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怎麼提高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率論文

怎麼提高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率論文

怎麼提高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率論文

  要想提高資訊科技課的教學效率,並不是簡單的在增加每一課堂中的教學內容,而是要從多方面入手。

  一、作好課程整體規劃

  教師在教學生以前,首先要對所教的知識的結構理解透徹。特別是對於資訊科技學科來說,作為是一門系統的工具學科,它涉及到計算機操作、網路運用、多媒體使用等多方面的知識,而各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之間即互相關聯又自成體系。

  例如在七年級下學期中有關於Word操作的課程,它既是一種獨立完整並不斷髮展的文字處理系統,又涉及到像Windows檔案管理方面的基本操作、網路資料收集等方面內容作為外圍知識。

  針對如此複雜的體系,教師只有把握住資訊科技知識體系的脈絡,理順了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確立了各環節的目標與方向,才能充分的利用課時,達到有條不紊的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具體來說,可分為以下兩步:

  1、瞭解學生基礎,明確教育方向

  將玉石加工成玉器,工匠首先要了解玉石的大小、形狀、性質等情況,然後構思好最終要完成的玉器的特點、樣式,才能下刀。如果盲目出手,很可能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石就會毀於一旦。

  教育學生,將學生培養成才,也是如此。教師只有瞭解了學生的基礎情況,確定好學生最終要達成的目標,才能以此制定出實際、高效的教學計劃。

  就拿上面講到的關於Word操作的課程來說,教師應該先了解好學生的基礎情況,知道哪些外圍知識學生已經掌握,哪些還需要在課堂中補充的,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確定好整體的目標,明確最終要讓學生的Word操作水平達到怎樣一個程度,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教師沒有清楚的瞭解學生的基礎情況,沒有明確的目的與方向,就很可能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內容的重複或遺漏,影響到課時的整體安排與利用。

  2、確定課時內容,制定教學計劃

  二、完善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好壞,對於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把握一個基調,那就是要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過的那樣:“在課堂教學範圍裡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做好。”

  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因素,試著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待課堂,創設出能夠的引起學生的興趣的課堂。

  1、聯絡實際,創設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些生活中的情景,以此來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許多教師常用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非常實用的方法。

  對於資訊科技課程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作為一門工具學科,資訊科技的特點就是它的實用性。在當今社會,資訊科技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種資訊科技的運用就圍繞在我們身邊,從中挑選出一些和學生聯絡密切的,符合教學目標的事件與問題在課堂上創設成教學情景並不困難。

  透過解決這些模擬現實中發生的事件、遇到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真實的體會到資訊科技的實用性,自然而然的就會被吸引。同時在這種貼近現實的`情景中,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解決日常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正所謂取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2、調查基礎,任務分層

  學生的基礎不盡相同,能力也參差不齊。以往單一的任務設計往往使得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吃不飽”,能力不足的則可能半天也無法入手。長此以往,能力強者對這些問題慢慢的失去了興趣,而能力不足者則對這些任務望而卻步。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學生積極性的下降,影響課堂效率。

  要解決這個問題,對任務進行分層設計,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當然,這裡並不是指把學生簡單的分成三六九等,硬性的分派不同的任務,這樣往往會傷了學生的自尊,可以適當的轉變一下形式。

  比如,可以參照某些網站的做法,設計一個任務釋出系統。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設計多個不同程度的任務,以不同的分值用懸賞的形式釋出出去。這些任務並不要求學生全部完成,而是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來挑選並接受它,每節課達到一定的任務完成率就可以透過。這樣一來,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挑戰分值高難度大的任務,積累高分,體會到超越眾人的成就感,從而更進一步的激發起對學習興趣;而一般的學生也可以透過完成適合自己難度的任務,不至於對學習失去信心,並激發起他們追趕高分段學生動力,努力學習,向更高難度的任務挑戰。

【怎麼提高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效率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