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裝/紡織/皮革> 紡織服裝業監管要素分析論文

紡織服裝業監管要素分析論文

紡織服裝業監管要素分析論文

  透過建立完善的日常監督稽核機制,全面瞭解企業質量體系執行、產品生產流程和風險點控制等情況,為更好地幫扶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創造良好條件[4]。ISO9000標準是在1987年經國際標準化組織頒佈作為質量認證依據的一系列標準,是目前世界上認知範圍最廣的一項質量標準。整個標準主要特點有“三化”“兩性”,即規範化、程式化、檔案化、預防性、持續性。要求企業全面系統地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建立質量體系,對保證質量管理所規定的活動和過程,制定相應的工作程式,將管理職責、程式和各項管理規範以檔案的形式作出規定,對關鍵環節及過程實施有效控制,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介面,並在產品生產的全過程中,優先對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超前分析,透過定期的內部和外部稽核、發現質量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督促改進[5-6]。ISO14000族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TC207技術委員會制定的關於環境管理方而的系列標準。該標準制定的宗旨是:支援環境保護工作,改善並維護生態環境質量,減少人類各項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使之與社會經濟發展達到平衡,促使其可持續發展。ISO14000族標準的特點:自願原則、廣泛適用性、靈活性、相容性、全過程預防、持續改進原則。透過標準的實施,能夠節能降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7-8]。SA8000是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ocialAccount-ability8000InternationalStandard)的簡稱,是全球首個道德規範國際標準。SA8000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其制定的依據是國際勞工組織公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世界人權宣言[9]。“5S”來自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tsuke(修養)發音的第一個字母“S”,故稱為5S管理,其注重對生產現場的管理,透過改善生產環境和鼓舞員工士氣,達到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

  檢驗檢疫機構透過宣傳和貫徹,要求企業堅持“以質取勝”和“出口名牌”戰略,將企業信用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專案。要求企業能自覺遵紀守法、履行承諾並承擔社會責任,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生產和出口,建立安全生產製度、確保職工待遇,透過定期的顧客滿意度調查,提高企業質量安全意識,確保誠信體系建設。還包括企業出口產品被預警、索賠、退貨及投訴情況資訊的蒐集及應對等。客戶驗廠、分類管理和ISO9000標準要求企業具備相應的生產能力,諸如企業生產條件、裝置、各項資源、生產量等符合生產要求,確保產品實現。重點關注企業的資質、具備硬體情況、生產裝置更新及能耗情況等。分類管理和ISO9000標準要求企業加強自檢自控能力的建設,進而對各類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建議企業建立並完善自主實驗室,注重開展貿易方關注的涉及安全、衛生、環保等專案的檢驗檢測,特別是加強對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儲運和出口等全過程安全衛生質量把關與控制。重點控制產品設計、關鍵工序、不合格品管理等環節,建立包括重要原輔料進貨檢驗及領用、合格供應商管理、產品加工、成品銷售的臺賬和記錄,不斷提高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檢驗檢疫機構的分類管理和ISO9000標準注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要求企業根據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質量控制及溯源管理為核心的質量保證體系,包括符合要求的質量手冊、形成檔案的程式、質量記錄等質量管理體系檔案,滿足穩定生產合格產品的要求,實現出口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建立覆蓋各職能和層次的與質量方針一致的質量目標,並堅持持續改進的原則,進行有效的'內審和管理評審,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持續執行。分類管理和ISO9000標準規定要求員工素質達到一定要求,如企業相關檢驗、質檢、部分管理人員需要經過培訓合格並取得相關資質,實行憑證上崗制度,確保員工掌握相關的工藝要求和作業指導書要求;要求實驗室人員能及時收集並熟練掌握包括進口國檢驗標準在內的各項標準和操作規範等;要求企業管理人員能對原材料供方進行有效管理,如建立供方檔案、抽查原輔材料質量、定期進行評價並及時取消不合格供方等;企業最高管理者具備質量安全意識,主動了解與產品質量相關的法律和法規要求,確保不發生質量安全事故。ISO14000環境管理認證旨在規範環境管理行為,提高綠色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在國內外市場和消費者心目中樹立環境友善的形象,該系列標準被稱為通向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廣為世界各國所接受。SA8000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第三方認證標準,其主要內容包括童工、強迫勞動、安全衛生、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歧視、懲罰性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報酬及管理體系等要素,旨在透過制訂和推行嚴格的勞工標準,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改善勞工在與資本相互關係中的不利地位。很多大型採購商也有自己的社會責任驗廠要求,包含SA8000關注的內容及公司的合法性、反恐等方面。5S管理旨在幫助企業改善生產環境,是其他管理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其關注內容有現場必需與非必需物品的整理,包括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裝置儀器、工模夾具、管理檔案、表冊單據等物品擺放位置整頓,灰塵、汙垢、碎屑、泥沙等一切髒東西的清掃擦拭,員工每日對各自工作區域的衛生清掃及最終全體員工良好工作習慣的養成。

