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教育內容生活化決策論文

資訊科技教育內容生活化決策論文

資訊科技教育內容生活化決策論文

  一、高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理想與現狀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張“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當前,迴歸生活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各門課程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必須體現的重要特色。

  資訊科技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新學科,其教學同樣也需要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高中資訊科技課程強調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鼓勵學生將所學的資訊科技積極地應用到生產、生活乃至資訊科技革新等各項實踐活動中去,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

  然而,許多資訊科技教師由於受早期計算機教材和傳統教學觀念等影響較深,以學生透過資訊科技考核為目標,認為只要讓學生掌握考核要求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就行了。許多教師將資訊科技課程當成一門單純的操作技能訓練課來教,忽視了技術素養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導致了教學與實踐的脫節,典型地表現為學生只知道為了透過考核而學習資訊科技,老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練,學生不會舉一反三,不知道怎樣創造性地利用資訊科技。這樣的資訊科技課堂毫無生活氣息、沒有生命特徵,學生往往滿懷期待進入課堂,充滿失望離開機房。

  二、生活化資訊科技課堂的實踐意義

  將知識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以生活經驗為教學起點,易於設定“最近發展區”,能很快在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恰當地設定與學生原有經驗相沖突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學生易形成對待生活世界中各種問題的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教師來說,以上理論都是顯而易見的,而構建生活化的資訊科技課堂有其較為特殊的實踐意義。

  首先,教學本身就是一系列資訊科技的活動(比如資訊的獲取、評價、儲存、管理、加工、表達、整合、釋出、交流),把教學活動圍繞資訊活動主線展開,建立起資訊科技與生活的緊密聯絡,讓資訊科技服務於學習,服務於生活。這些必將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本質性的變化。

  其次,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注重實踐與創造的課程,將資訊科技課堂生活化,能夠培養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的能力,這是學習動力的源泉,解決問題的開始。教師透過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應用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為學生展示創造力提供廣闊的舞臺,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

  三、資訊科技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策略

  迴歸生活是新課程的生長點,構建生活化的資訊科技課堂是是新課改的需求,是改變當前資訊科技教學現狀的重要措施,對實現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那我們該如何構建生活化的資訊科技課堂呢?

  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資訊科技教學內容生活化,實施以資訊活動為主線的教學過程,展開注重實踐的教學評價,都是實現資訊科技課堂生活化的有效途徑。我認為,將教學內容生活化是讓教育迴歸生活的關鍵,這就需要在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間建立緊密的聯絡,讓學生的資訊活動基於現實的生活世界。下面,我將資訊科技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策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

  學習本身就是資訊活動,學習又是學生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學生如果能夠將所學資訊科技應用到學習(特別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中,讓資訊科技服務於學習,必定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更會使其對重新認識資訊科技這門課程的`價值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例如,在學習“文字資訊的結構化”時,我要求學生將本節學習內容的知識點用不同的結構化表達方式表達出來並在課堂內展示,討論各種結構化表達方式的特點及優勢。這就是利用了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常用的歸納知識點的學習經驗,比較生動貼切。學生不僅能很快理解將文字資訊結構化的意義,而且能夠較快完成學習任務,學得好的學生可以將不同結構化的表達方式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以更好地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促進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改進。

  又如,在學習“表格資訊的加工”時,我特意設定了一個拓展題,要求學生用Excel的圖表來解決數學和物理上的一個追及問題。追及問題是數學和物理上經常研究的實際問題,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透過利用圖表的直觀解釋,學生能夠方便地弄清其中運動物體的運動狀態,順利地解決問題。這次與其他學科學習的結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的一個啟示。

  再如,研究性學習是新課改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我們在資訊科技課堂中較多地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從選擇研究性課題到作結題報告,學生會碰到如何選擇課題、如何記錄與儲存資訊、怎樣將資訊表達得更清晰等問題。從這樣一些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入手,可以將“獲取資訊”、“資訊的加工與表達”、“資訊的管理”、“資訊的整合”等知識與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增加學習內容的實用性和生活性。

  (二)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結合

  當前學生的學習負擔是比較重的,高中生的校園生活比較單調、枯燥是不爭的事實。學校每年一度的校運會、藝術節是學生展現自己的舞臺,是學生踴躍參加、並願意花時間投入的活動。將資訊科技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結合,每次都能贏得高漲的學習氛圍,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究其原因,即是將課堂引向了生活,關注了他們的情感與態度。

  比如,因為藝術節上報名參加的歌唱類節目數量較多,藝術節組織者只能透過聽錄音篩選出其中優秀者參加,因此製作出優秀的音訊作品是學生取勝的關鍵。而“數字化音訊的採集與加工”的學習時間正好在藝術節舉辦的時間之前,透過音訊的採集、合成、加上音效等資訊活動後,學生在聽到自己的歌聲與伴奏完美的結合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三)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結合

  學生的生活離不開家庭,家庭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生存亦是從家庭生活開始。家庭是最接近學生的外部環境,無論怎樣的家庭氛圍,都使得學生學習的途徑、資源拓展了,資訊科技知識得到了或多或少的運用,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家庭生活的品味,為建設和諧社會出一份力。

  比如,在學習“表格資訊的加工”時,我就請學生提前收集家中的電費單據,再利用初中所學資訊科技知識,將一年中每個月的峰時用電量、谷時用電量、總用電量記錄在Excel的工作表中,在課堂上進行計算與統計的操作,並用圖表清晰地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討論並得出各種有價值的、建設性的結論來。學生在資訊活動的基礎上,分析了用電多少的各種原因,也能順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提出家庭節約用電的方案。

  (四)與學生的資訊化生活結合

  許多學生家長和其他學科的老師往往視計算機和網路為洪水猛獸,然而,以計算機和網路為主的資訊化生活離我們卻是如此的近,家長和各學科老師也離不開計算機和網路。而家長和部分學科老師的資訊科技水平和接受能力往往不及學生。學生如果能夠利用資訊科技知識解決資訊化生活中的問題,不僅能改變家長與部分學科老師的偏見,而且能體驗學習的成就感,產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比如,當下一個家庭有計算機並接入因特網已不再是什麼稀罕的事,而部分家長還在為如何將多臺電腦同時接入因特網而煩惱。在學習“組建小型區域網”時,我從學生對資訊化生活的濃厚興趣出發,請學生在課前調查各自家庭上網的需求與方式,然後在課堂中彙總需求,根據需求提出方案,畫出網路拓撲圖,再模擬採購裝置,並動手組建可以多臺電腦同時接入因特網的區域網。學生列舉了軟閘道器,加雙網絡卡、代理加交換機、路由器等多種方案,並分析了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學生經過這樣的創造活動之後,成就感強烈,後續學習較為枯燥的理論學習也未見興趣明顯下降。

  生活化的資訊科技課堂就是要貼近學生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是對學生生命的尊重、生命價值的提升;構建生活化的資訊科技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將課堂引向美好生活。資訊科技教師要透過生活化的教學來提高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效益,更要幫助學生樹立資訊科技來源於生活有服務於生活的理念。

【資訊科技教育內容生活化決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