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微時代電影聲音創作藝術研究論文

微時代電影聲音創作藝術研究論文

微時代電影聲音創作藝術研究論文

  摘要:作為近年來一個迅速走俏的電影型別,微電影具有受眾廣、門檻低、傳播發行迅速簡便的特點。微電影敘事短小精幹,結構更加緊湊,衝突也更加簡單明確,在創作理念上有別於電影正片。電影聲音的藝術創作是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聲音以語言、音樂和音響的形式參與敘事、參與情感表達和意境烘托等環節,是視聽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聲音設計師作為影視的主創人員,對全片的藝術氛圍、風格和表現力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微電影行業也越來越重視聲音的藝術設計。因此,文章引入“微元素”聲音理念,“微元素”可以理解為“聲音單詞”。眾多的“聲音單詞”構成了微電影的聽覺總體印象,這總體印象綜合塑造著每一場景的聲音景觀。文章著重探討微電影聲音的“微元素”創作理念。

  關鍵詞:微電影;聲音設計;受眾

  1概述

  近年來,“微電影”已經悄無聲息地流行於網際網路。“微電影”看似短小而微不足道,但簡短中寓意深刻,積聚的力量強大,傳播迅速而影響深遠,不經意間改變了觀眾的觀影方式和審美傾向,影響著電影藝術和技術的發展。微電影無論從創作、拍攝、編輯還是發行方面都更加簡便,受眾也更加廣泛。由於微電影篇幅比較短小精幹、故事情節集中、衝突激烈,恰好可以利用起來觀眾零散的時間。手機上網的便捷化和廉價化,在傳播上具有優勢。觀眾們可以充分利用坐車、等人、排隊的各種時間碎片,用手機或電腦看完一部微電影,感受一場關於青春和夢想的共鳴、旁觀一場海枯石爛的愛情。微電影創作的各個環節,從劇本創作、前期策劃、拍攝到後期製作,都需要全新的思路。聲音設計理念的變化也是其中重要的藝術研究課題之一。利用視聽語言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地增強感染力,最迅速地展現影片情節,就是微電影創作的首要特徵。“微元素”聲音設計理念適用於微電影創作,指在微電影整個創作環節中貫徹的一種將聲音碎片化、符號化解構為聽覺語言“單詞”的聲音藝術理念。

  2微電影的聲音設計理念

  2.1聲音設計之於微電影創作

  自從電影誕生以來(包括無聲片時期),電影創作者就非常關注聲音在電影中的作用。無論是情節需要還是人視聽合一的欣賞習慣的需要,聲音都是電影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在無聲片放映時期的電影院中往往也會設定一個現場音樂演奏室,供專業的音樂演奏家或小型樂隊演奏符合影片情節的現場音樂。有了配合畫面的現場音樂,觀眾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欣賞影片,在情緒上也更加貼合劇情,不易被外界無關的聲響所幹擾。有聲片誕生以來至今,電影創作者更是越來越意識到電影聲音對於觀眾心理、情緒、情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當今的電影創作中,聲音設計師也是電影的主創人員之一,承擔著重要的工作。微電影的視聽語言往往會更多地運用誇張的表現方法。畫面層面上在微電影之中體現為層次感強、畫面剪輯速度快、內容資訊含量大、風格顯著等特點,而聲音層面上往往體現為更多地使用含義層次豐富的聲音元素的堆疊,更多地運用聲音蒙太奇。比如表現性聲音蒙太奇。“表現性聲音蒙太奇表現創作者對影片聲音內容的主觀性和寫意性,是將現實或非現實生活中的聲音加以誇張、歪曲、變形,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或象徵、隱喻事物的性質。影片中的表現性聲音蒙太奇主要有純主觀音、純寫意音、風格化聲音、聲畫對位、聲音重複、聲音放大、聲音沉默等技巧。”一部優秀的微電影的聲音元素是可以給觀眾以多層次涵義的,這種多層次的涵義可以給微電影以深度感,適合不同理解水平的觀眾進行觀看,思維比較深入的觀眾會汲取到更多的資訊,感覺這部電影有內涵,意猶未盡,但是理解層次有限的觀眾也不影響觀影。優秀的微電影聲音創作更應該是可以經得住多角度詮釋的,我們當今社會就是一個多元價值觀的社會,人類的情感世界越來越立體而豐富多彩變幻莫測,善與惡,是與非的表現也不應該絕對化、臉譜化。電影的情節必須最大程度地緊湊,這對聲音創作人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微元素”聲音創作藝術

