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舞蹈> 舞蹈的創作與社會認同

舞蹈的創作與社會認同

舞蹈的創作與社會認同

  這個學期我們班繼續學習編舞技法和舞蹈史,在學習這兩門課的過程中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先是舞蹈史,西方芭蕾舞的起源是“席間芭蕾”,“席間芭蕾”為芭蕾的最初形態。經常在宴會大廳舉行和穿插在宴會中。配合著朗誦等藝術形式一起演出,深受皇宮貴族喜愛。後來有了西方第一部芭蕾舞劇,《皇后喜劇芭蕾》。以荷馬史詩和希臘神話為背景,詩、歌、舞三位一體,由皇宮貴族表演,場面豪華、耗資巨大。在社會認同的推動下後來又發展為“喜劇芭蕾”、“歌劇芭蕾”和“情節芭蕾”。在這些個時期,也誕生了許多著名的編創家和舞蹈演員。如卡瑪爾戈,18世紀法國最早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舞蹈風格歡快輕盈,動作強有力。特別擅長雙腿在空中迅速前後交叉。為了更好的戰士自己的腿部動作,大膽地剪短了拖地的長裙,去掉了高跟鞋,將“擊腿跳”的技巧首次運用到女演員的表演中。又如18世紀另一位出色的舞蹈演員莎萊。她的舞蹈風格與卡瑪爾戈不同,不是以技藝為長,而是以戲劇性表演著稱。主張“以舞傳情”,摒棄炫耀技巧的'空洞表演。1734年在她自編自演的《皮勒利翁》的演出中,廢棄了鯨骨舞裙,廢除了面具,取消了假髮,按照歷史的真實,仿照古希臘雕塑,設計自然服飾引起轟動。

  她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突破創作以外還取得了社會認同。可見社會認同的重要性。然而,1877年首演於莫斯科的《天鵝湖》則沒有取得社會認同以失敗告終。

  而後,在彼蒂帕和助手伊凡諾夫的共同努力下。1895年,重編的《天鵝湖》在聖彼得堡首演大獲成功。重編的《天鵝湖》白天鵝藝術形象的塑造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賦予奧傑塔天真無邪、善良可愛的俄羅斯少女的形象和品質,並在繼承仙女服飾的基礎上發展處獨特的擬人化的、能充分體現芭蕾美感的天鵝服飾(TUTU);運用了足尖碎步、雙手揚臂飛翔的動作為天鵝的基本動作:設計四位手、低頭Arabesque和上揚的Attitude動作表現白天鵝的羞澀、痛苦和與命運抗爭。用舞蹈語彙表現出了柴可夫斯基細膩委婉、跳動著情感的音符和激動人心的旋律。進行了群舞形式交響化的實驗等等的因素造就了天鵝湖的成功。自1895年重編首演後,這部芭蕾舞傑作就再也沒有離開過芭蕾舞臺。

  我認為《天鵝湖》的成功,既是與編創者的辛勤工作分不開,還與社會認同有關。若於1877年首演的《天鵝湖》不是失敗的話,又怎麼會在多年後經過長期的醞釀而深受人們喜愛呢?所以說社會認同也促進了舞蹈的創作。

  這學期學習的編舞技法中,我們學習創作獨舞。還記得我在最後的創作定型中,我扮演的是小偷形象。剛開始的時候,我一直想突出的是一個無處藏身,等待機遇,在社會中掙扎地生存的小偷形象。可是,可能我的創作還不夠嚴謹加上自己的身體素質等因素。總覺得差那麼一點點。後來考試前的一節的,苗老師說,“小偷老鼠等形象,在表演中不一定他就是我們生活中見慣的不好的形象。演老鼠,可以把它演成一直可愛的老鼠;演小偷,可以把他演成一個滑稽的小偷。不要被現實生活中眼見的形態侷限。”後來,我找來了幾個滑稽的音樂,配上原來的動作。加上一些新的配合新的定義創作的動作。果然,出來的效果就比原來好了許多。

  和卡瑪爾戈、莎萊突破就的審美模式的表現方法一樣,有時舞蹈的創作不一定要固守。有時候也許僅僅是一點點的改變,便能獲得更好的效果,或者更多的社會認同。

【舞蹈的創作與社會認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