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我愛這土地教學課後反思

我愛這土地教學課後反思

我愛這土地教學課後反思

  《我愛這土地》是一首在現代詩歌史上廣泛傳誦的抒情名篇,以一隻鳥生死眷戀土地作比,形象抒發了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感。透過我愛這土地課後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一起來看下吧!

  《我愛這土地》是幾天前我參加“國培”後執教的一堂彙報課。在設計教案之前,我先將課文反覆地讀了幾十遍,發現自己在詩中幾處象徵含義時不太明確,在理解兩節詩的聯絡時也頗費了些周折。 於是我想,我都難理解的內容學生理解一定有困難,便將教學目標定為三點:1、熟讀並背誦,理解詩意。2、把握意象領會象徵含義,學習運用象徵。3、品味語言領悟詩情,激發學生愛國熱情。並將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詩意,領悟詩情”,教學難點確定為“領會象徵含義,學用象徵手法”。

  在整個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白自己想教什麼,並堅持從“國培”中學來的“簡潔、實用”的原則,將整堂課構思為:一讀二寫。讀是主要的。首先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就將這十行詩讀背,上課時檢查背誦。然後是“讀出層次”:將全詩分三層讀,分四層讀。以此訓練學生概括能力。此時詩中哪些詩句寫“土地”,哪些詩句圍繞“小鳥”寫便一下子明晰起來。於是我便設計了第三次讀:“讀出形象”,目的是讓學生把握意象,透過品味關鍵詞句領會象徵意義。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先默讀描寫土地的詩句,以“從——我看到了一片——的土地”的句式把握土地的形象,再結合寫作背景明確土地的象徵含義,並舉一反三合作探討詩中“河流、風、黎明”的象徵意義;接著便默讀靜思描寫“鳥”的詩句,抓住關鍵詞句品味小鳥的.形象,思考詩人借“鳥”抒發的愛國情感;再對第二節中的“我”的予以探討,明確“眼裡常含淚水的我”的形象是當時所有華夏兒女的特寫,第二節詩是第一節詩意的提煉和昇華。至此再指導學生“讀出深情”。

  此時學生能理解詩意、體會詩情、理解象徵意義了。但我認為當代學生讀這首詩不能僅停留在理解抗日戰爭時期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上,還應聯絡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教育。於是我便設計了“仿寫”這一環節,但由於探討象徵含義時用時過多,“仿寫”只能留作課後作業。我讓學生想像假如自己就是艾青,行走在二十一世紀的中華土地上,放眼今天的盛世中華,以“假如我是——,我也應該——”開頭再寫一首《我愛這土地》,並儘量嘗試使用象徵手法。課後我閱讀了同學們仿寫的詩歌,發現了許多優秀的詩作。這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卻又在我的預料之外。

  課後我一再反思,這堂課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一點進步:一是自己深入地解讀了文字,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能處變不驚。二是對“教什麼”一直心中有數,教學目標僅三點,簡單易行又實際。三是教學設計簡潔實用而且略有創意。特別是“讀出層次”這一環節,既訓練了學生概括能力,又瞭解了內容理解了詩意,還為下文分析意象理解象徵含義打下了伏筆,可謂一箭三雕。整堂課以一個“讀”字貫始終,但又不缺變化與層次,實現了“臺階式”的設計。四是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經驗和學習水平,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杜絕看參考書找答案,隨時提醒學生作筆記等,都體現了一個“實”字。

  不過,這堂課也存在不少的疏漏。一是在轉變教學風格時有點“東施效顰”的意味,因此免不了刻板,使課堂氣氛降溫。比如自己省去了匯入語,對學生評價也減少等都有刻意模仿餘映潮老師的痕跡,忘記了結合實際靈活運用。二是缺少教育機智。如一位學生用“熱情的太陽”來回答“假如你是艾青,走在二十一世紀的中華土地上,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時,沒有及時指出她用到了“象徵”手法並加以表揚,如果以此引導學生運用象徵手法來突破難點就容易得多。三是課堂氣氛沉寂,學生髮言不大膽。我想這是因為我在組織教學、激發興趣以及教學用語上做得不好。這可能也跟省去匯入、刻意轉變教學風格有關。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都是在嘗試、在學習,還需要反思。 行走或駐足,都能欣賞到沿途無限的風光,我想,這正是我們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的理由吧!

【我愛這土地教學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