  一、相關術語綜述

  1風險管理

  《ISO310002009風險管理原則和指南》中對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定義分別為“所有型別和規模的組織都面臨內部和外部的、使組織不能確定是否及何時實現其目標的因素和影響。這種不確定性所具有的對組織目標的影響就是風險”。組織透過識別、分析和評價是否運用風險處理修正風險以滿足它們的風險準則,來管理風險。風險管理的過程如圖1所示。本研究明確對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要素進行風險管理,並透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來完成風險評估工作。明確環境資訊:透過該過程,可明確風險管理的目標,確定風險準則,風險準則是用於評價風險重要程度的標準;風險識別:目的是確定可能影響系統或組織目標得以實現的事件或情況;風險分析:通常涉及對風險事件潛在後果及相關機率的估計,以便確定風險等級;風險評價:包括將風險分析的結果與預先設定的風險準則相比較,或者在各種風險的分析結果之間進行比較,確定風險的等級。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三個步驟,評估範圍可涵蓋專案、單個活動或具體事項等。ISO/IEC31010《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標準中給出了31種風險評估技術,並對評估技術的選擇和特點進行了說明,複雜情況下可採用多種評估技術和方法。本研究涉及了失效模式、效應和危害度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dCriticalityAnaly-sis,FMECA)、德爾菲法、風險矩陣。FMECA:用來識別元件或系統未能達到其設計意圖的方法。根據其重要性和危害程度,FMECA可對每種被識別的失效模式進行排序。本研究用於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及風險評價過程。德爾菲法:綜合各類專家觀點並促其一致的方法。本研究用於確定各監管要素專案不符合的後果嚴重度和發生機率,為FMECA提供輸入資料。風險矩陣:將後果分級與風險可能性相結合的方式。本研究用於確定最終各監管要素的風險等級。

  二、應用

  本研究的風險管理目標為:將風險管理應用於監管要素的確定,透過監管要素的符合性檢查提高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客戶驗廠的透過率,降低企業出口產品因質量安全問題被預警、召回、退運的機率。研究物件為出口紡織服裝企業的監管要素,風險管理過程主要有風險準則、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監測與評審。

  1風險準則

  本研究將監管要素專案劃分為三個等級,即高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高風險專案是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直接因素,如不符合必須立即整改,為分類評定和監管必查項。一般風險為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較間接因素且不符合的機率較高,如不符合可以逐步整改,為分類評定必查項、一年內監管檢查覆蓋即可。低風險為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間接因素且不符合的機率較低,如不符合可依據具體情況建議整改,為分類評定必查項、監管非必查項。

  2風險評估

  風險識別。透過前期對各類驗廠要求的梳理彙總,可將監管要素分為一級條款為:質量誠信水平、生產能力、自檢自控能力、管理體系、人員能力、環境和社會責任、現場管理等;二級條款為一級條款的詳細要求。

  風險分析。採用德爾菲法對不符合後果嚴重度及發生機率進行確定。由檢驗檢疫、第三方驗廠機構、管理體系認證機構、相關企業的代表組成了專家組。透過多次向專家組發放調查問卷,最終對各要素的後果嚴重度及發生機率達成一致意見,如表1、表2所示(本研究示例的為一級條款的評估過程,二級條款可按同樣方法評估)。後果嚴重度包含國外法律法規的關注程度,客戶驗廠的關注度,導致預警、召回、索賠、退貨及投訴的程度及對最終檢驗不合格率的影響度,發生機率則為在監管、驗廠、評審時不符合的可能性。

  風險評價。採用風險矩陣法對各要素進行風險定級,不同色塊分別表示高風險、一般風險及低風險,如圖2所示。透過比對,各監管要素的風險等級如表3所示。

  3風險應對

  根據風險的嚴重程度及風險管理原則與方針目標,組織專家確定風險應對的先後順序,應對原則可參照3.1進行。

  4監測與評審

  結合工作績效檢查對監管工作的實施進行監督與檢查,一是確保按照風險管理的要求進行監管;二是實施風險的動態管理,當所涉及的監管要素有變化或有新的風險時,需同步對風險進行重新的識別與評價,並制定新的監管工作要求[10]。

  三、結語

  紡織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也是中國的傳統行業,在經濟結構的轉型過程中企業面臨著許多新的形勢和困難。作為執法部門,檢驗檢疫監管企業一方面要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提高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外經貿和企業的服務工作,因此利用技術資訊的優勢積極探索科學的管理方法是檢驗檢疫不容忽視的責任。在監管工作中引入風險管理的概念,使得監管工作更加具有科學性和持續性。透過實際應用,收到了各部門和監管物件的良好反饋,對促進紡織服裝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有益作用。紡織服裝行業的現狀是企業規模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個體間差異顯著。本研究建議各部門在監管過程中要考慮企業的現狀,本著監管要素適用原則進行監管,即除高風險的專案必須滿足外,可注重對增強企業效益的專案提出建議及整改要求。(本文作者:趙曉明、矯麗珍、李豔、曹忠雷、夏雪 單位: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紡織服裝業監管要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