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大禹治水》課後教學反思

《大禹治水》課後教學反思

《大禹治水》課後教學反思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時代的治水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為什麼會是世人敬仰、代代相傳的治水英雄”這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在教學中以文字的內容與課前佈置蒐集的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讓學生知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原因,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

  學習第一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了一組洪災的圖片,讓學生來談談看了圖片以後的感受,然後再來體會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體會老百姓的“無家可歸”。最後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講解大禹治水經過時,我主要讓學生透過朗讀來體會治水的艱辛,特別是抓住“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等語句。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我出示了一組填空,讓學生從這一組數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最後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讓學生說說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個老百姓,你會怎麼感激大禹,以此來理解為什麼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

  在這堂課中,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到位,比如說1.形式單一,缺少變化。這堂課以讀貫穿全過程,雖然在讀的形式上有自讀、互讀、齊讀、指名讀,但從整體的過程來看,教學顯得很枯燥,學生僅是反覆地讀,基本侷限在課文內容的朗讀理解上,課堂上沒有創設更多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缺少讓學生質疑,自主學習的時間。2.老師的話太多。雖然在課前設計時,我已經注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然而,在這堂課的實際教學中,還是老師牽著學生走,無論是在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還是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教師給予得較多,總是把自己的感受過多地加給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有三個環節給了我觸動。

  一、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識字教學與遊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枯燥為有趣。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初讀課文後,認讀字詞時採用了“大轉盤”的遊戲,將學生的識字行為寓於愉悅的遊戲之中,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識記,突破了識字難點;在學寫生字、識記字形時,把競爭機制引入到教學中,採用“爭當識字大王”的形式開展“識字擂臺賽”,讓學生互相交流記憶生字的好辦法,互相啟發,共同識字,這樣,識字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讀和寫,他們在娛樂中掌握了字的音、形、意,從而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寫字教學。

  在寫字教學中我讓學生分成小組,互相評價彼此的字。鼓勵學生多發現他人的優點,並鼓勵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如:劉爽的字寫得非常工整,尤其是“撇”寫得特別舒展,如果能夠寫得稍微小些,讓佔格不那麼擠就更好了。因為學生不只需要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那是一種師生間的交流,他們更需要同齡人的評價,即生生之間的溝通。這裡互評的設計,不但為了使學生學會正面評價他人,更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

  三、討論:

  大禹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從一年級起就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鼓勵個性化發言。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說出了這些詞語:聰明(因為他看小孩遊戲就想到了治水的辦法)、善良(幫助老百姓治水)、堅強(不放棄治水)等。然後我又讓學生各自帶著對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讀本組文章,讓他們在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

【《大禹治水》課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