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課後反思

《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課後反思

《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課後反思範文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48頁《鋪地面》的知識,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面積概念,認識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大小以及掌握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簡單換算。教學重難點是掌握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實際認知水平,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分別安排了不同的學習活動。從身邊的數學匯入,複習舊知:常用的面積單位。出示**小學佔地面積( ),學生髮現不能用已經學過的面積單位來表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認識公頃,帶學生觀察運動場(利用體育課休息時間),透過實地考察直觀感知1公頃面積的大小,再透過自學課本,找出1公頃的大小: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找到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聯絡。以練習的方式再次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對於平方千米,讓學生與平方米、平方釐米對比學習,得出平方千米的含義: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推算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公頃之間的關係,找到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進率,學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課堂總結時再次呈現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聯絡之前學習的面積單位總結出常用的五個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透過做練習,填出合適的單位,對比學習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明確什麼情況下該填什麼單位。

  課堂中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知識的遷移學習。忽略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與公頃、平方千米知識之間的聯絡,每個環節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匹配,層次不清晰,導致教學重難點沒有突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變成死記硬背。

  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發揚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優良出發點,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但要更注重建立新舊知識間的關聯,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

【《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