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管理> 如何管理堂教師實習體會

如何管理堂教師實習體會

如何管理堂教師實習體會

  所謂的紀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出現在大多數基礎教育的場景中。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由於缺少自律能力的訓練,自控能力差。

  以往我們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為很早地開始承擔起責任,比如做家務、比如照顧弟弟妹妹等。但是現在的情況與這個較為不符,很多家裡都是留守兒童,與隔代人一起生活,主要方式為放養,況且現在處於人口紅利期,大人比小孩多,也不會讓孩子去做什麼家務,承擔什麼責任;對於行為習慣的約束不夠,導致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自律習慣。就是——缺少反射弧。

  獎罰是一個比較好的建立反射弧的方式,例如你使用的評分之類的。但是這種方式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就是純粹透過這種peerpressure達到負反饋的方法,很容易積累負面牴觸情緒,反而無法達到效果。可能那幾個學生心裡會想:反正我是差生,老師怎麼都不會喜歡我。我怎麼做都達不到要求。小組的成員都嫌棄我,我在學校很壓抑。這樣有為管理而管理,偏離了本意。因為不同孩子原由父母的早期教育或對行為的約束與矯正,其自控能力是不同的,而使用一種起點公平的標準不一定是一種合適的方法,也不符合“有教無類”的教育的目標。可以選擇——讓自控能力差的同學多承擔一些班級責任。例如:每一節的前擦黑板買一盆花,每天讓他進行澆水每天將作業搬到老師辦公室透過承擔班級責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並不要讓他覺得這是懲罰,需要先與他溝通,並問他願不願意做出一些改變,最後讓全班同學見證他的改變。經常反饋,比如,每天檢查一下花有沒有澆水,在完成了任務後,在全班範圍內表揚他。最後,建立起自律的反射弧。多和這些同學交流,並給他鼓勵。讓他覺得他是表現不好的那一個,只是有些東西他還沒學會罷了。

  二、對於學習內容沒有足夠的興趣也就是你提到的.,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

  由於經濟條限制,他們接收資訊的渠道可能沒有城市裡的學生那麼寬廣。甚至他們的父輩家人對學習的意義也持有懷疑態度。我曾經在學校周邊的村落中為孩子們上過一些英語,當時他們的校長就和我說:“這些孩子很多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了,或者差不多年紀就回家嫁人結婚了,他們就算把英語學好了,又有什麼用呢?”這個問題,現在我也很難給出答案。但這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地區的學生無法理解學習的意義。不管是資訊渠道閉塞造成的,還是周圍大人的觀點造成的,但這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往往就決定了他/她一生的走向。

  我認為:培養科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最初可能需要把閱讀當做一項學習的任務完成。可能還要小說、大眾學、心靈雞湯混著。當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之後,可以進一步地讀一些化名著。閱讀的同時,讓他們寫一些讀後感,不要固定形式,不限字數,著重表達想法。培養理科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理科思維解釋自然現象。把數理與日常進行結合解釋。有條可以看一些科普類的記錄片,並教他們用數理邏輯去思考自然現象。數理不好強求,儘量多發現某些學生在學科上的天賦,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當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自然就會更加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堂效果就能得以提升。

【如何管理堂教師實習體會】相關文章: