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服務業/酒店/餐飲> 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探索論文

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探索論文

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探索論文

  一、目前高職院校旅遊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困境

  旅遊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旅遊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方式可以說是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一種“雙贏”模式。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已經多樣化,主要有學生頂崗實習、共建專業、冠名班式、企業制學院式、訂單式培養等形式。隨著旅遊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這些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旅遊職業院校教育的發展程序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也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有的合作模式與我們理想中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無縫對接”仍有較大差距,人才供給與需求並未真正匹配。以2012年和2013年為例,全國旅遊高職院校在校生人數在34.5萬左右,整體就業率均在90%以上,從數量上看,旅遊院校與旅遊企業間似乎已經達到了人才供需的完美匹配。然而,筆者在研究中透過對北京、上海、濟南、青島、廣州等地多家招用高職院校實習生的酒店管理人員訪談得知,企業人力資源部的壓力依然很大,這種壓力不僅僅來源於數量,更多的卻是人才供給與需求的質量不匹配。為何近年來高職院校旅遊、酒店專業一直致力於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而企業卻並不太“買賬”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葉公好龍”式的觀念,影響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參與度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雖然口中喊著“校企融合”的號子,心中卻存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對於產教融合所帶來的教學以及管理方面的變革,心存牴觸。譬如,產教融合必然會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從而對師資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可能會讓一些缺乏行業經驗的教師知難而退。另一方面,企業也很難真正重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往往認為這種合作就是企業出錢助學、建實訓設施,學校出實習生或畢業生到企業工作,並不願過多參與學校的教學環節。

  (二)“學校為主,企業配合”式的淺度融合,導致人才培養與需求的巨大縫隙

  目前,我國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普遍是“學校為主,企業配合”的傳統模式。融合的方式往往侷限於企業根據學校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資金、物質或場所支援,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至於人才培養目標、計劃、方式、實施基本全由學校包攬。很多院校的所謂企業教師一年難得給學生上幾次課,淪為應付上級檢查評估的“名單上的老師”。這種低層次、表面化的融合最終導致人才培養與需求的不匹配。一方面,院校很難把握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以及如何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校內的模擬和操作與企業實戰存在差距和縫隙;另一方面企業也不能體會院校人才培養的難處,不清楚學生到底在學校學會了什麼,往往在實習生入店後進行了一系列重複性、低水平培訓。

  (三)“角色不變,利益不同”的定位,造成雙方利益衝突

  不可否認,學校和企業由於社會屬性不同,其角色不同,利益點自然不同。然而,在深度產教融合的過程中,校企雙方就需要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企業人員要從管理者角色轉變為實習生導師、培訓師,而學校教師要從老師角色轉變為企業諮詢師。但是,目前校企雙方都固守自己的利益,企業追求經濟價值,院校追求社會價值。企業使用實習生往往出於降低勞動力成本的考慮,對來店實習的學生缺乏重視,實習生淪為最基本的“勞動力”,從事著酒店最髒、最累、最重的勞動。對於院校而言,學生實習很多時候背離了人才培養的初衷,學生們在實習中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校企之間缺乏有效銜接機制,學生在又苦又累的工作環境中逐漸喪失了行業興趣,甚至最終黯然離開了自己所學的專業。

  (四)“單向作用,散點合作”的運作模式,難以形成長期有效成果

  現如今我國大多數職業院校在與企業合作、融合過程中,缺乏系統的、通盤的考慮,沒有長期的運作機制。往往是院校“單向作用”,企業“被動接招”。對於院校提出的一些要求,企業多數是看人情、看收益而動。而且,雙方的合作與融合往往是就事論事,而事件與事件之間缺乏聯絡和統籌考慮,難以形成長期的、有效的成果。一旦合作中由於種種原因出現摩擦或衝突,由於缺乏必要的協調和融合機制去解決,就會影響深度融合,甚至可能導致長期意向變成短期合作。比如,在調研研究中,我們發現一些院校的所謂“訂單班”華而不實,除了最初的'校園推介、開班儀式之外,後續的人才培養依然多數靠學校,企業指派的培訓人員所授課程很多時候缺乏足夠的設計,隨意性較強,效果欠佳。

  二、對策:“校企貫通、產教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在旅遊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面臨現實困境的背景下,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開始了與廣州南沙大酒店的新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之路。這種新路子被稱為“校企貫通、產教一體”。它的主要思路是將人才培養分為校內和企業兩個階段,將學生在兩個階段需要學習的知識、掌握的技能和培養的素質統一起來,實現校企雙方的貫通。既保證了企業對人才需求質量的要求,又保證了院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主要做法是根據企業崗位工作任務需求,羅列學生進入職場所需的所有知識、技能、能力、素質,然後再分配到校內和企業這兩個不同階段中。校內學習內容與原有課程內容對接,企業學習內容與頂崗實習對接。在原有的學生頂崗實習基礎上,將企業員工培訓要點和學生學校學習要點進行全方位“有效貫通”,讓企業瞭解學生進入企業之前學會了什麼,也讓學校瞭解學生進入企業之後學會了什麼,避免培訓的重複和不統一。同時,建立一種符合企業崗位需要和院校人才培養需要的“一體式”學生頂崗實習標準,讓學生的實習獲得校企雙方師資的有效指導與監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這種“校企貫通、產教一體”新機制,可以有效地將靜態的、平面的學校教育與立體的、動態的企業實戰結合在一起,實現三種角色的自然轉換,即教師轉換為企業諮詢師,企業管理者轉換為培訓師,學生轉換為職業人。新模式的主要優勢在於:第一,學生在校學習和在酒店實習的全過程得到了有效監控;第二,大大節約了校企雙方的培訓成本,更有效地進行了銜接和融合;第三,建立了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和企業培訓師培養的有效機制;第四,有利於院校最終達到人才培養優質目標,也有利於企業達到人力資源的最佳化使用和管理,實現雙贏。

  三、實踐與探索

  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在酒店管理專業“校企貫通、產教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與合作企業———廣州南沙大酒店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筆者對這些實踐探索進行了如下的總結歸納。

  (一)建立校企貫通的培訓要點資料庫

  20XX年初,經過幾個月的反覆溝通、修正,在參考了國內多家旅遊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計內容之後,山東旅遊職業學院與廣州南沙大酒店共同合作,開發了《校企貫通培訓要點資料庫》。該資料庫貫穿企業學習要點和校內學習要點,覆蓋所有實習崗位。透過這一資料庫的建設,實習生在企業實習不再是簡單勞動力,而是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掌握各類培訓要點。以中餐宴會培訓要點為例,實習生入店的第1至3個月內,學習普通宴會的知識,共10個要點;第4至6個月,學習商務宴的知識,共計16個要點;第7到9個月,學習婚宴的知識,共計19個要點;第10到第12個月,學習謝師宴知識,共計24個要點。

  (二)專業課程內容與培訓資料庫無縫銜接

  繼開發了《校企貫通培訓要點資料庫》之後,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又嘗試將要點中的內容與課程內容進行對接。首先,我們選取了酒店管理專業《餐飲管理》課程試點,將中餐培訓要點資料庫中校內學習要點與之進行對接,並逐步開發適用的新型餐飲類教材和學生自學所用的微課程影片。到目前為止,這種校內試點比較成功,學生覺得學習的內容更貼近行業了,教師也覺得講的內容更鮮活了,教學資源也更加豐富。

  (三)突破創新學生實習管理模式

  校內試點取得初步成功之後,我們的實踐探索又瞄準了企業實習這一環節。20XX年5月,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共派遣14名實習生到南沙大酒店,開展研究性實習與培訓。20XX年8月共有3名同學透過筆試、實操、面試三個環節的考核晉升為見習主管。以往的學生實習,企業如何培訓學生是院校難以監管的一環。培訓多數只停留在入職培訓上,亦或者是簡單的理論與技能培訓。有些酒店為學生做了簡單的培訓記錄或考評,有些酒店根本沒有任何培訓記錄檔案。而這種新型的實習讓學生不僅擁有了更多到管理崗位見習的機會,還擁有了校企貫通的完整的學習培訓記錄和成績考核,絕非傳統模式實習可比。為了更好保證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學習成效,廣州南沙大酒店開發了LANDOW這一線上軟體,用於為學生完整記錄培訓學習檔案,學校老師可以獲得一個賬戶名和密碼,在校即可登入系統監控實習生培訓進展和考評成績。

  (四)促進完成專業教師的複合型角色轉換

  以往,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角色單一,由於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層次不深,教師難以深入瞭解行業現狀,更無法有針對性地對企業進行管理諮詢。目前,我們實踐的新型產教融合模式,使教師在協助企業建立崗位培訓要點資料庫、完善實習生培訓管理的過程中,逐漸完成了角色從“單一型”教師到“複合型”教師與企業諮詢師的角色轉變。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水平,鍛鍊了教師的科研能力,更幫助教師在穩固自身學界地位之外謀得了業界的一席之地。

  (五)以未來職業人為主體,構建新型專業教材體系

  在這種新型產教融合之路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目前高職院校使用的教材不僅內容滯後於企業發展現狀,設計思路也缺乏創新。這些教材基本是將讀者設定為在校學習的專業學生,這就導致教材的框架體系模式化,內容理論性強,帶有較大的侷限性。為了更好地完成校企貫通,幫助學生更快更順利地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正在與廣州南沙大酒店合作,構建新型專業教材體系。這種新型的教材體系特點是:第一,教材讀者定位準。教材將讀者定位為未來的職業人,克服了單一的“學校學生”定位帶來的侷限性;第二,教材內容體系新。教材打破固有的章節構架,從企業崗位和工作任務需求出發,內容編排設計貼合企業執行與管理規律,有利於校企貫通銜接;第三,教材延展性強。以往的教材編寫多是“就事論事”型的專業知識講述,缺乏延伸,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做為職業人應具備的能力、素質、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整合,更有利於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

【酒店管理專業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探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