  微電影聲音藝術中,我們可以把電影聲音的每一個元素看做聲音的碎片,這些聲音元素不是語言單詞,而是將電影世界中讓我們人類的聽覺系統所能感知的一切聲音資訊的單詞化解構。這些聲音資訊承擔著從觀眾的聽覺感知上更精妙地給觀眾傳達資訊、感染情緒、傳達含義等作用。傳統電影聲音在被習慣性地分為語言、音樂、音響三大類,但是,“微元素”的聲音不能簡單分類,解構為聽覺資訊的碎片更合理。只要給了觀眾以生理心理影響的聲音元素就是一個聽覺資訊碎片,就是一個“聲音單詞”,就可以傳情達意,就是一個視聽語言的“單詞”,就是一個聲音“微元素”。微電影的聲音元素更需要適應微電影的篇幅和表現方式。往往很簡單,所表達的意思卻非常直觀,為了節省聽覺資訊量,避免超過觀眾的接納極限,微電影的聲音元素言簡意賅卻常常擁有多重作用傳達著多重含義,甚至遠遠超出於這個聲音元素本身的意義,這時往往代表這個聲音資訊可以繼續被細化為更多的幾個“意義”。眾多的“聲音單詞”構成了微電影的聽覺總體印象,這總體印象綜合塑造著每一場景的聲音景觀。我們可以用造型設計的概念來解釋聲音“微元素”:聲音單詞為最小的聲音元素,一系列聲音元素構成了一個聲音的資訊元素,正是這些資訊元素有結構、有層次的堆疊傳達出電影片段的時代、民族、情緒、意境、精神等。有經驗的微電影劇作者常常喜歡先將一部電影的主要聲音資訊元素歸類。比如屬於環境背景介紹的聲音歸於一類,這一類環境聲音元素必須闡述的有哪些呢?有沙漠的風聲、嘈雜的行軍腳步聲、駝鈴聲……屬於深層次塑造情緒、渲染氣氛的歸為一類,那麼在第一個小高潮時需要怎樣的聲音,第二個情緒轉折點需要怎樣的提升,什麼情節就是適合主觀聲音的,需要穿插的音樂有哪些可供選擇,形式如何,有哪些是必須插入的(比如廣告音樂)。歸類基本完成後,將這張清單擺在桌旁,再進行分鏡頭劇本的寫作我們可以用這些聲音來為影片的某一場景“造型”。例如微電影《紅色山區》的開頭,給了我們這一段幾個聲音資訊元素:以山間風聲為主的背景聲、馬叫聲(類似嘆息聲)、簡短的兩個小節的背景音樂。這些資訊元素構成了影片導演想傳遞給我們的幾個資訊。首先是影片晦暗的基調又有些陰霾的意境,自由空曠的山谷,閒適的馬兒,鬆弛、清新、極簡的音樂也代表了片中人物原本簡單的心靈。環境聲可以是一個單獨的資訊元素,也可以同時傳遞幾個資訊,成為一系列單詞構成的描述句。比如微電影驚悚片《六響槍》中,小鎮靜謐的環境聲成為了一個資訊元素,這個資訊元素作用於觀眾的大腦,給了觀眾一種危險即將到來前的詭秘安靜的不祥感。這關於環境的資訊元素就是一個單詞。語言聲出了字面含義外,方言可傳達很多資訊:出生地、環境,語調、語氣等都可以是一種關乎情緒和性格的表意聲音元素。在微電影中,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用來鋪陳電影發生的環境和背景,所以這些可以暗含表意的聲音元素被充分發掘並運用。

