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微時代下一年級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的融合論文

微時代下一年級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的融合論文

微時代下一年級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的融合論文

  在小學階段, 談起最想任教的年級, 很少有教師會選擇一年級。不愛教一年級的理由多樣, 但有一條是共同的———起始年級教書育人的“事無鉅細”讓教師很疲憊。那麼, 作為一年級語文教師, 是否可以借力資訊科技, 在這個微時代下, 讓語文教學更加從容呢?實踐證明, 完全可以。

  一、開發“微產品”, 強化語文學習習慣達成

  一年級, 習慣養成是重中之重。入學前三個月是學生基本語文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相比日復一日的“碎碎念”, 開發一組語文學習習慣的系列“微產品”似乎可以更有效。微產品, 即微課堂產品, 在文字風格上力求活潑生動, 並加入新媒體元素, 力求一段影片講清楚一個語文學習習慣, 並能起到較好的示範推廣作用。

  一年級基本語文學習習慣主要包括課堂上的坐、立、行習慣 (如坐姿端正、點名起立、舉手發言等) 、閱讀習慣 (如書本的擺放、翻頁的方法、閱讀的姿勢等) 和書寫習慣 (如書寫坐姿、握筆姿勢、標註方法等) 。教師可以用手機拍攝, 製作成3分鐘左右的影片微課, 作為學生本學年習慣養成期的好範例。微課的最大優點是可以反覆播放, 隨時隨地播放。顯然, 學生對這種“同伴教育”喜聞樂見, 而教師只需與學生及時互動就可以了,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師。

  二、積累“微素材”, 豐富語言表達資源

  語文與生活密不可分, 它多是感性的, 能引導學習者用一雙語文的眼睛來發現生活的美, 培養語文的情懷。看春天, 留意新燕子口中的春泥;看夏天, 念起楊萬里筆下接天的蓮葉;看秋天, 遙望滿盈的圓月又遠寄鄉思;看冬天, 欣賞飛舞的“銀蛇”、滿樹的“梨花”。“世間萬般美好, 我在其中”, 這種發現美、記錄美、感恩美的能力要從小培養。更長遠地說, 可以為以後寫作積累豐富素材。在一年級時, 語文教師就可以藉助網路平臺, 利用常見的手機APP, 和家長一起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相比微博, 圖文並茂、隨時隨地能記錄的.微信, 更是開啟學生生活素材積累的新方式。這種人人都可以成為播報者的心理, 也更容易讓一年級學生接受和認可。微信記錄的內容, 可以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 也可以是自己的所思所想, 可以是目之所及、耳之所聞, 也可心之所念、思之所想。此外, 學校教師佈置的語文綜合作業後的成果記錄, 也是素材庫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例如對於在教師帶領下完成的系列活動, 學生可以藉助“美篇”“Weico Note”或“指尖秀”等朋友圈圖文音樂編輯分享工具, 甚至是個人公眾號, 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素材記錄和分享。

  對於小學生來說, 從小做起, “建庫儲寶”, 日後不僅是一筆豐足的習作素材, 更是一份寶貴的成長禮物。

  三、聚焦“微現象”, 關注個體能力發展

  一年級語文教學, 識字、寫字和朗讀是重點。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助力教學, 關注生本呢?在此, 向大家分享如何用好幾個手機APP, 服務於自己的教學困惑, 服務於學生的個體需求, 關注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養成 (見表1) 。

  表1 一年級語文學習困惑與解惑之手機APP

  經過一學年後, 學生們學習語文更自信了, 尤其是愛上了朗讀。學生中有的走進了北侖廣播電臺成為美文的誦讀者, 有的登上浙江電視臺參與六一晚會的表演與主持。學生們的語彙積累豐富了, 課堂表達時常妙語連珠, 造句寫話的思維更開闊了。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效果明顯。

  四、搭建“微平臺”, 推動班級經典共讀

  1.“班班有讀”緣起

  微信平臺上有一個“作文導師團”的公眾號, 第一期在全國報名入選的100個班級開展“班班有讀”活動。在“作文導師團”的引領下, 每月指導精讀兩本書, 透過推廣兒童閱讀, 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團隊的宗旨是“以花的心態, 做根的事業”, 基本操作模式如圖1所示。

  2.“班班有讀”初實踐

  剛開始共讀的一週, 筆者每天拿出一節課的時間跟學生一起讀兩頁故事 (圖+文) 。然後製作好“美篇”, 分享每日的讀書進展。然而, 學校課堂時間畢竟有限, 教師還要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所以一週後就採用了網路共讀的方式。即每天六點半到七點, 師生相約在微信群裡開始“直播課堂”, 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一起討論、交流。家長可以參與進來, 成為家中在教師引領下的半小時親子共讀, 有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

  讀書需加油, 成效需喝彩。鼓勵學生把閱讀身影、進度、大花臉、魚骨圖隨手一拍, 發個朋友圈。眾人點贊, 化成學生的持續動力。每天再將這些共讀的過程進行收集整理, 用美篇記錄下來, 既是對積極參與的學生和家長們的肯定, 又是共讀共學共進的好方法。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 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因為可以互相監督, 互相扶持, 一路前行。每天的微信朋友圈貼圖, 只是小小的一個贊, 也會讓學生收穫閱讀的肯定和喜悅, 從而獲得更大的閱讀動力;而對某一個問題的共鳴和探討, 可能會從此開啟學生思維的窗。筆者希望活動能這麼一直堅持下去, 用經典滌煉學生的心靈世界, 用經典美繪學生的成長年華, 用經典溫暖學生的一生。

  因為有著資訊科技的助力, 筆者在教一年級時比以往更從容了。“不愛那麼多, 只愛一點點”, 有“微”相伴的一年級雖不傾城, 但卻很美好。

【微時代下一年級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的融合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