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裝/紡織/皮革> 服裝專業教育職教論文

服裝專業教育職教論文

服裝專業教育職教論文

  1.高職服裝專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進一步深入,服裝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矛盾日漸凸顯。我國的高等服裝教育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最早是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開設的服裝培訓班。因此,高職院校服裝專業教育不可避免地帶著重藝輕技、重理輕實的歷史烙印,分析當前高職服裝專業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培養目標定位模糊

  高職院校一直致力於依據區域產業特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更好地服務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但是,從針對畢業生企業滿意度調研的資料顯示,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與企業的需求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究其根源,我認為在於各院校對人才培養規格、水平和目標的定位模糊。產業轉型階段,服裝行業透過整合產業鏈資源,一方面助力龍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成為產業核心企業;另一方面扶持中小型企業做專、做精,由此構建區域產業特色。為了適應這一發展需求,企業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兩個趨勢:一是精細化,即精通企業運營流程中一類或幾類典型工作專案的高技能型專門人才;二是精英化,即兼具設計、打版、品牌推廣等綜合技術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而多數高職服裝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還不夠清晰,未能形成基於企業需求的分方向職業能力定位和目標崗位定製。

  1.2教學內容各自為政

  企業的生產運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系統工程,而學校的人才培育過程也需要全域性統籌。高職服裝專業的師資多數來源於高等院校,企業一線生產經驗較為缺乏。在分配教學任務時,通常是由專業教研室主任根據教師的專業特長及個人意願分配課程,教師在學期末拿到下學期的教學任務計劃書之後著手規劃相應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師團隊之間儘管也會針對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展開討論,但是多數還是侷限於教學內容的前後銜接或平行交叉,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域性統籌,最終往往導致專業課程體系內各課程教學內容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2.職教集團背景下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教學改革

  2.1職教集團背景下服裝專業教學改革優勢分析

  職業教育集團是以集團形式出現的教育經營開發組織形式。我國職教集團的實踐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有25個省市組建了200多個職教集團。廣東省作為製造業強省,職教集團的組建執行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目前省內紡織服裝類職教集團中較具代表性的有由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籌建的廣東紡織職教集團和由中山沙溪理工學校牽頭籌建的廣東省服裝職業教育集團。而由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籌建的東莞市紡織服裝教育集團已於2013年6月正式成立並初步確立了集團的整體發展思路、發展特徵和運作機制。該集團的成立進一步提升了我院服裝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和發展空間,為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後盾,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揮紡織服裝職教集團的企業資源優勢,研究高職院校與服裝企業的關係問題。校企雙方各有教育目標和經營理念,雙方對校企合作的認知和理解會有本質差異,如何使兩者實現互惠雙贏,成為研究高職院校服裝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二是發揮紡織服裝職教集團的全域性統籌優勢,研究高職院校服裝專業工學關係的矛盾問題。由於服裝行業設計概念高附加值和產品高時效性等特徵所造成的工學關係矛盾,必須透過職教集團強大的全域性統籌優勢,才能在職業教育中持續推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學習。紡織服裝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可以更好地保障高職院校服裝專業建設模式、課程開發模式、教學模式的改革實施,從根本上將工作與學習密切結合。

  2.2職教集團背景下服裝專業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基於職教集團背景下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的優勢分析,結合我院針對東莞市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狀況的調研結果,提出從以下五個方面實施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策略。

  2.2.1專業建設職業化利用集團成員的多元化優勢和行業背景,校企深度合作,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共同完成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展課程建設、建設精品課程、開發專案教材的全過程。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成員分別來自東莞市各大行業協會、各型別服裝企業、服裝裝置生產企業、服裝軟體開發公司、服裝研究所和兄弟院校等,並且多數為企業老總、協會秘書長和院校專業帶頭人。多元化、高層次的教指委構成,不僅能為專業發展指明方向,還能為專業建設的各個環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資源保障。

  2.2.2實踐教學企業化強化職業能力培養,“行校企”三方共同開發實踐教學專案,將企業的工作任務、工作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以職業能力專案任務模組來構成實踐教學過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由行業協會牽頭,透過職教集團內部的核心企業帶動其他成員積極參與到專業實踐教學專案任務模組的開發當中。根據參與企業的不同型別量身定製職業能力方向,並以此為主線衍生拓展子專案和相應的任務模組。學生可以在完成了專業核心基礎課程模組的學習之後,根據自身職業規劃發展需求選擇相應的職業能力方向,並在實踐教學環節就參與到企業生產當中,深入瞭解企業文化,提前解決就業階段的擇業問題,而企業也可以透過學生的實習表現全面評估其職業能力。

  2.2.3師資隊伍多元化建立校企人才“雙向互聘”、“互聘共培”機制,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師資隊伍多元化建設。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先後聘請職教集團成員東莞市以純集團、東莞市搜於特服裝股份有限公司、凱威針織服裝製衣公司等知名服裝企業的.高階管理人員、設計師、首席製版師擔任外聘教師,全程參與專業專案化課程教學。並派專業教師利用假期時間駐廠實習和調研,透過深入企業第一線,專業教師不僅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服裝潮流的脈搏,還能接觸到行業最新的材料、工藝、裝置等核心資訊,以此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總體提升。近三年來,服裝專業學生先後獲得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服裝專案組二、三等獎;大朗毛衫設計大賽最佳創意獎;第五屆中國休閒服裝設計大賽銅獎;“即發杯”針織服裝設計大賽銀獎;“中孚達”杯服裝設計大賽最具市場潛力獎;2014年廣東省“和諧杯”服裝手繪設計大賽二、三等獎;入圍第一屆全國大學生“龍星杯”針織服裝設計大賽;入圍“育才杯”全國校服設計大賽等。

  2.2.4評價體系市場化在知識經濟時代,崗位群逐漸發生變化,職業教育傳統的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經驗技術為目標的教學思想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建立強調高職學生創造力的,與市場需求相接軌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非常必要。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以學院每年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為契機,邀請職教集團成員企業參與學生設計作品綜合評價環節。

  3.結語

  區域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因此為企業培養技術人才的高職院校要改變辦學觀念,把握形勢,認真分析產業結構轉型對人才需求的影響,及時改進傳統專業的辦學模式,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透過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為企業成功轉型提供強大的人才資源保障。由此可見,在紡織服裝業升級轉型形勢下,發揮紡織服裝職教集團優勢,深入研究高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透過研究可以更好地實現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資源共享,促進校企優勢互補,助力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和新模式,使學校培養更加有的放矢,使紡織服裝企業用人更有針對性,最終全面、全力的推.

【服裝專業教育職教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