  2.3“微元素”聲音設計的要點

  “微元素”聲音設計的要點在於透過碎片化的聲音創造“韻律感”和“節奏感”。我們知道,電影聲音,尤其是音樂和音響的.運用本身可以給影片提供一種節奏感,有時候甚至是音樂化或者音響化的語言聲也可以提供一種節奏感。這種節奏感恰恰是容易引起觀眾對影片產生共鳴並且更加投入劇情的重要元素,一部整體都擁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的影片才會擁有“韻律”。例如,眾多世界級電影導演創作的十分鐘電影短片集《十分鐘年華老去》是微電影的雛形,其中的短片《生命線》全片自始至終都貫穿著這幾種聲音:“咔、咔、咔”的鐘表聲、“唰唰唰”的掃地聲、孩子們模仿汽車引擎一次次發動的“嗚、嗚、嗚”的聲音以及鞦韆的“吱、吱、吱”的聲音。我們可以把這些聲音理解為心跳聲的異化表現。我們可以把這三個聲音歸為同一個聲音資訊——心跳、生命。這種節律性的聲音就形成了一個影片韻律感的契機。這些聲音正是與人類有規律而永不停歇的心跳聲相呼應,同時也契合了影片生命不停歇、不放棄的堅韌而關注美好的主題。神奇的是,這些音響聲為寧靜的鄉村生活和視覺聲音元素都顯得有些貧乏的鏡頭內容提供了一種不變的節奏感,給人以生生不息的感受。“微元素”在音樂設計方面表現為“碎片式”的音樂。這些音樂只是支離破碎的一些樂段甚至幾個或單個的音符,其長短完全由電影的畫面和總體意境決定,不再受音樂本身的樂句長短、和聲方式、織體形式的限制,不侷限在樂器的選擇上,只是電影的聲音設計師為電影更好地進行表情和表意尋求的最佳聲音解決方案。當然,這種方案不是唯一的,它是多樣的、感性的。碎片式的音樂可長可短,更加靈活和自由地貼合微電影的情節。微電影的電影音樂也傾向於成為情節參與式音樂,成為微電影體的一部分。“微元素”聲音設計理念創作的影片往往還具有一個特點:聲音元素以一種“嵌入式”的參與方式敘事,成為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輔助畫面敘事。拿掉了聲音,無論是情感還是情緒甚至情景都缺損。從接受的角度分析聲音嵌入,我們發現:嵌入電影畫面中的聲音“微元素”能夠提供一種動感、節奏感和新奇感。“微元素”聲音創作必須要從劇本的創作階段就尋找一切合理巧妙的時機嵌入到鏡頭語言當中成為一個整體,而不能夠放到後期才考慮尋找一些可能的幾乎給聲音一個補充描繪的機會。“微元素”的聲音設計需要在劇作階段就深入思考。聲音設計人員和作曲家、導演越早進入角色,影片越渾然一體,敘事更加精煉,也更引人入勝。

  3總結:

  “微元素”聲音創造的優勢和創新點“微元素”聲音創造藝術是指將每一個聲音元素符號化,歸類並分析其作用,只要給了觀眾以生理心理影響的聲音元素就是一個聽覺資訊碎片,就是一個聲音單詞,就可以傳情達意,就是一個視聽語言的“單詞”,就是一個聲音“微元素”。它們往往很簡單,所表達的意思卻非常直觀。微電影的聲音元素更需要適應微電影的篇幅和表現方式,減少同一作用的聲音元素佔用過多的篇幅。眾多的“微元素”構成了微電影的聽覺總體印象,這總體印象綜合塑造著每一場景的聲音景觀。正是這些資訊元素有結構、有層次的堆疊傳達出電影片段的時代、民族、情緒、意境、精神等。微電影的體量微小,影響力卻不微小,我們有必要對微電影的創作特點進行思考。“微元素”聲音創作更適應微電影短小精幹的體量和緊湊的敘事。微電影參與人員往往較少,甚至有很多都是個人獨立作品。作者集編劇、導演、攝影、錄音、後期製作、發行於一身。創作者有必要掌握“微元素”聲音運用的精髓,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視聽語言、將聲音和畫面互動一體,共同為整部影片服務。

  參考文獻

  [1]姚國強,孫欣.審美空間延伸與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

  [2]姚國強.影視聲音藝術與技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3]林達悃.影視錄音心理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微時代電影聲音創作藝術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