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執教《尊嚴》的課後反思

執教《尊嚴》的課後反思

執教《尊嚴》的課後反思

  我準備講《尊嚴》這課,課前我正在進入情境思考時,突然學習委員跑來說:“老師,管樂隊的五位同學又沒交作業,他們總是不按時交作業,再這樣下去,怎麼辦呢?”看到學習委員一臉認真的樣子,我很高興,便故意裝成一副無奈而又討教的樣子說:“是呀,我也頭痛,這五位同學怎麼辦呢?你有沒有好辦法,幫幫老師?”此時她更加認真地思考起來,“唉,對了,老師,我們這堂課不是要上《尊嚴》嗎,就結合課文說說什麼是尊嚴吧!看他們還好意思嗎?免得他們總是不要尊嚴!”。看到她像個小大人似的認真工作的樣子,真讓我愛在心頭,尤其讓我樂開了花的是:這小傢伙指點了我一個極好的切入話題,真是太棒了!於是我興奮地拉起她一塊邁進了課堂。

  這時,我看到那幾個未交作業的孩子好像有些恐慌,大概是擔心我會批評他們吧!

  “同學好,剛才有個同學問我三道思考題,我想請大家幫助做做。”:

  1、根據你的理解什麼是尊嚴?

  2、從這篇課文裡你能找到答案嗎?

  3、你認為身邊的哪些人和事能說明尊嚴重要?

  習慣了語文“熱身學習法”的同學們一下子就投入到議論中去了,大約十分鐘後,學生陸續舉起了小手,渴望說出自己的感悟。

  學生說:“哈默為了堂堂正正的吃到該吃的食物,他寧可忍受極度的餓也要做完事再吃,決不吃嗟來之食,真是太有骨氣了!”

  “對呀,不像我們班有的同學一點都沒骨氣,做作業還要一催再催。”學習委員抓住機會當然不讓地說,這把火可捅了螞蜂窩了,頃刻間聲討不交作業的情景再現了,只見管樂隊的那五位同學低下了頭,我幸災樂禍地坐山觀虎鬥,看他們怎樣收場。課堂上,我常常被“涼”在一邊成為學生的助手是經常的事,我也習慣了,新課標中也提倡學生為主體。

  學生說:“沒骨氣的人就會沒尊嚴。”

  “沒尊嚴就等於沒了生命,好比死了一樣。”

  “尊嚴就是生命,有了它就受人歡迎,沒了它就讓人討厭。”

  “尊嚴就是面子,沒有它就很沒面子。”

  “不做作業就沒面子,也就沒了尊嚴。”

  “這些管樂隊的同學不做作業就沒面子,也就沒了尊嚴。”

  我抓住這個話題,提請學生思考:“他們沒了尊嚴怎麼辦?”

  “他們就等於死了唄!”一個同學脫口而出地說。

  “就是囉,他們總是這樣不怕批評,真是不懂尊嚴!“幾個學生贊同地說。

  “不對呀,他們還可以重新改的,不能說他們沒有尊嚴!”一個同學很慎重地說。

  這時,教室裡突然安靜了片刻,又搔動起來了,五個不交作業的同學成為了焦點,我觀察到那幾位沒有交作業的同學從尷尬地低頭到看到一絲曙光,總算有人幫他們說話了,接著他們將目光移到了我的臉上,希望我也能原諒他們。

  我故意不說他們作業的事,只是直接進入講課:“大家都說得很好。說明同學們認真讀了課文,並抓住了課文的靈魂尊嚴來讀,尤其是懂得聯絡班級的實際來學習,真了不起。古人說文章是用來講道理的,相信所有的同學透過這課的學習,一定會有不少收穫的。課文把做人的道理透過一個平常而有趣的故事展示出來,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去佩服有志氣的哈默先生。可見作者寫作技巧高超。下面請大家再認真讀文,並討論課文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麼?”

  學生說:“作者把難民的樣子、動作、神態,寫得很簡單,主要是告訴大家有這麼一件事,而重點介紹一位與眾不同的人哈默先生,給人印象很深刻。”

  “作者沒有直接說哈默怎樣有志氣,而是透過哈默與傑克遜大叔的對話、目光、喉結、捶背再吃起來等描寫,展示出哈默是一個另人欽佩的有骨氣的人。”

  “在那麼冷的天,又那麼餓,要是我早就先吃了再說。”

  “是嘞,我也無法堅持下去,尤其是食物在面前時發出的味道,更讓人受不了。”

  “對呀,我有一次放學回家,路過一家烤餅店,那香味實在難擋,加上也有點餓,忍不住買了一塊吃,結果被人告密到老師那兒說是買零食。好在老師忘記了這事。”大家笑了起來,一時間,課堂上活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又議論起餓了不吃東西的感覺如何不難受……。我雖然暫時被當成透明人涼在一邊,卻也落得清閒,我正好整理一下學生們的思路,便於小結:

  “課文對突出主題的內容哈默和傑克遜大叔詳寫,對起鋪墊作用難民的內容略寫。這是我們作文時常常不懂得運用的方法,主次不分,平均用力。關於尊嚴的道理作者是從故事中引伸出來的,他希望我們像哈默一樣做個有尊嚴的人。”我說完後又順理成章地說:

  “學了這課後,你最想對哈默說什麼?”

  “哈默你是好樣的!我最喜歡與你這樣的人交朋友。”

  “我要像你一樣,自己創造尊嚴。”

  “尊嚴原來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給自己做的!”

  “我今後不再拖欠作業了,那樣會讓同學看不起!”那幾個不交作業的'同學都說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看到學生遷移思維活躍起來,我很高興,便進一步刺激說:“誰能說一說相類似尊嚴故事的人與事呢?”

  學生思考片刻,就有人舉手。

  “魯迅在桌子上刻上一個早字,從此不再遲到,說明了他是個有骨氣的人。”

  “倔強的小紅軍和陳庚都是有尊嚴的人。”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受人尊敬。我們爭先進就是爭面子,這就是尊嚴。”

  “我們班上總是力爭流動紅旗,這是集體榮譽,也是班級的尊嚴。”

  “我媽下崗了,在外面開了個小店,我覺得很沒面子,現在看來我媽媽是用勞動換來的所得,這是很不容易的,我誤會她了,她很有尊嚴。“

  “運動員們在奧運會上勇奪冠軍,讓國旗升起來,這才是迎得國家尊嚴呢?”

  “我們幾個常常不交作業,就等於丟掉了尊嚴,很沒子,今後我們一定改!”

  ……

  看到學生們表現,真讓我喜上眉梢,我動情地說:“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尊嚴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創造的,這就叫自尊、自強。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就表現了這個主題,我們是音樂實驗班,更應該好好的去理解這首曲子的含義。在市場經濟時代裡,有人像魯迅那樣光芒四射,有人像挑山工那樣微不足道,有人像音樂家貝多芬那樣偉大,有人像窮孩子小珊迪那樣渺小可憐,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有尊嚴的人,他們用自己地行動建立了良好的信譽,成為了有利於別人的人。”

  同學們靜靜地聽,並會心地點點頭,直到下課鈴響,還意猶未盡。我的教學計劃也未按期完成,不過相信這節課已經把尊嚴嵌入孩子們心中了。

【執教《尊嚴》的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