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教育新理念的讀後感

教育新理念的讀後感

教育新理念的讀後感

  假期中,我認真讀了袁老師的《教育新理念》,每讀一篇,都給我的心靈以震撼,特別是總序裡的第一句話“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可以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

  《教育新理念》思想敏銳、視野開闊、關注現實,有對當代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例、教育科學史上的名家名篇及其他領域中相關資訊的分析。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需要更新的教育新理念。從宏觀教育觀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與學理念上為我們做了詳盡的闡述,使我們認識到任何教育行為都應以教育理念為指導。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以時代的特點為背景不斷自我更新,及時汲取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讓這些教學理念由抽象到具體,在實際工作中實施這些新的理念。

  一、教師要終身學習

  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貫穿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是學生的專利,教育有、也不再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論,把那些教育理論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透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艱苦探索的精神

  教育是什麼?贊可夫曾經說過:所謂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僅讓兒童完成教育教師的要求而且使他們的個性、他們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發展。素質教育歸根結底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們應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餘地,讓其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時代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時代呼喚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呼喚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創新型的教師和充滿科學和創造藝術的課堂教學。新世紀的人才,不僅要有較全面的素質結構,更需要具備創新的活力,以承擔知識創新的重任,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需要。教師的品質是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以及”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堅強與奉獻精神作為師德的典範。因為這些品質是任何一個時代教師的必需的要求,而新時期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是創新與探索。因為原有的不適合新時代的需要必須有屏棄的勇氣,這就需要有探索的過程了。這個過程的艱辛註定了要有吃得起苦的精神才可能闖出一條嶄新的路,也只有這樣,才能鍛鍊自己,進一步完善自我。於是,這些新時代教師的品質在當今的歷史氛圍中顯得不可缺少和舉足輕重。

  三、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有些教師還十分注重開課和結束時師生問候。如“初次見面,請同學們多多關照。”學生們也會有禮貌地對答。又如上課結束時,有的老師說:“請同學們好好休息。”,學生隨即說:“請老師好好休息。”這是多麼融洽的師生關係啊!老師站在學生的前面是位“循循善誘的指導者”,站在學生的後面是位“和藹可親的組織者”,站在學生旁邊是位“全神貫注的欣賞者”,站在學生中間就是位“親密無間的學習夥伴”。我們不能居高臨下地看學生,而是蹲下來再看學生。只有蹲下來看學生,才能走近學生,才能尊重學生的地位,才能發現學生長大了,才能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係,從而為學生建立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育新理念》一書,讓我看到了課程的重要性、教師的重要性、研究的重要性。也讓我覺得我們的問題與困惑是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的。只要認真學習,不斷反思,找出問題所在,我們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一定會越來越融洽,越來越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新理念》這本書在我今後的工作中一定還會給我們不少的啟迪。我將不斷學習、不斷反思,讓“孩子喜歡怎樣的教育”這一問題,貫穿於我們的工作中,成為我不懈努力進行解答的目標

【教育新理念的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