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中國古建築》觀後感

《中國古建築》觀後感

《中國古建築》觀後感

  昨天一口氣看完了紀錄片“中國古建築”,總覺得該寫些啥,不然對不起自己,靈感突然間沒有了,本來有很多話說的,讓我好好好好想想!事實上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幾段。

  日本學者說“唐朝以前的木質建築在中國大陸上已經找不到了”,於是梁思成等人找遍千山萬水,尋找唐朝古蹟,終於尋到了幾處,可惜現存的只剩下佛光寺了。太可惜了,仿製品遺留下很多,真跡反而幾乎被毀光了。日本的唐朝時期的木質建築有的是由大唐過去的高僧輔助修建的,有種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感覺。這些木質建築的結構之精巧,配件之繁多令人歎為觀止,可惜會這些的能工巧匠幾乎已經絕跡了,關鍵啥原因呢,個人猜測大概是對佛教的重視程度降低,並且好木材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環保很重要,個人建議,兩百年或者多少年以上的樹木砍伐需嚴格限制。採用塑木啊,竹藤之類的代替木製品傢俱。但是呢,個人覺著,鋼筋水泥的房子在雨林裡超級不和諧,竹製的會好些吧,ZF開發商大發慈悲,別在這些地方造大樓。西雙版納的那些房子個人就覺得超礙眼,還是中國的古建築與自然的協調性更好,大概是因為它的建築材料就是來源於自然的緣由吧。我希望有種房子能夠完全地與自然契合,自己生產電能(風能太陽能),不需要外部供電,最好房子裡面有一棵巨大的樹,這樣子的話房子就得多謝鋼化玻璃了,房子內部有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水電都可以內部自己提供,那即使在遠離人煙的地方也可以安置,住房就無需那麼密集,現在實在是太擠了。每公頃的二氧化碳應該處於穩定值,也就是人口和植物密集度應該有一個規定的比例,房子不是說造就早的,必須得保證不給環境造成壓力才行。本人反對城市化,超反對,難道要把每個城市都變成北京上海那樣嗎?多累的生活啊,我們發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即使人與人相差十萬八千里任然可以學習工作溝通,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安排地那麼緊密,只要有網路,一切都不是問題,個人堅信未來的不久,大部分工作都無需限制地點。剛剛說了,我最想住的.理想的房子,現在說說這房子裡面的生活,在家裡面辦公,騎腳踏車外出。城市擴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用汽車多了,沒事兒建那麼大幹嘛,難以理解。

  費正清這樣評價梁思成等人“倘若是美國人,我相信他們早已丟開書本,我相信他們早已丟開書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上去了,然而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卻能安於過這種農民式的原始生活,堅持從事他們的工作”。的確,營造學社的這些成員在抗戰那樣艱苦,基金又極其緊張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堅持著他們的工作是多麼的可敬。

  得知美國轟打日本,梁思成說服美國上校,讓其避開奈良這一古建築眾多的區域,因此奈良許多文物古蹟才能夠得以儲存。對於日本,梁思成當然也痛恨,但他更理智,古建築史屬於全人類的寶貴財產。其對於日本的態度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呢。然而梁思成可以說服美國人,在十多年以後卻不能說服本國人,多麼悲哀,他保住了別國的財產,卻不能保護本國的寶貴財產。這樣一位兢兢業業為中國的偉大建築學家,憑什麼要晚年過得如此悽慘,統治者的善用權術毀滅了多少不可還原的寶物。一直都不喜歡某領導人,沒錯他是一個偉人,一個戰略家,可惜他能善攻不善治,說的遠了。所以說沒有文化很悲慘啊,超悲慘,只能被當槍使,當炮灰,而且很容易被煽動。

【《中國古建築》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