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長方體的表面積》課後教學反思

《長方體的表面積》課後教學反思

《長方體的表面積》課後教學反思範文

  《教參》中明確寫到:表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的難點在於,學生往往因不能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像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以致在計算中出現錯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積的概念,要讓學生把展開後每個面與展開前這個面的位置聯絡起來,更清楚地看出長方體相對的面和麵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之間的關係,為下面學習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作好準備。每個人都生活在多維的世界裡,看到的事物都不是平面,但在今天的教學中,學生的頭腦卻很難與立體“接軌”。

  以往,長方體展開圖教學的落腳點在理解“表面積”的含義。由教師用教具演示展開過程,然後直接出示展開圖。藉助形象直觀的展開圖,學生能夠較好理解概念,明確其外延。可此次展開圖不僅承載著上述“使命”,還有新的“任務”:重檢視與體的關係,重視面與體的轉化。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必須注重引導學生經歷展開的過程,感悟面與體、圖與體之間的聯絡。而此次,教材用主題圖的形式要求動手

  (1)

  操作,讓每個學生拿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沿著稜剪開,再展開,看一看展開後的形狀。在操作過程中,沒有限制學生剪法,因此為展開圖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在操作完成後,由於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對展開圖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有較深感悟。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找不到竅門,將長方體剪成了若干個單獨的部分。教師可以先示範教材中展示圖的剪法,並說明操作要求:展開圖最好是一個整體,這樣便於觀察與研究。然後再請學生動手嘗試,並鼓勵大家剪出與老師不同的展開圖。

  讓每位學生動手操作嘗試、在對比觀察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操作就沒有經歷,沒有經歷就沒有感悟。這裡的.動手雖然費時,但是必不可少。在課堂中,我透過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將圖與體建立起聯絡。如請他們在展開圖中,分別用“上”“下”“左”“右”“前”“後”標明6個面。觀察長方體展開圖,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等等。雖然本節課的教學重視了體到面的轉化,但對於面到體的轉化則力度明顯不夠。因此可以在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的教學中,增加一個練習環節,請學生先任意確定一個面做下底面,寫下“下”,然後想象摺疊的過程,在相應的面上標上“上”“左”“右”“前”“後”的文字。

  (2)

  有困難的學生可還原展開過程,標明它6個面。這樣,兩幅圖展開後各有側重。長方體展開圖側重於建立起圖與體之間的關係,而正方體展開圖則側重於面與體的轉化。雖然展開圖的教學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我認為它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長方體的表面積》課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