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周少雄的描述中,猶如一幅美麗的自然山水畫卷: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蛙鳴魚翔、梅芳柿紅、桃紅柳綠、蘆白桑青……當然,這幅畫卷絕非普通的修飾之詞,其中暗含著水質、空氣、聲音、動植物種類及百分比等多種指標的科學考量。

  在已經進行和即將進行的西溪溼地綜合保護工程中,生態優先將被一再地強調和遵循。如營造大水面、淺灘和水草地,透過增加水、陸關係的變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蟲和鳥類能在西溪找到合適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蘆花,曾為西溪著名一景,今後,西溪溼地裡還將補種約1000畝的蘆葦,它不僅是景緻的一種恢復,更是為了水體的淨化———據介紹在英國的許多加油站四周,常常會種植蘆葦,因為汙水流經蘆葦地後水質能夠得到明顯改善。

  地面鋪裝儘可能採用透水性材料,綠化時以鄉土植被為主,區域內設定禁止船隻停靠和登岸的“朝天暮港”區塊……對於生態西溪的充分考慮,盡現於規劃的點滴細節之中。

  今後,西溪的遊覽方式也將與西湖不同。據周少雄教授透露,西溪旅遊走的將是生態體驗、文化懷舊的路子。遊人在西溪的活動,主要是對溼地生態環境的體驗和感受,對歷史文化的體味和懷舊。僅以蘆蕩觀鳥為例,西溪將設高臺觀鳥處,遊人可以透過望遠鏡等設施遠遠地欣賞鳥類的活動;也將設計掩體式的觀察

  平臺,能讓人悄悄地接近鳥類,方便近距離的科考活動。西溪將力爭成為一個生態教育的大課堂。

  千百年來,西溪在高強度人類活動和溼地生態過程的長期互動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魚塘為主體的人工溼地,體現著較為獨特的人工溼地生態學特徵。尤其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類在西溪溼地內的活動更加頻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西溪生態環境的.破壞,直至實施保護工程之前,西溪溼地的景況令人擔憂。主要體現在:

  一、西溪溼地的面積在逐漸減少

  隨著城市發展,西溪溼地面積從歷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漸縮小到現在規劃保護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溼地生態環境形勢嚴峻

  由於基礎設施配套的不完善,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垃圾、生活汙水嚴重影響和破壞了西溪溼地的生態環境。尤其是養豬汙染,養豬曾是西溪溼地所處的蔣村鄉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2002年全鄉有養豬戶415戶,生豬累計存欄25000餘頭(按照林水部門的測算,1頭豬的汙染是1個人的汙染的7倍),養豬收入佔蔣村農業總產值近70%。

  三、溼地監管機制不健全

  蔣村鄉管理體制變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條件,導致溼地內農居管理相對比較薄弱,矛盾比較突出。如果一味地採取只堵不疏的辦法,長期下去,西溪保護與開發的代價將更大。據測算,每推遲一年實施保護,成本將增加超過億元。

  四、傳統文脈逐漸消退

  溼地的建築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地消失,前人詩詞、匾額、碑刻在不斷地流失,周邊地區的開發、發展使西溪溼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斷地湮滅。

【西溪溼地生態實踐彙報】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