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中職物理教學論文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中職物理教學論文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中職物理教學論文

  一、運用資訊科技,轉變教學方式,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性

  資訊科技具有巨大的資料資訊儲存功能和分享功能,學生利用它,可以自行搜尋、查閱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訊,能夠凸顯自身的學習主體性,使自己處於一種“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學習狀態,從而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型教學模式。比如,在學習《能量守恆定律》這節內容時,我就要求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並運用資訊科技,查閱有關本節內容的資訊資料,如能量的形式、能量轉化的例子,以及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帶來的問題和所應採取的對策等,並讓他們把所蒐集的資料進行記錄歸納,課堂上,各個小組對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享、交流,然後對“既然能量是守恆的,不可消滅,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節約能源”和“永動機為什麼不能實現”這兩個話題進行探討、交流。如此,我們便使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得到了改變,凸顯了學生學習主體性,同時也為這節課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效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運用資訊科技,攻破教學重難點,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物理學科教材中,有很多物理現象和物力原理,僅靠口頭語言的描述難以表達清楚,加上中職學校學生接受能力差、認知水平低,對於這些重難點知識他們更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得以理解和掌握。而資訊科技集圖、文、聲、像於一身,具有極大的形象性和直觀性教學優勢,它可以把抽象的、複雜的、不可見的物理內容以具體的、簡單的、可見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達到攻破教學重難點、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目的。比如,在學習《原子結構原子核的組成》這節內容中有關“α粒子散射實驗”這部分知識時,單純的語言描述,難以使學生對此實驗有全面、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這時,我們就可利用資訊科技的Flash課件形式對此試驗的動態過程進行模擬,這樣,學生就能對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過程、現象以及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理論有清晰的瞭解和認識,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又幫助我們攻破了教學重難點,降低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難度。

  三、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單純的口頭語言教學和掛圖分析,使教學過程顯得枯燥乏味,課堂氣氛變得壓抑沉悶,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而現代資訊科技,融合了多種電子資訊,能將物理知識以逼真、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學習動機。所以,作為中職物理教師,我們就可依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引進資訊科技,為學生創設一種直觀式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有關“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運轉和接受的全過程”內容時,我就利用資訊科技,採取動畫模擬演示的形式,將天體在宇宙中執行這一可望而不可即的現象呈現在了學生面前,讓學生產生了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以更直觀、更逼真的方式去感受物理過程,理解物理概念,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將資訊科技運用於中職物理教學中,無論是對物理教師的教學,還是中職生的學習,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作為中職物理教師的我們,就應依據中職生的學習特點和物理教學實際,適時、合理地引進現代資訊科技,使中職物理教學的實效性和有效性在資訊科技環境的支援下,獲得最大幅度的提高!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中職物理教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